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結婚時所用的房屋不叫婚房,而叫"青廬"。青廬的選址十分的講究,必須要吉利,所以通常情況下都會設定在宅院的西南角,待新娘下轎後,從結婚專用的氈席上走過,便可進入青廬完成剩下的儀式。並且在東漢至唐初這段時間,新郎新娘當晚都是在以青布搭建的帳篷裡就寢的,所以"青廬"一詞的存在自有它的道理。
古人除了將婚房稱為青廬,有時還會將結婚這一儀式稱為青廬,比如在《酉陽雜俎·禮異》中就記載得有:"北朝婚禮,青布幔為屋,在門內外,謂之青廬,於此交拜。"哪怕是在現代社會,也還會有人沿用青廬一詞指代結婚,影響深遠,比如在《卓文君》裡郭沫若就寫道:"司馬長卿名揚四海,現在尚未青廬。"
古人對婚房的稱呼是不斷在變化的,"洞房"這個詞我們非常熟悉了,但在唐朝以前,洞房指的是宮廷裡幽深豪華的居住場所,唐朝以後洞房才被用作稱呼婚房。在《近試上張籍水部》裡有這樣的詩句:"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苦雨行》也有:"洞房有明燭,無乃鼾且歌。"直到南宋的文學家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寫道:"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洞房才算真正代表了婚房的意思。
普通人結婚和皇室結婚肯定是不一樣的,那麼皇帝結婚當天是什麼樣的呢?在《新唐書》中就有記錄,皇帝結婚要祭拜神靈,向皇天后土和歷代祖宗敬告,這類的祭拜儀式要持續到結婚後。並且每次祭拜皇帝和皇后都要在現場,他們會在一起吃飯,這就為他們提供了加深了解彼此,增進感情的機會。之後在行"合巹禮",其實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喝交杯酒的儀式環節。
到了清朝,由於是滿族人統治的原因,結婚當天的儀式和前朝又有些不同,增加了幾項特別的禮儀,例如跨火盆和祭神靈儀式都由薩滿巫師主持。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清朝的洞房之夜,可以從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中得知。
他曾描述過皇帝和皇后洞房之夜的情況,兩位新人要在坤寧宮度過,而就寢的地方是一間不到十米見方的喜房,幾乎沒有陳設,炕還佔了四分之一的空間,除了地上,剩餘牆面都被塗成紅色,待在裡面覺得很不自在,憋氣得很,站著坐著都不舒服,更別說躺著睡覺了。由此可見,皇帝結婚也並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故宮現存的大清王朝的洞房陳設物件,上面還留有大大的喜字,以及被塗上大紅色的喜字木影壁,看著確實很氣派,可也只是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對結婚的皇帝而言並沒有實際的愉悅之感,反觀尋常百姓家的結婚時的洞房,就要顯得輕鬆隨和一些,讓新娘和新郎開心的渡過新婚之夜,沒有那麼莊重和呆板。
你的婚禮,圓滿嗎? 單選
0人
0%
圓滿
0人
0%
還可以更好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