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三國演義》第一章,主要說的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但如同任何故事都有個開始一樣,三國演義的故事,也有它的初始點,就是劉備的出世。本文要探討的是。劉備為什麼會出世?進而,英雄為什麼會出世?

一、黃巾軍造反

劉備出世的情況,還要從東漢的政局說起。因為皇帝比較昏庸,所以太監逐漸因為離皇帝很近而逐漸掌握權力。當時,張讓、趙忠等“十常侍”把持朝政,結果“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這個時候,老百姓就越來越不幹了,他們就起來造反。起來造反的隊伍中,最出名的就是黃巾軍起義。張角、張寶和張梁兄弟三人,以宗教的名義起來鬧事,號稱自己得到天神的認可,號召大家起來反抗官府,而且動靜鬧得很大。天下間,一時紛紛擾擾,大家都有點無所適從了。

怎麼辦?對窮人來說,造反意味著可能會有活路,他們是願意天下大亂的。但是,對於那些高官貴人這些既得利益集團來說,造反要求推翻他們得以獲利的政權,這顯然違反了他們的根本利益。沒有哪個統治者會坐著等待失去江山,他們當然必然要選擇鎮壓了。各地的統治者也就組織人馬討伐敵人。

造反者主要進攻哪裡,哪裡就會成為鎮壓的主要地帶。這個階段,黃巾軍主要是進犯幽州,想趁著這裡的防備比較薄弱,拿下幽州,以擴大自己的底盤。

一旦幽州被黃巾軍拿下,首當其衝的就是幽州的直接統治者,不是被捕就是被殺,最好的結果也是逃跑。幽州太守劉焉是劉家後代,他不想坐以待斃,就非常急迫地要對付黃巾軍。他的幕僚說,賊軍的人數太多了,咱們的兵卻很少,要趕緊招兵買馬啊。就這樣,幽州官府貼出告示,向社會招募軍人。這一招不要緊,招出個劉備劉皇叔。

劉焉發榜招軍的時候,劉備已經28歲了。28歲在如今那不算大,甚至還算小的。但是在古代那個時候,這已經是很大的年紀了。當時人們的人均壽命也就是三四十歲啊。他覺得自己老了,也沒有多大能力,去拯救漢室的天下了。於是,他就在那裡唉聲嘆氣。

他在那裡唉聲嘆氣,正好被張飛給看見了。張飛就大聲呵斥他,大丈夫不給國家出力,哀嘆個什麼勁!兩人一見如故,就去喝酒,結果還引來了關羽。就這樣,三兄弟聚首了,演繹出一段創業佳話。

二、英雄往往隨著時勢而出

劉備出世,表明很多事情往往都有內在的因果推動。如果不是現實中張角軍隊侵犯幽州,那麼幽州太守劉焉也不會招軍應敵。劉備也不可能隨之出世。這就是劉備得以出世的基本邏輯。

從中可以看出,英雄往往隨著時勢而出,應時勢發展的要求而動。可以說,劉備是被時勢激發著出世的。不僅劉備如此,其他三國裡面的英雄,包括曹操、孫策等人,不都是如此嗎?如果東漢朝廷固若金湯,朝廷內外一片清明,哪還有他們什麼事?他們自然也就出不來。

劉備如此,他的老祖宗劉邦難道不更是這樣嗎?如果不是秦朝快速滅亡,天下大亂,劉邦這個鄉村混子,還能當上皇帝?所謂時也運也,說的就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時勢。

所以,誰能掌握時勢呢?好像誰也掌握不了?時勢這個東西,可遇不可求,只能順從,不能逆反。就像大海湧潮,會把很多人帶著起伏。

可見,什麼時候,什麼時勢,就會激發出什麼樣的行動力量。很多事情,都是個人無法主宰的。客觀的時勢,會形成一種客觀推動力量,使符合這種力量要求的人可以走出來,響應時勢要求,從而建立自己期待的歷史功業。

三、時勢怎麼造就英雄?

時勢怎麼造就英雄?這是我們在思考時勢與英雄之間關係的時候,所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時勢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什麼樣的人才就或早或遲地會出現。這符合基本的歷史事實。但,具體為什麼呢?

時勢需要英雄來具體實現。什麼是時勢?這個時候的時勢,還只是可能性的時勢,即需要實現的時勢力量。但這個時候的時勢,還不能真正成為時勢。要想真正成為現實的時勢,還是需要有具體的人去落實它。

時勢提供推動力量。一般來說,時勢需要什麼樣的人出來,什麼樣的人就會出來。就算是有比較大的滯後性,這樣的人也會出來。比如在戰國時期,當時的國家要想繼續生存下去,就需要改革以前的世卿世祿制度,即更改奴隸制貴族制度。而結果,各個國家就需要有變法的人才出現。

可能因為感受到這種來自歷史深處的需要,當時很多人就認為這是被社會所需要的,是符合正義要求的,能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因此是正義的事業。所以,他們就努力學習法家學說,不斷積累相關的變法思想,後來還真就出來一批變法人士,如商鞅和申不害等人,他們還真的改變了戰國的格局。

如戰國時期,變法成為各個國家普遍的時代需求,但是如果沒有變法者去落實這樣的要求,那麼所謂的變法時勢,也只不過是可能性的時勢,而沒有進入歷史正規,更沒有成為現實的時勢。

要想把可能性的時勢變成現實性的時勢,就需要有具體的大力行動者,即英雄們去代表時勢,採取行動,具體地去落實時勢。所以,從時勢本身來說,它需要英雄去落實。為什麼需要英雄去落實?

