在中國曆史上,因為單字名的廣泛使用和人口基數的巨大,同名者可謂不可勝數。舉例來說,在漢朝的開國功臣中,就有著兩位"韓信",這兩人,一個是被譽為"兵仙"的大軍事家,一個則是西漢初年的異姓諸侯王。為了更好地區分這兩人,人們通常把後者叫做"韓王信"。
此外,詩人陳子昂和書法家趙子昂,也就是趙孟頫算是名和字相同。
有時候,名字寄託著取名者殷切的希望,如霍去病、辛棄疾。而有時,名字則蘊含著不可思議的力量。儘管按照科學的角度來看,此事或許只是巧合,但就在古代歷史上,有三位取了同一名字的女子先後嫁給了皇帝。
所以,後人又將她們所使用的兩個字稱為"專出美女的神奇名字",這個名字便是"麗華"。
說到麗華,相信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便會是東漢締造者光武帝劉秀所寵愛的陰麗華,而她也正是筆者所說的三人之一。
元始五年(5),陰麗華出生在南陽郡新野縣的一個富貴之家。
據說,陰氏一族是春秋時期名相管仲的後代,《後漢書》中就有:"陰氏世奉管仲之祀,謂為'相君'"的記載。總之,出身不凡又貌美無雙的陰麗華很快便四處揚名。
在通訊條件十分落後的古代,陰麗華硬是靠著人們的口口相傳四處聞名。恰好,一個來自蔡陽縣,準備到京城求學的年輕人也聽說了陰麗華的美貌,於是在心中對其十分仰慕,這個年輕人便是劉秀。
來到京城後,劉秀看到了執金吾出行時的浩大排場,又想到新野那個讓自己牽掛的姑娘,便脫口而出道:"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後來,劉秀抓住新朝末年反對王莽而爆發的起義機會,逐漸成為了義軍中的重要角色,也變得足夠和陰麗華相配了。
更始元年(23)時,已經是太常偏將軍、武信侯的劉秀迎娶了比自己小十歲的陰麗華。遺憾的是,為了維持政治聯盟,安撫河北勢力,劉秀不得不又迎娶郭聖通,並在登基後封其為皇后,而令真正心愛的陰麗華屈居貴人之位。
等到建武十七年(41),劉秀藉口"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而將其廢黜,改為立陰麗華為後。
終於,在居於人下十餘年後,陰麗華進入了正宮,成為了母儀天下的國母。永平七年(64),六十歲的陰麗華去世,與丈夫劉秀合葬在了原陵。
在陰麗華之後,是兩個年紀相仿的女子,我們先說說年紀更長的張麗華。
南朝陳永定三年(559),張麗華出生於一個軍事世家。因為家道中落,她的父兄都是以織草蓆為業。光大二年(568),時任太子中庶子的陳叔寶選拔侍女入宮。
年僅十歲的張麗華因長得十分有美人潛質被選入宮中,成為了龔貴嬪的侍女。
陳叔寶一次偶然看到張麗華,當時便驚為天人。據《南史》記載:"後主見而悅之,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在陳叔寶繼位之前,張麗華便為其生下了兩個兒子,可見她有多麼受寵,而等到太建十四年(582)陳叔寶繼位後,張麗華更是直接被封為了貴妃,史載:"性聰慧,甚被寵遇。"
當時,陳叔寶的皇后沈氏完全是因為父親沈君理權傾朝野才被立為皇后,所以很不受寵,和張麗華比起來那真是一個懸殊。
漸漸的,張麗華成為了後宮中實際上的掌權者,也成為了怠惰政事的陳叔寶的傳聲筒。
禎明三年(589),陳朝被隋所滅,張麗華淪為了俘虜。據《隋書》記載,時任隋軍元帥楊廣本想自納張麗華,但被高熲以武王滅商後誅殺妲己的例子勸諫才不得已將其斬殺。
最後一位麗華,是隋文帝楊堅的嫡長女楊麗華。
她生於北周保定元年(561),十二歲時便因為父親楊堅的強大權勢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許配給了自己的太子宇文贇。
宇文贇繼位後不久,便冊封楊麗華為皇后,而僅僅第二年,宇文贇便將皇位傳給了兒子宇文闡,自己當了"天元皇帝",楊麗華自然也就成為了"天元皇后"。
宇文贇去世後,楊麗華被尊為皇太后,而她的父親楊堅則是藉助皇太后父親的身份進一步掌控了朝政。
作為北周皇帝的妻子,楊麗華對父親篡權的行為十分不滿,常常表現在態度和言辭中,史載:"隋文帝既不能譴責,內甚愧之。" 大業五年(609),四十九歲的楊麗華去世,被與宇文贇一同葬在了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