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李時珍是中國明朝時期著名的醫生,在眾多的理論書籍中,他多次參考道家思想來完善自己的醫學成就,以及人生其它方面的缺陷。在他開始決定走上醫學這一條道路以後,他每天都需要查閱大量的古代醫書,讓自己的知識變得更加全面。他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27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而今天,小編就要講一個關於李時珍的故事,一起來聽聽吧。
李時珍(1518年 --- 1593年),字東壁,號瀕湖。出生在湖北蘄州(今蘄縣)一個醫生世家,祖父、父親皆以醫為業。李時珍從小受到薰陶,對草藥特別感興趣。但因醫生在當時並沒有太高的社會地位,所以父親李言聞還是希望李時珍長大以後能走上仕途之路。孝順的李時珍不負眾望,在14歲那年便考上了秀才,並開始學習八股文。但是相比起枯燥的學習,李時珍還是對醫術更感興趣。他一有空就偷偷溜進父親書房看醫術,還趁著父親給病人看病時,在一旁偷學醫術。也因為這樣,他逐漸落下了功課,連著三次科舉都失敗了。不過好在父親也沒有責怪他,便由他去學自己想學的了。
回到家中後,他開始廢寢忘食地讀醫書,跟隨父親尋藥行醫,由於他的專注與勤奮,沒過幾年他就成為了一名很有名望的醫生。明嘉靖年間,世宗皇帝的愛妃李娘娘忽然得病,時值炎炎夏日,卻畏寒發熱,十分痛苦。經太醫院診治,用藥後仍不見起色,可把世宗皇帝急壞了。這時,被封王在湖北的朱瞻崗聽說此事,便急忙帶著李時珍進京,可是在問清李娘娘的病情後,這位藥到病除的神醫,也禁不住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其實,李娘娘的病情並不嚴重。就是身上長了一個普通的膿瘡而已。而治療方法也很簡單,只需用小刀刺破膿皰,排出膿液,幾日後便會自行恢復。但是李娘娘畢竟貴為金枝玉體,加上這個膿瘡又長在了她的私密部位,所以太醫太束手無策的,而偏偏讓李時珍也遇到這個棘手的事,他也覺得很難辦。
如何才能不碰到李娘娘就將她的病治好呢?李時珍苦苦思索了一整個晚上,終於想出了辦法。第二天,他吩咐宮女用一條長帶去測量娘娘的身長,一定要從頭到腳務必準確並做好標記。然後,李時珍用古人常用的“立七坐五三半”的方法將娘娘的身高分為十四段,再計算出每一段的長度。根據計算得出的結果,讓宮廷裡的木匠做了一把太師椅,然後叫人從廚房取來十餘斤麵粉,鋪在椅子上。接著讓未穿衣服的娘娘輕輕坐上去,下身的委中穴一定要挨著椅沿,不能偏離半分。李娘娘照做後,便在麵粉上留下了印模,李時珍也很快計算出了李娘娘患處癰疽的大小和高度。
接著,他拿出一把小刀,一頭固定在椅子上,重新鋪上面粉,將刀鋒隱沒在麵粉之中。交代宮女依舊要娘娘像上次一樣,不偏不倚坐到椅子上。就這樣,娘娘膿皰裡的膿液被排了出來,李時珍又為娘娘開了一味十全大補湯,沒過幾日,傷口就癒合了。李時珍也有驚無險地渡過一劫。
之後,李時珍的名聲變得越來越大。當時的官員們聽說了之後,便邀請李時珍進入太醫院任職,而李時珍為了能飽覽皇家珍藏的醫學典籍,更好的研究醫術,也痛快的答應了。但他只呆了一年就離開了。小編猜測,或許是因為他已經熟知了太醫院的各類書籍,學到了自己想學的東西。也或許,他還是忍受不了官場的爾虞我詐,所以才這麼快離開。不過,不論什麼原因,都能看出來,李時珍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他的一生只奉獻給了醫術。
要知道,在古代做一個民間醫生真的很難。收入不高,居所不固定,還沒有什麼權利和地位。但是在李時珍看來,自己的醫術越高,能救治的人就越多,讓普通老百姓都健健康康的活著,才是他想要的盛世吧。那時候,他的家鄉經常發水災,大水退後,又會爆發疫病。生病的窮人無錢看病,李時珍家境也不富裕,但他和父親都很同情這些病人,只要有人上門,都會認真醫治,不計報酬。從此,李家父子的高尚醫德在蘄州一帶被世代流傳了下來,李時珍的大名也漸漸被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