因為英雄是趨勢的代表者。如果各種力量都是平均的,而沒有突出因而可以超出眾人的智慧高度的因子,就會產生沒有多大效率感的低度均勢,而難以產生突出高度,進而引起社會普遍的趨高行動引力。也就就不會有人能夠高效組織起來,加以具體落實時勢的要求。所以,這個時候,時勢是不可能從應然狀態進入實然狀態的。英雄可以說是具體的高效帶領者。

時勢能夠指出來英雄的努力方向。英雄應該怎麼努力呢?這還是需要時勢能夠為他們指出努力奮鬥的方向。怎麼做是對的?這不是任何個體人說了算的,反而是時勢說了算。在需要變法的時代,你要維持老舊的制度和禮儀,如孔子,你就不可能成功,你會被拋入歷史的垃圾堆。

時勢不僅可以為英雄提供努力的基本方向,還可以為英雄們提供具體的細節行動方向。大勢形成以後,會直接要求按照這個大勢的要求,去細節化匹配各種具體的制度或者機制。如果邊緣匹配核心,側翼匹配中軸的基本要求。

客觀上,自然而然就會從抽象到具體,一步一步地去構建系統化的行動體系。這樣就必然出現細節化的努力方向。如變法趨勢一旦形成,研究變法的人士就會逐漸要求知道具體應該如何變法,一步步從上到下地去落實這種來自時勢要求的抽象變法方向。

英雄們最終還是要靠實幹來加以證成的。否則,他們不會滿足與抽象大而無當的論述,反而要求具體落實。因為只有具體落實,自己的抱負和努力才能因為得到了具體的落實點而高效實現。否則,一切就只能是半成品的,未完成的,這是英雄們所不能允許和接受的。

時勢僅僅為英雄提供行動方向嗎?當然不是。時勢還可以為英雄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援力量。什麼是時勢?難道會是大家都不行動,就等待著幾個英雄去行動。這絕對是不可能的,處於這樣的少數人行動的狀態,也不可能實現所謂的時勢。

時勢就是符合大多數人需要的,所以它必然能夠催動大多數人行動起來。大家都需要它,都行動起來,才能形成巨大的時代勢能。這就意味著代表時勢發展要求的英雄們,必然有多數人的支援。他們的思想和行動,會得到大多數人源源不斷的支援。即便一時間他們處於弱勢狀態,也會因為有了多數人的支援,而最終能夠發展起來。

但是也必須強調,時勢往往成為英雄們所難以把握的客觀力量。時勢能夠主宰英雄,使他們不得不服從客觀趨勢的發展要求,而必須按照時勢要求來思考和行動。

時勢,不是英雄能夠催生的。如上文所說的劉備為什麼能夠出世?如果不是政治版圖發生了變化,不是黃巾軍應時崛起,那麼劉備是不可能從社會底層被推動出來的。對劉備來說,這個時勢的發展變化要求,他是沒辦法掌控的。也因此,時勢發展對他來說,是被動的,是異己的巨大力量。

自覺程度不同的英雄,會因此有不同的個人結局。根據個人能力,符合歷史時勢發展要求的,會成為最終的成功者,如劉邦也未必有高位智慧,去自覺地代表時勢發展的需求。但是他個人的能力所及,基本上符合當時時勢發展的需求。如他比較靈活,知道要按照老百姓的要求,去設計自己的成功道路,而不能背反老百姓的要求去行動,後來的約法三章,都是符合老百姓要求的產物,也表明他個人的靈活性格,而不是拘泥於當時時代發展的各種既定因素。

這未必說明劉邦是多麼地自覺的行動者,反而意味著他很可能是投機成性。但是即便是非自覺的,甚至很可能他還處於自為狀態,但是他投機的性格,還是能隨風捕捉個人成功的機會,能夠發覺機會在哪裡,他就跟著機會的風向,行動到哪裡。而這樣的投機性格,雖然不是自覺代表歷史趨勢,但是他卻可以被動代表歷史趨勢。不論怎樣,他還是能夠代表歷史發展趨勢要求的。

所以,英雄分為自覺的英雄和半自覺的英雄。兩者所能取得的最終成就,由此基本上被確定出來。自覺的英雄一般取得的成就比較大,而且穩定。但是如果他個人出山扣住的功業段位並不怎麼有利,加上自己的其他各項能力並不足以支撐完成時勢發展的要求,那他所能取得的成就也會因此而有限。

相反,半自覺的英雄如劉邦,反而可以因為自己出山時,佔據了比較有利的功業段位,加上自己的性格比較有彈性,能夠長時間支撐著去滿足時勢發展的要求,所以能夠取得比自覺英雄更大的成就。

四、東漢末期的時勢與英雄

對當時的東漢朝廷來說,因為統治集團已經越來越腐敗,不僅皇帝腐敗荒淫,而且統治集團中越來越缺乏行動能力。最後,竟然由十個太監把持朝政。這意味著什麼呢?

