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遠古時期,人類的主要活動還是尋找食物,解決部落生存的問題。那個時候,人類十分弱小,一邊要尋找食物,另一邊需要防止動物對人類的傷害。那個時候遍地都是人類的天敵。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韓非子·五蠹》

這個時候有巢氏構造了房屋,第一次給人類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又安全的小世界 ,所以有巢氏成了上古的聖王,因為他解決了人類受天敵的危害。

當人的天敵危害解決了,飲食就提上日程。有聖人看到一種像鴞的鳥在啄樹木,然後樹木起火了,所以聖人開始模擬這一種像鴞的鳥的方式。

聖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鑽火,號燧人氏——《太平御覽·火部·卷二》

火的發明直接導致人與動物的區別,並形成社會的第一個規矩:生食與熟食的選擇

並非所有的人類喜歡熟食,例如到現代文明社會之後,因特紐人還會選擇吃生肉,包括日本人的料理中也有生肉,甚至現在人類餐桌上還保留對某一些肉採用生吃的方式。

人的差別因為這個規矩的形成,而分成了二類。大部分人會選擇熟食,因為有燥腥,對身體不好。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韓非子·五蠹》

當第一個規矩形成之後,繼續選擇生食的人被稱為未開化的,野蠻的,茹毛飲血等等,但歷史發展證明選擇熟食的人是正確的。

選擇吃熟食的人繼續向前發展,伏羲氏教人學會用網捕食猛獸,捕食水中生物,同時教會人烹飪,更重要的是伏羲教授了文化。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傳·繫辭傳下·第二章》

選擇吃熟食的人對烹飪和捕食技術是不拒絕的,但是對於伏羲所作的八卦卻未必人人都認同。所以又分成了二類:一類是繼續在文化路上行走的,還有一類選擇並不在意在文化路上行走的,這一類人被前一類人稱之為戎狄蠻夷。

在大洪水時期,為了防止大洪水,堯帝求賢治水。

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嶽皆曰鯀可——《史記·十二本紀·夏本紀》

鯀採用的方式與他兒子大禹治水的方式不一樣,他採用堵的方式,用築壩方式將洪水擋在家門外。擋在家門外最好的形式就是圍成四方形,形成封閉的環境,自成天地,這個就是城。城牆到後期還保留防洪水的功能。

平原太守顏真卿知祿山且反,因霖雨,完城浚壕,料丁壯,實倉廩——《資治通鑑·唐紀·唐紀三十三》

為了暗中防止安祿山可能對唐王朝做出的危害,所以他修城牆,藉口是大雨防洪。所以防洪依舊是城牆的功用。

周公在《周禮》中提出的設想就是在天下之中建王城,然後其他八個方位是諸侯的土地,及交易的市場和祖先的廟宇。

這樣人又被分為二種:城裡人,野人,這裡的野人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野人,而是王城之外的人統稱為野人。

野人過的生活依舊是不變,但是城裡人的生活就要發生重要大改變。

因為這裡集中了大量的人,形成了人類的小世界。這裡匯聚王族,貴族,平民,奴隸等等不同的人。這些人要想有序地生活在一起。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定好規矩。

沒有規矩,整個城裡的人肯定要亂套了。

比如吃飯該怎麼吃,走路該怎麼走,遇到比自己等級上的人來了該怎麼對待的禮儀等等。如果有人觸犯規則怎麼辦?所以懲罰制度也出現了,因為只有懲罰制度的出現才可以保證這些規矩能夠被執行。

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漢書·傳·司馬遷傳》

規矩需要一代一代傳下去,所以剛出生的小孩稍大一些就要學習這些規矩,遵守這些規矩。

學習成了城中人的必修課,他們必須要懂得城裡的規矩,遵守城裡的規矩。

王城如此,那麼諸侯國自然如此,更小的大夫封地也是如此。所以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城,城越大規矩越多,城越小規矩越少。

