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鴉片戰爭,我們首先想到的多半是林則徐的虎門銷煙,2萬多箱鴉片付之一炬,確實揚眉吐氣。
但是另一方面,這場銷煙也開啟了屈辱的近代史。大清號稱“帶甲百萬”,居然會打不過6500人的英國遠征軍。
這是為什麼呢?
當時,遠征軍司令伯麥率領的27艘兵艦,和約6500名士兵抵達澳門。林則徐馬上察覺到戰爭的意味,主持修建炮臺,並且調集了海邊的軍力、民力,拿出了“最強陣容”。
1.29艘戰艦。其中18艘炮艦,陣容不可謂不強。另外,還有許多民用船,用來輔助戰鬥。廣東水師最大的戰船稱為“米艇”,排水量約150噸,高約2.9米,火炮十餘門,航速將近十節,這是清朝最“先進”的戰船。
2.萬餘軍馬。主要是廣州地區的綠營兵,還有部分林則徐作為欽差,從北京帶來的八旗兵,這都是當時清朝最精銳的部隊。
3.南粵民間力量。當地計程車紳鄉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貢獻許多鄉勇,可見在對外抗敵的時候,始終保持了強大的凝聚力。
問題是:艦船的差距太大。
清軍最大的艦船,和英軍最小的艦船規模相當。而英國遠征軍中的旗艦“麥爾威釐號”,火炮74門,噸位達到1767噸,高約5米,其船體規模,差不多是清軍旗艦的4倍有餘。
在海面上的觀感,就像航空母艦和常規巡洋艦的區別,實力差距的確很大,說一句“船堅炮利”的確不為過。英國艦船幾乎完勝。
1841年1月的一天,天是灰濛濛的,英軍向廣州發起進攻,兩軍在虎門爆發海戰。
林則徐這塊做了不少準備。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到任,在伶仃洋沿岸的的大角、沙角、靖遠等9處炮臺,佈置了600餘門火炮,這幾乎是整個大清海防的“頂級火力”。
同時,關天培又在水道設立兩條鐵鏈,一旦英軍入侵,鐵鏈可擋住艦船,其餘炮臺則猛烈射擊,集火建功。
而提前募集的大量鄉勇民兵,準備在英艦混亂時實施“跳幫”,駕駛登陸船,跨上英軍戰船作戰。
乍看之下,已經萬事俱備了,可實際情況呢?
1月7日清晨,英軍三艘軍艦駛入虎門海面,正面吸引火力。但我方炮臺雖多,射程卻不夠,雙方在近海發生糾纏,始終沒形成有效打擊。
隨後,1500名英軍乘兵船,繞過了炮火密集的正面戰場,從炮臺東側的穿鼻灣登陸,右側後方發動攻擊,前沿炮臺猝不及防,迅速淪陷。
當英軍的軍艦駛入內航水道,開始清理鐵鏈,但登陸船根本無用,因為英軍的軍艦太高大,且防守嚴密,林則徐設計的“跳幫”也用不上。
但由於清朝軍隊勢大,英軍考慮到登陸後的壓力,暫時退去,並要求在廣東進行談判。
後來談判破裂,英軍再次由虎門駛入,構築炮兵陣地,與清軍炮臺對轟,並不斷運載士兵上前線。
失去了炮臺優勢的清軍,開始派出綠營兵和八旗兵,步兵和騎兵聯動,卻完全抵不住英國陸軍。
尤其是英國火槍的“點陣設計”,很多士兵都倒在了英軍的火力網中。
直到下午5時,虎門海灘各炮臺全部淪陷,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
整個虎門之戰,清軍共投入了近萬人,火炮600餘門,而英軍居然只有四十多人負傷,無一陣亡,打掃戰場的時候,清軍只從海上打撈了11頂英軍帽子。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徹底的失敗。可神奇的是,當打掃戰場的將領向林則徐報告戰爭結果。林則徐面無表情說道:捷報!
他向道光帝上書:光屍體就撈上17具,還不包括那些沉入海底的,我們都就地掩埋。
道光看到林則徐的帖子,欣喜若狂,大筆一揮寫到:值得誇獎,對方竟如此草包,愛卿是否要手下留情一些。
可實際上呢?清軍的29艘戰艦幾乎全“掛彩”,很多幾乎被擊毀。虧得道光還告訴林則徐:好好打,爭取一次把他們打怕了,不敢再來。
失敗被粉飾變為成功,如此輝煌的戰國被送到紫禁城,這讓無心交戰的道光徹底激動起來。
他當即表示:揚我國威,推動戰爭向縱深發展!大清勇敢地向英國宣戰。
直到3月,英軍攻入廣州,清軍屢戰屢敗,才開始慢慢正視差距。
許多官兵士氣低落,未戰先潰,而新任參贊大臣楊芳,還在奏章裡對失敗絕口不提,反而說:我軍屢敗英軍,唯恐其逃竄。
5月,各地援軍也相繼抵達,道光看到滿眼的“捷報”,幾次發出激昂聖旨:
分路圍剿,使夷人片帆不留。不但要打勝仗,還要打得英國人聞風喪膽,把那個英國領事義律也抓起來殺頭。
這時主政的奕山也下令,火併英軍。反覆失敗的奕山甚至覺得英軍用了什麼“妖法”,找人準備黑狗血、糞桶,給英軍的軍艦“驅邪”。
但結果還是沒變:英軍略受損失,清軍卻損失慘重,奕山給道光帝的奏摺,還在胡言:幾路大軍共剿英夷,英軍舉白旗乞和。
道光得知後龍顏大悅,馬上下旨,允許奕山受降。
直到英軍北上,從珠江口進軍長江,一直被矇在鼓裡道光才發現,這些所謂的“大員”,包括林則徐在內的欽差大臣,都在用謊言編造“天朝”的美夢。
道光,以及朝廷各位決策者,在被不斷愚弄之下,終於一次次誤判大局,使鴉片戰爭的矛盾不斷積累,規模不斷升級。
等待他們的,只有屈辱的不平等條約。
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潰》中寫到:整個鴉片戰爭史,很難找到不撒謊的官員。
湖廣總督林則徐、兩廣總督鄧廷楨、兩江總督伊里布、欽差大臣琦善、參贊大臣楊芳;而且,只有敢撒謊的,才能得到重用。
易中天曾經分析過清朝將領撒謊的原因:拍道光皇帝的馬屁。
說到底,這些人自己也沒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覺得英軍反正是蠻夷,怎麼鬧,終不會是天朝的對手,於是不如說些好聽的話,讓皇帝高興。
否則,誰吃了敗仗,便會被道光追究責任,被同僚唾罵。既然別人撒謊,我為何不能撒謊呢?反正法不責眾。
就這樣,“撒謊”成了鴉片戰爭中的標配,成為戰爭中的“精神鴉片”:打了敗仗沒關係,只要我奏捷報,總歸是勝利的。
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清朝氣數已盡。當一個國家最精英的這批人,都開始欺上瞞下,虛與委蛇,說明他已經從根上開始腐爛,失敗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只是作為大清的繼承者,道光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數億子民的大清,會被“彈丸小國”英國轟開國門,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