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建國翌日即遭阿拉伯聯盟五國三面圍攻,此後打打停停。潘多拉的魔盒一旦開啟,中東戰亂從此連綿不絕。

以色列建國遭五國三面圍攻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維夫現代藝術博物館前面的廣場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聚集在一起。他們翹首等待著一個改寫歷史的聲音。16時,以色列“國父”、第一任總理本·古裡安發表《獨立宣言》:從今天開始,國名為“以色列”的猶太人國家在巴勒斯坦成立。頓時,博物館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廣場上的猶太人歡呼雀躍、載歌載舞。自淪為“巴比倫之囚”以來,流散世界各地千年之久的猶太人,終於得以回到上帝的“應許之地”重建家國。

以色列建國的訊息迅速傳遍全世界。11分鐘後,美國率先宣佈承認以色列。最初,白宮方面甚至並不清楚這個新生的國家叫什麼名字,當得知其取名“以色列”時,美國總統杜魯門親筆將文告上的“猶太國”字樣劃去,改為“以色列”。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表示:美國此舉“給了以色列人新的防衛信心”。

等待猶太人的不是和平的白鴿,而是憤怒的子彈。就在以色列建國當天,阿拉伯聯盟宣佈:不承認以色列;將遵照真主的旨意發動聖戰,直至把猶太人趕入地中海。5月15日,阿拉伯聯盟成員國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和伊拉克分別發兵。從南、北、東三個方向浩浩蕩蕩開進巴勒斯坦,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了。

事實上,早在半年前,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非正式戰爭”就已打響。由於覬覦中東扼守亞非歐咽喉的戰略地位及其豐富的石油資源,美國、蘇聯等國不顧阿拉伯國家反對,操縱第二屆聯大通過了第181(二)號決議。決議規定:英國於1948年8月結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並撤軍;其後對該地區進行分割,分別建立猶太國(佔1.52萬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國(佔1.15萬平方公里);耶路撒冷為國際特別政權,由聯合國管轄。

巴勒斯坦地區當時有120多萬阿拉伯人,人口比例超過總人口數的2/3,猶太人則不到60萬。劃分領土時,雙方卻是四六開,且猶太人所得土地大多位處沿海地帶,肥沃多產。並且,當以色列人流亡世界各地之際,阿拉伯人事實上成了巴勒斯坦地區的主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千多年,他們根本不願意猶太人橫插一槓,佔有自己的領土。及至猶太人宣佈建國,猶太人與穆斯林大戰的導火索被無情地點燃了。

以色列“麻雀戰”巧退埃軍

戰火來臨時,猶太人還沒來得及組建一支正規的國防軍。以色列雖然總兵力有3萬多人,但多為各自為政的游擊隊和民間武裝力量,而阿拉伯聯軍總數超過以色列很多。以色列建國時,裝甲部隊僅擁有12輛法國產H-35/39型霍奇基斯坦克、2輛英國產克倫威爾坦克、2輛美國產謝爾曼坦克和一些輕型裝甲車,空軍幾乎為零。阿拉伯聯軍則裝備有各類飛機131架,如德國梅塞施密特戰鬥機( Bf-109)、英國“噴火”式戰鬥機等;艦船12艘,坦克240輛,包括謝爾曼M4、蘇聯T-34等型號;各種野戰炮140門。鑑於此,阿拉伯聯軍預計10天內就能拿下以色列。

戰鬥首先在南線打響。埃及軍隊萬餘人兵分兩路,一個旅沿地中海岸邊公路穿越加沙地帶,向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進軍,另一個旅突擊耶路撒冷.他們裝備著謝爾曼M4坦克。謝爾曼M4中型坦克是二戰中後期的著名坦克,總生產量近5萬輛。最初,謝爾曼坦克裝備一門M3型75毫米L/40加農炮,該炮能在914米的距離內擊穿60毫米的鋼板。謝爾曼坦克炮塔轉動一週用時不到10秒鐘,是二戰坦克中最快的,加上其47公里的最高公路時速,很適於機動作戰。當年在北非戰場阿拉曼戰役中,英軍約四百輛謝爾曼坦克向德軍發起衝擊,結果大敗隆美爾的非洲軍團。但謝爾曼坦克有軟肋:車體高大,容易被攻擊;其汽油發動機周圍裝甲防護尤其不足,對壘時極易中彈起火爆炸。這個弊病使早期謝爾曼坦克獲得了“朗森打火機”的綽號,這種打火機的廣告詞是“一打就起火,每打必著”。

5月22日,埃軍行至耶路撒冷南郊,以色列緊急抽調兵力阻止埃軍前進。戰至當天夜晚,白天激戰的塵埃還未散盡,埃軍先頭部隊的後方竟然響起了激烈的槍聲,喊殺聲在沙漠中同蕩,令人不寒而慄。沒等埃軍指揮官反應過來,前線又傳來急報:控制埃軍供應線的69高地被以軍佔領。埃軍據此認為遭到以軍主力發起的夜襲,一時慌了手腳,無心戀戰。