這一種模式無疑是先進的,因為可以聚集大量的人群發揮人的創造力,所以這種模式成了一種主流模式 。城也分大小,只不過大一些被稱城市,小一些的被稱為農村。

當城一旦確立,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城進行,包括道路,水源,資源等等。城裡的人不需要掌握在城外生存的技能,他們只需要掌握一門技術就可以了。比如伶,陶工,鐵匠等等。因為城內很多資源是現成可獲得。

至此通過城構建成一個蟻巢。蟻后就是皇帝以及圍繞皇帝形成的一系列的管理機構。不同於蟻后的這些管理機構是不生產工蟻的。小一點的城就是圍繞諸侯形成的,更小一點就是圍繞大夫形成的。

蟻后是不事生產的,他們只負責整個城的管理,保證蟻巢的順利運作。

城裡的每一個人除了遵守城裡的規矩,而且還要負責生活城裡的所需的創造活動以獲得自己在城中生存的機會。同時他們所看到的,聽到的,享受到的自然比野人要多,花樣也要多。

城裡提供他們一切所需,所以他們自然不願意離開城裡。當城裡的人離開了城,很難在野外生存,同時城也馴化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到達野外會顯得非常不適應,所以他們更渴望留在城中,哪怕生活很苦也不願意離開。

事實上絕大多數城裡的人離開城之後很難生存下來。但他們的先祖卻本來就是從大自然中來,所以他們就會更加熱愛這個城,如同工蟻一樣更加努力為這個城作出貢獻,因為已經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城越大,越需要規矩,規矩也就越多,但是資源獲得就更方便,生活更豐富,這是自然的趨勢。人類越往後發展,小城就越來越少,而大城就會越來越多。因為大城的誘惑和吸引力更大。

位置的好壞決定的機會的大小。

硃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史記.七十列傳·貨殖列傳》

范蠡離開越王勾踐之後,來到了陶地,為什麼選擇陶地呢?因為這裡是天下之中,四通八達,有的是機會。很快范蠡就成了富翁。

城在城裡面的人的建設下,越來越好,越來越大,但是卻也越來越脆弱。比如切斷水源,糧食,城裡就不攻自破了。這成了古代攻城的一種方式。

這是城的弱項,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只能選擇細化分工,保證大多數人有事幹,否則的話,大量的人都從事同質工作,不能形成共需互補模式,城的運轉因為構散而消失。所以城越來越緊密是大方向。

越來越強大的城會帶來越來越細化的工作機會,但同時城也會越來越脆弱。因為只要其中某一個細小的環節出現斷裂,那麼就會放大,甚至危害到城的整體運轉。

城裡人也越來越不能離開城,也就越來越工蟻化。

這個時候城裡的一些人就會想到出城,所以二千多年的歷史中,隱士一直層出不窮,但都是絕對的小數。

那人類社會未來繼城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新模式呢?如果有新的模式出現,那是人類的第三次進步。但到目前為止,人依舊在圍繞打造城,在城這個模式下不斷地細化,不斷更新。

當城突破一定極限時,帶來的負面效果同樣是倍增的,大城市病是現代社會難以迴避的痛。

所以很多人不太理解老子為什麼要提小國寡民的觀點: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道德經第80章》

因為一切都有度,小國寡民這是最佳的平衡點,那是資源與人美好生活的平衡點。

但是任何事物的出現發展怎麼可能受人為控制呢?你想要小國寡民,別人不願意。別人跑,你留著不動,那只有等待死亡。

所以《道德經》第一章有這麼一句話: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所以既然“有”出現了,自然會繼續往前發展,而不是停留。所以有人認為老子希望人類社會回到小國寡民那是挺.......,因為那是回不去的,他只是說這一種狀態是最佳的平衡點,僅此而已。

最後一句話:人活在古代就古人的事,人活在現代就做今人的事,就這麼簡單。但是千萬不要想著古人做今人的事,今人做古人的事,那樣只會煩惱會不斷。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修建秦始皇兵馬俑的工匠墓是哪年被發現的?裡面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