他們這個時候,不造反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不造反必然要死,而造反,特別是跟著黃巾軍造反,還可能有活命的機會。

造反者的行動,會引起政權內部的反映。這個時候的東漢政權,雖然已經腐朽不堪,但還不能說它已經完全失去了行動能力。它還是有不少維持政權的力量的。如《三國演義》剛開始的幽州太守劉焉,他就是政權維護者。不論他維護政權是為了自己的基本利益,還是真心地為了維護大漢政權,或者二者兼有,這都意味著他要保護這個政權。

為了保護這個政權,他就要求招兵買馬,去保護政權。這樣,不論是反政權的黃巾軍,還是保政權的劉焉太守以及劉備等人,他們都因應時勢而出位,走到歷史大勢的中心正位。這樣,天下趨向混亂的時勢有了具體的落實人員。天下由此大亂,亂的事實由可能性,變成了現實性。

內在要產生混亂的東漢朝廷,已經控制不住來自社會的造反湧動。各地貧窮的人們,開始造反了。其中最有力量的是黃巾軍起義。

造反和鎮壓,都是當時趨於混亂的時勢的內在要求。黃巾軍他們感受到了造反的趨勢的要求,就起來造反。劉焉劉備他們感受到了維護東漢政權的需要,就組織人馬鎮壓造反者。

他們雙方都認為自己的行動是正義的。黃巾軍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要求推翻腐敗的東漢政權。而劉焉劉備他們認為黃巾軍是內賊,是危害天下穩定的亂黨,他們要匡復正義,剿除叛賊。

其實,他們都是對的。因為他們都是有合理性的,都反映出了當時東漢政權失去合理性的時勢的內在要求。劉焉劉備他們聞風而動,雖然是為了保護東漢政權,但是他們的行動本身,已經反映出了東漢政權被晃動的趨勢,也就是說他們行動起來,本身也就是一種亂和晃動。

也只有這種來自維護者的晃動本身,在發展過程中,反而可以成為進一步晃動東漢政權的行動。如後來的曹操和孫堅孫策等人,他們看似是在維護東漢政權,維護著維護著就異化成分裂勢力了。所以,他們這些人不論初衷是什麼,最後都成了推翻東漢政權的因素。也就是說,曹操、劉備和孫權等集團,實際上與黃巾軍一樣,是反東漢政權的行動集團。

要把東漢政權的崩潰趨勢演變成事實,就需要有傑出代表,代表底層人民來行動。劉備、曹操和孫氏父子,他們都是這樣的傑出代表。三國演義中,每個著名人物背後,都有他能夠代表的勢力。他自己努力代表這個勢力,結果就會很好,成就也會很傑出。

在東漢政權剛開始有崩潰的趨勢的時候,各地出現很多爭領天下的人,如黃巾軍、袁紹、袁術等,他們說起來也是東漢政權的分割者。當他們看到中央控制力已經不復往日的程度之後,他們就想著要從中分取一杯羹,想稱王稱帝,如袁術稱帝,袁紹與曹操爭領天下。

不論他們的結局如何,他們都是代表社會亂的趨勢的傑出代表。為什麼需要傑出代表?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傑出代表,東漢政權的亂,就沒有具體表現出來的承載者。

從東漢政權本身來說,黃巾軍和各地出現的軍閥,儘管他們有程度上不同,有形式上的不同,但是實質上他們都是異己的造反者。他們站在各自立場上,或緊或慢地在推翻東漢政權。

東漢政權趨於崩潰的時勢,為底層造反者和貴族造反者,提供了奮鬥的方向。也因此,他們都得到了自己的擁躉,有了表演的山河大場。這些擁躉,本身也是時勢發展的要求的體現。因為是時勢,所以感受到這種時勢要求的各地普通人就根據需要,聚集在傑出人物的旗幟下,共同奮鬥,期待能夠得到合乎歷史趨勢要求的結果。

這樣,就實現了普通人群與傑出人物的結合。他們結合起來,或多或少地按照時勢的要求,展現奮鬥力量,最終得到符合他們調性的歷史結果。這也是《三國演義》所要告訴讀者的基本畫卷所在。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體西用自富自強──洋務運動(1860-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