與此同時,以軍指揮官突然在特拉維夫舉行記者招待會,鼓吹以色列部隊奇襲成功,其“利刃”已把埃軍的供應線“切斷”。訊息傳到開羅,埃及法魯克王朝上當,要求埃軍司令部下令停止進攻。其實,以軍的夜襲不過是少數部隊的“麻雀戰”,他們打一陣槍換一個地方,不斷騷擾埃軍。而在特拉維夫,只有一支千把人的部隊守衛著以色列的心臟。虛實之間,埃軍錯失了攻佔耶路撒冷、特拉維夫的戰機。

“阿拉伯軍團”在聖城邊打仗邊祈禱

與埃及軍隊功敗垂成不同,約旦國王阿卜杜拉旗下的“阿拉伯軍團”在東線給了以色列致命一擊。“阿拉伯軍團”約7500人,這是英國一手打造的鐵軍,軍隊從司令到各級軍官都是英國人。因不甘心被美蘇擠出中東,英國不惜最後一搏,希望透過幫助阿拉伯人穩住自己的勢力範圍。

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一心想成為“耶路撒冷王”,他命令“阿拉伯軍團”直撲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共同的聖城。猶太人舊城中的1200名猶太人,只有少量的土製追擊炮。開戰之初,“阿拉伯軍團”先頭部隊幾乎未遇抵抗,一下子開進了耶路撒冷舊城。“阿拉伯軍團”士氣高昂,GMC裝甲卡車上裝飾著棕櫚葉與夾竹桃花,他們不像是在打仗,反而像是參加一場愉快的閱兵式。在聖城打仗,“阿拉伯軍團”心有不安,他們一邊打仗一邊祈禱。5月底,舊城內一千多名猶太人因彈盡糧絕投降。“阿拉伯軍團”乘勝向耶路撒冷新城發起強攻,但遭到約5萬猶太軍民拼死抵抗。

敘利亞、黎巴嫩軍隊這時從巴勒斯坦東北部發動進攻,猶太人的北部重鎮德加尼亞指日可下。古裡安急令33歲的“獨眼將軍”摩西·達揚率新組建的八十九突擊營救急。達揚帶了剛從海法港卸下的兩門法國榴彈炮馬不停蹄趕往前線。

當敘軍突破德加尼亞外圍時,達揚果斷命令榴彈炮開火,炮彈劃破長空,落到敘軍陣地。倉促發出的榴彈炮,其命中率或許只有天知道,可偏偏有一發炮彈像長了眼睛似的,擊中了敘利亞的一輛坦克。敘軍大慷失色,誤以為以色列的大部隊趕到,他們突然停止戰鬥,匆匆撤離陣地,連早先佔領的3個居民點也自動放棄。

6月3日,幾架用美製運輸機改裝的埃及軍用偵察機像以往一樣,毫無顧忌地闖入了以色列上空,展開軍事偵察。以色列從捷克購進的25架Bf-109戰機緊急升空,短短几分鐘便打掉了5架埃及飛機,乾淨利索取得了首次空戰的勝利。

作為德軍王牌戰機,二戰期間,Bf-109生產了約3.3萬架,產量超過任何一種戰鬥機,其主要火力為機首兩挺7.92亳米機槍和機翼上兩門20毫米機炮。二戰期間,德國空軍戰果中一半以上都是由Bf-109創造的。1939年“閃擊”波蘭前夕,德軍一線戰鬥機部隊共裝備1085架Bf-109E型機。繼橫掃波蘭、挪威領空後.Bf-109摧枯拉朽般擊潰了法國空軍主力-11個MS-406戰鬥機大隊。在不列顛戰役中,Bf-109E型機棋逢對手,遇到了“噴火”式戰鬥機。“噴火”水平機動效能較佳,Bf-109則具有更高的爬升率、俯衝速度,但它的航程只有700公里,從法國基地升空飛至倫敦上空時,Bf-109僅有20分鐘的燃油支撐可供與英軍戰鬥機纏鬥。時間一到,即使處於絕對優勢也不得不返航。

梅厄夫人籌得8000萬美元救命錢

巴勒斯坦地區的槍炮聲震驚了全世界的猶太人。戰爭爆發後,飛往以色列的預定航班沒有取消,許多不會講希伯來語的猶太年輕人一下飛機便投入了戰鬥,不少人是生平第一次拿槍。

生死存亡之際,後來成為以色列第五任總理的“國母”梅厄夫人受命飛抵美國求救。在猶太人的集會上,梅厄夫人大聲疾呼:“以色列在燃燒,猶太人在流血……鮮花、掌聲、眼淚都沒有用,以色列現在需要錢,大量的錢,解救難民的錢和購買武器的錢!”她聲淚俱下:“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就不能繼續下去了。”猶太財團一次就給她8000萬美元鉅款。

