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吞併了奧地利之後,緊接著把侵略的矛頭對準了中歐小國——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它的西北部捷德邊境的蘇臺德區居住著300多萬日耳曼人。 希特勒利用這一點,在蘇臺德區不斷挑起事端製造暴力衝突事件,為德國的侵略尋找藉口。
此時,局勢一天天發展著,烏雲從邊境湧起。
德捷的緊張關係使英法首腦坐臥不寧,寢食不安。
法國在“一戰”後元氣大傷,不得不在外交上追隨英國,面對德國對捷的侵略勢頭,唯恐引火燒身,一心退讓。 但是,由於法捷之間訂有互助條約,不便出面向德讓步。 於是,法國總理達拉第請求英國首相張伯倫出面同希特勒談判。
懦弱的張伯倫為了維護英國“一戰”後在歐洲建立起來的霸權地位,對於希特勒這隻餓虎,實行了縱虎傷人、犧牲羔羊、保全自己的綏靖政策。
希特勒正是看到了英法這一致命弱點,於5月20日陳兵捷德邊境,藉口是保衛捷境內的日耳曼人的“民族利益”。 一時間,捷軍進入防禦陣地,準備抵抗侵略者的進攻。
此時此刻,捷德之間戰雲密佈,戰爭陰影籠罩著中歐,形成了“五月危機”。
面對德捷雙方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之勢,張伯倫於9月15日和9月22日先後兩次到德國與希特勒會談,豈料碰了一鼻子灰。
這時,張伯倫下定最後決心——丟擲捷克斯洛伐克,企圖以犧牲中歐小國的利益為代價,保全自己。
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元首宮”簽訂了《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臺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史稱《慕尼黑協定》。 英法演完了自己在乞求歐洲和平中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後一幕。
捷政府被完全、徹底地出賣了。
在英法的幫助下,希特勒不費一槍一彈佔有了捷1萬多平方英里的領土。 捷昔日的盟友波、匈也見利忘義,加入了瓜分者的行列。 捷從此喪失了自己的1/5國土、1/4人口和一半以上的工業實力,被嚴重肢解。
捷外長在被迫接受《慕尼黑協定》時對英、法、意部長們講了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我不知道你們的國家是否會從慕尼黑作出的決定中得到好處,但肯定無疑的是,我們不會是最後一個受害者。 在我們之後,其他人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 ”果然,這個協定簽訂11個月後,希特勒突然進攻波蘭,引發了歐洲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