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隱公二年】
春,公會戎於潛。
夏五月,莒人入向。無駭帥師入極。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於唐。
九月,紀裂繻來逆女。
十月,伯姬歸於紀。紀子帛、莒子盟於密。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鄭人伐衛。
公元前721年,周平王五十年,魯隱公二年
在魯隱公登位的第二年春天,隱公在潛地和戎國會盟。戎是一個小國家,大概在今天山東曹縣東南一帶,後期被衛國吞併。三個國家相會稱為會。隱公和戎國會盟,是為了重修過去兩個國家的友好關係,也是應他方主動要求的。
魯隱公
其實,按照禮制,諸侯平時是不應該出國境的,只有在朝覲天子的時候有機會才能和其他諸侯相會。戎是夷狄國家,處於中原諸侯國中間,對於夷狄,《春秋》的態度是,來者勿拒,去者勿追。《春秋》不贊成諸侯離開國境去和他國諸侯會盟。一是不合禮制,二是為國君的身體安危擔心。智者遠慮,義者決斷,仁者守土,具有這三種品格的之後,國君才能出境會盟諸侯。
這年五月,公元前723年的夏天,莒(Ju),國人入侵了向國人,莒在今天山東的莒縣一代,向國是西周封國,姜姓,處於莒和魯之間。莒國人入侵了向國,“入”,表示進入了某國的國都,或者圍攻了某國的國都,表達了向國是不接受的,被入侵的。
同樣的時期,魯國的大夫無侅(hai)率領軍隊入侵了極國。極國,魯國的附庸國,和魯國一樣屬於姬姓。
如果不仔細研讀,或者講解,讀者是不能理會春秋的精神的,何以知道是滅了極國呢?滅了同姓兄弟國家,這是罪大惡極。《春秋》直呼無侅的名字,而不提他的職位和官稱,透過這種方式直接對他進行蔑視和貶低。在中國文化的語境裡,直呼人名是對其人的不尊重,一般應稱其官職加字,如柳下惠,因為封在柳下這個地方,死後諡惠,尊稱柳下惠,真實的的名字其實叫展禽。商鞅,因為分封在商這個地方,名鞅,尊稱商鞅,其實他真實的名字叫公孫鞅。以上是對有官職的人稱呼。對於平民,如魯班,因為是魯國人,稱為魯班,真實姓名叫公輸班,這是對有貢獻的平民的尊敬稱呼。
《春秋》直呼無侅的名字,就是對無侅的貶低,在以後的文章中,《春秋》不再提無侅,直到隱公八年,無侅死亡,《春秋》僅記錄“無侅卒”,讓他在歷史上消失,透過這種譴責的方式把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雖然這不是第一次滅國,但在春秋的歷史上假託這是第一次滅國,這是動亂的開始。
孔子
《春秋》用“入”這個字描述了國家侵略別的國家,表達了譴責之意,特別是魯國對極國的入侵和佔有。其實這次入侵實質是把極國給滅了,《春秋》為了掩蓋魯國的罪惡,用了“入”字代替“滅”,平常的字下隱藏血淋淋的滅國慘案,不知幾多人死亡。畢竟,魯國是孔子的父母之國,對祖國的過錯應該掩飾,也是儒家提倡親親相隱的原則,親人有過錯,要掩蓋,要隱藏,親親相隱。好比父母有過錯,一方面直面父母的過錯,另一方面應該隱藏父母的錯,而不是到處宣揚父母的過錯。感情是維繫家庭和諧存在的基礎,如果人之為人而失去了對最親近人的感情,人會變成冷血動物,家庭容易解體。放大來看,對於國家也是如此,執政之人會犯錯,政府也會在某一特定時期錯誤地制定政策,但這也不足以促成我們在國外宣揚國家的過錯,更不能主動在國外敵對國家,國家是所有人的平臺,對於執政人員的錯誤,應區別對待,幫助國家,而不是宣揚國家的惡和過錯。
正是處於宣揚人善良的本性和幫助父母及父母之邦,所以《春秋》用“入”來代替“滅”,但這種隱藏過錯,只是情感上的隱藏,並非事實上的隱藏,在事實上透過隱晦的方式揭露了該事件的實質。
八月份的時候,魯隱公再次和戎會盟,並締結盟約,大概第一次會盟是處於禮節性的見面,戎提出結盟,隱公沒有答應,在八月份的時候,兩國再次會盟,並締結盟約,建立友好國家關係。
九月,紀國派履緰(xu)來迎接隱公的女兒出嫁,十月,隱公的長女伯姬嫁到了紀國,古人以伯、仲、叔、季來排行,從“伯”字可知是長女。而用“歸”表示出嫁,夫家是女子的人生歸宿,所以出嫁用“歸”,而回孃家用“來歸”。古時,新娘在本國稱為“女”,在去夫家的路上稱為“婦”,在進入夫家之後稱為“夫人”。
《春秋》記錄迎親這事,其實是在諷刺紀國的國君應當親自迎接新娘,而沒有親自迎接,這在以前就有,以後也有,但這在《春秋》中是第一次,所以記錄此事來諷刺,假託這是第一次,以後,也沒有再次諷刺。儒家重視夫婦之道,夫婦是人道的開始,新郎要親自迎親,婚姻是合二姓之好,家庭興旺一定要重視婚姻。
古代結盟儀式
這一年,紀國和莒國在密的地方結盟,密,今天的河南新密。
這一年,魯隱公的夫人也去世了,天子去世叫“崩”,諸侯去世叫“薨”.
這一年鄭國人攻打衛國,鄭國和衛國都是姬姓宗親諸侯國,鄭國攻打衛國是因為共叔段的兒子公孫滑叛逃到了衛國,衛國幫助公孫滑攻打鄭國,鄭國就反過來攻打衛國。兩個國家開始交惡。
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