與此同時,古裡安雙管齊下,一面招兵買馬補給軍隊,一面急電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急需幾星期的喘息時間來重新組織和裝備部隊”。在美國操縱下,聯合國迫使阿以雙方同意從6月11日起停火4周。遵照聯合國決議,英法等國停止了對阿拉伯軍隊的武器供應。

以色列厲兵秣馬,阿拉伯聯軍窩裡鬥

以色列抓住停火這根最後的救命稻草,當局奉行全民皆兵策略:17歲的男女青年都要接受兩個月的訓練,由於武器不足,他們只能用木棍進行格鬥練習;不論男女,服兵役年齡的上線提高到38歲。一場聲勢浩大的“人民戰爭”發起了,以色列總兵力很快增加到了6萬。

有美國撐腰,以色列的武器裝備也鳥槍換炮。美國的轟炸機,法國的坦克、大口徑火炮川流不息運抵,陸軍甚至組建了一支摩托化部隊。有了摩托化的機動,以色列軍隊具備了快速作戰的能力。以色列的空軍雖然是美國的二戰舊貨裝備的,但對付阿拉伯人已是綽綽有餘。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把散佈在全國各地的游擊隊統一起來,組建起正規的國防軍。就在以色列厲兵秣馬之際,阿拉伯聯軍卻各自打著算盤。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一心想借出兵建立一個“大約旦國”,他在戰爭開始之前便和梅厄夫人進行過兩次秘密會談。阿卜杜拉名義上是聯軍總司令,他提出要視察埃及駐巴勒斯坦部隊司令部時,埃及宣稱自己國王還沒有訪問過前線,阿卜杜拉如果先行視察,“這樣做是不合適的”。此外,伊拉克出兵,主要想佔領擁有先進煉油廠設施的天然良港——海法。

備戰方面,阿拉伯聯軍兵力雖略有補充,但正規軍總數不過4.5萬人。並且,迫於聯合國的武器禁運條令,前宗主國英、法停止了對阿拉伯軍隊的武器供應。埃及等國輾轉於歐洲軍火市場,好不容易買回了一些一戰期間製造的毛瑟槍和一些被淘汰的手榴彈,軍隊火力大降。

以色列發動“十天戰鬥”奪取1000平方公里土地

7月9日,第一次停火期限已到,以色列經過精心準備,發起了名為“十天進攻”的行動。此前,阿拉伯聯軍宣稱10天把以色列趕下海,以色列這回要以牙還牙了。如今,以色列入在人數上雖仍處劣勢,但在武器上卻有了絕對優勢。

以色列出動兩個旅,採取“擒賊先擒王”戰術,首先向聯軍戰鬥力最強的“阿拉伯軍團”發起攻擊,目標為其前沿據點盧德和拉姆拉。這兩城是巴勒斯坦貫通東西南北的戰略要道,位於特拉維夫東南約20公里。本以為要打一場惡戰,結果阿拉伯軍團司令格拉布不戰而撤,以色列軍隊如入無人之境。長官臨陣逃脫,聯軍司令部怒不可遏,格拉布不久被請回倫敦“休假”。受此影響,“阿拉伯軍團”一下子蔫了。

戰鬥期間,美國某空軍基地3架B-17轟炸機據說遭到猶太人“偷竊”。B-17轟炸機素有“飛行堡壘”美譽,二戰中盟軍轟炸柏林期間,B-17是主力戰機之一。這3架重型轟炸機先飛墨西哥,經過捷克後飛往以色列。飛行途中,載彈達8噸的轟炸機順便“光顧”了開羅、西奈半島的埃軍陣地和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扔下一枚枚重磅炸彈。

“十天戰鬥”中,阿拉伯聯軍幾乎全線潰退,以色列-舉奪得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嚐到甜頭後,猶太人的胃口更大了。在接受美國《時代》週刊記者採訪時,古裡安雄心勃勃:“我完全能夠想象建立一個有1000萬人口的猶太人國家。”記者問以色列國土怎能容納這麼多人,古裡安轉彎抹角地暗示,“以色列不會”滿足於“這點小小的領土”。

