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出自於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裡面寫道:“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手搖羽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面對司馬懿15萬大軍,城內無兵的諸葛亮竟然大開城門,鎮定自若地彈琴,司馬懿懷疑內有埋伏,於是引兵退去。
在現在,“空城計”被大家用來指處於危急情況下,用策略騙過對手,掩飾空虛。它也是《三十六計》中的第32計,形容在敵乘我虛之時,當展開心理戰。那麼問題來了,司馬懿也不是傻子,他事先絕對做過調查,帶著15萬大軍隨便就能攻下此城,他究竟為何退去?
第1個猜測,城樓上的2個小琴童。諸葛亮何許人物,面對司馬懿的大軍,他當然可以發揮一流的演技,保持鎮定。但小琴童就不一樣了,看著城下黑壓壓的大軍,他們當然會懼怕,然而他們竟然同樣面不改色,甚至鎮定自若地給諸葛亮扇扇子,這不由得讓生性多疑的司馬懿產生顧慮:難道里面有埋伏?遂退兵。
但是對於這個說法,很多人都不認同,司馬懿豈會因為這個原因說退兵就退兵,那麼就要說到第2個猜測。當初曹丕中了諸葛亮的離間計,將司馬懿貶謫,但是又因為諸葛亮北伐,曹丕無計可施,又找到司馬懿來對付諸葛亮,也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司馬懿也不能重登高位,“兔死狗烹”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司馬懿要留著諸葛亮和蜀漢達到牽制效果,所以才隨便找了個理由撤退。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猜測,都不能說完全正確,因為事實上諸葛亮就沒有擺過“空城計”,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藝術創作。根據史料記載,街亭之戰裡魏方主帥是張郃,根本就不是司馬懿,此時的司馬懿在千里之外的洛陽,諸葛亮哪有機會擺空城計?
《三國志》中記載:“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可見魏軍主帥是張郃,諸葛亮選擇“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沒有跑去搞“空城計”。
當年劉備去世之前,就對諸葛亮說過,馬謖這個人“不堪大用”,但諸葛亮沒有聽,反而對馬謖予以重任,讓馬謖鎮守了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街亭。在街亭之戰中,馬謖不聽王平的建議,被張郃大敗,王平身為裨將軍,當時只有1000多手下,被張郃追著打。
於是王平採取虛實戰略,鳴鼓自持,徐徐而退,魏將張郃懷疑前方有埋伏,不敢進攻,信了王平的“空城計”,為諸葛亮爭取了有利的時間,所以張郃徹底擊退諸葛亮的想法化為泡影。
現在一部又一部古裝劇上映,很多小孩子也喜歡看,在沒有了解史實的前提下,他們誤以為電視劇裡都是真的,著實誤導了很多孩子。但這世界上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很多人認為正史也不一定都是真的,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
-
1 #
唐國強一邊黃聖依,一邊趙麗穎,一般人都會被嚇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