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稱為歐洲的“火藥桶”,但這種說法只是近代才開始出現的,巴爾幹為什麼會成為歐洲的火藥桶呢?
在喀爾巴阡山脈以南有一片介於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半島,這便是巴爾幹半島。該半島呈現一個倒三角的形狀,其西側為亞得里亞海,東側為黑海,南部的尖角深入地中海的部分就是希臘。與巴爾幹半島隔博斯普魯斯海峽相望的部分是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半島,故而巴爾幹半島深受伊斯蘭教影響。
從宗教和民族的角度來說,巴爾幹地區之錯綜複雜遠超世人想象。這裡居住著土耳其人、奧地利人、塞爾維亞人、希臘人、匈牙利人、馬其頓人、波蘭人、捷克人和羅馬尼亞人等,其信仰的宗教有伊斯蘭教、天主教、東正教等,卻並非一個民族一個宗教。
造成這種支離破碎局面的根源除了外部勢力的影響,當地複雜的地形也是原因之一。巴爾幹半島70%以上為山地,居住在不同山谷中的群體可以做到數百年間不相往來,這使得巴爾幹很難形成本土大一統強勢大國。
當德國還處在神聖羅馬帝國的框架內時,大小諸侯無休止地爭鬥,日耳曼人無暇關注這片地區;當亞平寧半島還處在邦國林立的狀態時,義大利人也無力跨過亞得里亞海對巴爾幹施加影響;當沙俄還在為如何進入黑海而苦惱時,俄國人沒有心思關心他們的南斯拉夫兄弟。上述時期,沒有人稱呼巴爾幹為“火藥桶”?唯獨進入近代以後,支離破碎的巴爾幹成了“火藥桶”,原因不是巴爾幹變了,而是外部列強完成了整合,國際環境變了。
從位置上看,巴爾幹作為一個半島,理論上說只要守住了北方就能夠高枕無憂,但事實情況卻並非如此。從東面看,狹窄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根本無法阻止土耳其人向歐洲延伸;從西面看,義大利半島與巴爾幹半島之間的亞得里亞海也絕非不可跨越的天塹;從南面看,儘管地中海的體量稍大,但終究是歐亞非大陸包裹的內海,與浩瀚的大西洋相比根本不足以遮蔽外來勢力;從北面看,喀爾巴阡山脈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東西走向,從廣闊的匈牙利平原仍舊能夠很輕鬆地進入巴爾幹半島。
當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覆蓋這一地區的時候,儘管巴爾幹內部民族眾多,但他們統統歸於君士坦丁堡或者伊斯坦布林旗下,所以大致上相安無事。而當奧斯曼帝國走向衰退,且德國、義大利、俄國紛紛強勢襲來的時候,巴爾幹的諸多民族和國家就不得不選擇站隊。尤其當日俄戰爭結束以後,從全球範圍內看,殖民擴張的時代正要結束,如此一來,列強便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射到巴爾幹這最後一片混亂的地區。
對俄國來說,巴爾幹是通往伊斯坦布林的必經之路,而且自己也有義務“關照”散居在這裡的南斯拉夫兄弟。對奧匈帝國來說,德國已經統一,向北或者向西擴張都已不可能,唯一的發展空間就是巴爾幹。而對巴爾幹半島上的諸民族來說,引入列強勢力以驅逐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才是第一要務,所以他們也樂意接受列強幹涉。而問題在於,受不同列強支援的國家終究免不了成為大國博弈的馬前卒,加之民族對立和宗教互斥,終於在1914年,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