納賽爾率部堅守三個月後成功突圍

由於武器消耗量大,以色列亟需修整,一再受挫的阿拉伯聯軍也想先喘口氣再說。在聯合國的調停下,交戰雙方於7月18日再次停火,這次停火為期3個月。

經過休整後,以色列捲土重來。10月15日,行動開始了,這次戰役由伊蓋爾·阿隆上校指揮,26歲的伊扎克·拉賓擔任他的作戰部長。多年以後,拉賓兩度出任以色列總理。以軍先派出製造事端的“補給車隊”招搖駛入內格夫:司機不時按幾聲喇叭告知埃軍“有人來了”。但以軍等了半天,埃軍沒有任何動靜。就在以軍車隊極不情願即將穿過埃軍防區時,一名冒失的埃及士兵被隆隆作響的以軍車隊驚住了,他叫喊著向天空鳴了兩槍向同伴示警。這兩聲槍響為以軍開戰提供了口實。

當天下午,以色列空軍全力出擊。內格夫地區埃軍的指揮機關、通訊系統、機場遭到襲擊。以色列地面部隊同時跟進,軍用運輸機把大量傘兵空投到橫貫東西的交通線上,切斷埃軍退路。

以色列發動進攻後,阿拉伯聯盟政府首腦雖然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但約旦藉口軍備不足,按兵不動,給以色列造成各個擊破的機會。特別是在南線,經過7天戰鬥,以軍奪取了內格夫首府貝爾謝巴,除了法盧賈和加沙地帶以外,內格夫地區北部都落入以色列手中。

埃及一個旅約2500人趕來增援,被以軍包圍在法盧賈袋形地區。後來成為埃及總統的納賽爾是該旅的參謀軍官,他與受圍官兵固守陣地三個月後成功突圍。最激烈的戰鬥於12月28日凌晨2時打響,以軍在夜色和傾盆大雨的掩護下發起強攻,兩處防線被突破,埃軍陷入被分割圍殲的境地。納賽爾臨危不懼,親率包括伙伕在內的100多名後備人員猛烈反擊。經過5小時鏖戰,終於把以軍打了回去。混戰中,一顆流彈擊中納賽爾的肩膀,他不顧血流如注,繼續指揮部隊作戰,解除了埃軍全軍覆沒的危險。納賽爾一戰成名,被譽為“法盧賈之虎”。

以色列藉助羅馬古道攻入西奈半島

前方戰場打得不可開交,聯合國的調停也一直沒有停歇。越打越猛的以色列,堅信“在戰場上比在談判桌上能贏得更多的東西”。12月22日,以色列動用5個旅,發動了代號為“霍雷夫”的戰役。這是巴勒斯坦爆發戰爭以來,以色列向埃軍發起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

戰役開始前,埃及部隊實際上都已退到了西奈半島的邊境沿線,分東、西兩路展開。埃軍以為:在內格夫南部這片人口稀少的沙漠地帶,只要守住交通線,就能掌握主動權。出乎埃軍意料的是,從內格夫首府貝爾謝巴到邊界重鎮奧賈,除一條現有公路之外,西側不遠處還有一條直線通道,這是羅馬時代的一條古戰道。羅馬大軍當年遠征巴勒斯坦,其鐵騎正是透過這條古道長驅直入。一千多年前的刀光劍影,在今天重現了。經過以色列工兵部隊的日夜搶修,這條古道居然能透過重型坦克。以色列的坦克部隊隨即向南隆隆開進,打了埃軍一個措手不及。

12月28日,南線以軍攻佔奧賈,並越過邊境侵入西奈半島。英國方面向以色列政府發出最後通牒:立即撤軍,膽敢再度冒進,英國將根據《英埃條約》“保衛”埃及領土。美國總統杜魯門也認為以色列太出格了,要求其立即停止行動。1949年元旦過後,以色列極不情願地撤出西奈半島。

勝利,但沒有贏得和平

面對美英的政治壓力,加上阿拉伯聯軍貌合神離,埃及政府最終同意與以色列進行停戰談判。2月24日,埃及和以色列簽訂了停戰協定,這成為巴勒斯坦戰爭結束的主要標誌。協定規定,雙方軍隊的實際控制線就是停火線。此後,以色列分別同約旦、黎巴嫩簽署停戰協議,伊拉克則拒絕與以色列談判。至7月20日,以色列與敘利亞簽訂了停戰協定,歷時15個月的巴勒斯坦戰爭正式宣告結束。

第一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經過血與火的洗禮,以色列鞏固了新生的國家,並佔領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計2萬多平方公里,比聯合國分治決議規定的面積多了6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驅趕了佔領區的巴勒斯坦人,近百萬巴勒斯坦人為此不得不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在以色列佔領的土地上,不少巴勒斯坦人留了下來,他們手持簡陋武器繼續與猶太人周旋,他們成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最早的武裝人員。一次次流血所遺留下的仇恨在一代代人中間流轉,雙方冤冤相報的戰火從此紛飛不斷,這是一個糾結了歷史、宗教、領土、生存的難題,就連上帝也難以解決。

2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日軍在華暴行中還有兩件慘絕人寰的事是鮮為人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