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公號無關!

全文2900字,閱讀需要5分鐘!

嘉靖是崇禎的高祖父,經歷了五代,嘉靖比崇禎大了104歲,崇禎65年後接了嘉靖高祖的班。

崇禎和嘉靖一樣,都是非正規接班,崇禎的父親朱常洛本來也不受萬曆的待見,萬曆本來想立三子為太子,後來不得已還是尊祖制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但可惜的是,萬曆當了48年的皇帝,等到朱常洛繼位的時候,朱常洛也許是無福消受,當皇帝一年不到就駕崩了。

崇禎的木工哥哥是長子也是太子登上了皇位,哥哥木工了得,但是,命也不長,從16歲上位,當了七年皇帝,一天掉到河裡,被救起後吃了一顆仙丹就掛了。

天啟皇帝知道自己日子不多的時候,就要自己的五弟朱由檢來繼位,並且跟他說你可以做堯舜,交代完不久就駕崩了。

崇禎皇帝在他17歲的時候坐上了C位,也是一個“人在家中坐,福從天上來,”這一點跟高祖嘉靖是一個劇本。

但是,亡國之君的人設、崇禎的敗局,其實從他哥哥手裡就已經開始了。

雖然東林黨和宦官之間的爭鬥血腥殘酷你死我活,其實對皇帝來講,這本就是正常的,就如同非洲草原的食物鏈,大家都在努力奔跑,要不就要跑過跑得最快的獵物,你才不會餓死,要不就要跑過跑得最快的食客,不然你就沒有了明天,明朝的官場亦如此。

對於皇帝來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皇帝是食物鏈最頂端,下面就是內閣和官員體系、司禮監和廠衛、普通老百姓三系平衡,只要有一方失衡,輕則殺身之禍,重則朝代更迭。

時代總是在前進。

在嘉靖年間,工商業的發達,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但是,帝國的稅收還是以農業稅為主。

到了萬曆年間,張居正開始大力推進稅賦改革,一條鞭是他的殺手鐧,而且,他也開始把稅收重點從農業稅轉到了與工商稅並重的地步。

萬曆前十年,國庫充盈一改嘉靖時那種入不敷出的狀況,萬曆前十年每年的稅收有接近千萬倆庫銀,糧食也是多的吃不完,這一切,都是張居正的功勞。

這個世界上,只要有權力和財富的爭鬥,那都是你死我活了,東林書院的金主們是這些江南大戶,但是要動這些大戶的乳酪,張居正選擇了與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合作,那麼對立的,就是東林書院出來這一波人。

張居正太能幹,但也是吃五穀雜糧的,萬曆十年,58歲的張居正因為太過辛勞倒下了,把未竟的事業都拋諸於身後了。只是他沒想到的是,他的末日竟然是他死後來臨。

這時候,東林黨們的機會來了,張居正動了江南商賈們的蛋糕,那大戶們自然是要清算的。

萬曆估計也是老被張老師規劃牽引著,心裡的那隻小惡魔在蹦躂,再加上東林黨們的躥倒,可憐張居正剛死,萬曆就要抄家滅族,就差把張老師翻出來鞭屍了。

雖然萬曆恨張老師,但是,有一點他是明白的,錢還得找這些大戶收,工商稅比農業稅好用。

萬曆48年,58歲的萬曆跟張老師一樣的年齡駕崩了。

東林黨人透過支援天啟皇帝上位得到了信任,一頓騷操作下來,終於把持了朝政。

剛開始的時候,天啟皇帝還是對東林黨們言聽計從,但是,後來也發覺不對,危及皇權,於是慢慢的又偏向了魏忠賢,反正都是狗咬狗,就讓他們咬吧。

魏忠賢也是極品人才,跟天啟的奶媽客氏結為相好,可想而知,此時的老魏是二人之下萬人之上,東林黨們狠,老魏更狠,透過手裡權力加心裡的手段把東林黨人來了一個趕盡殺絕。

老魏在,至少國庫裡還是充盈的。

天啟7年(1627),天啟皇帝跟老魏和奶媽一道遊玩掉到水裡,結果就一病不起,吃點藥也不管用,還是隨了他爹去了。

崇禎開始上臺,也是為了立威,也是為了平衡,開始要對魏忠賢動手,當然,魏忠賢也是先帝的奴才,自然是要動一動的,於是,崇禎與東林黨建立聯盟,只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東林黨都快被殺光也搞不定的老魏被一個16歲的少年搞定了。

只是,大明王朝從誅殺魏忠賢開始,帝國就塌了一方,以後就再也沒有頂起來過。

東林未必都君子,而閹黨未必皆小人也。

東林黨人鬧得歡,崇禎也一天到晚在小黑屋裡拉清單,但是,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永遠都等不到清算的時候。

在崇禎時期,不管是內閣首輔還是司禮監掌印秉筆太監、廠衛都沒有特別聞名的,但是,內閣官員體系還是被東林黨們把控著。

因為北邊東邊西邊戰事不斷,再加上又遇到小冰河氣候鬧災荒瘟疫,崇禎的日子越發難過,完全沒有他哥哥天啟皇帝想得明白,也沒有遇到一個像魏忠賢這樣的人。

假如崇禎能遇到一個像魏忠賢或者馮保這樣的太監,說不定歷史會改寫。

災情年年有,但是,江南大戶們還是夜夜笙歌,國庫空虛,崇禎只能連連加稅,加了N多次,以至於都有外號叫重徵。

到最後李自成都已經打到北京了,崇禎要大臣們出點錢,結果來了個文要,這一幫大臣沒有一個願意出錢,都是哭窮,但是也順手捐了個百八十倆的,崇禎也沒轍。

甚至崇禎的老丈人也是如此,崇禎本來想問他借十萬兩,老丈人最後不得已給了一萬兩,打了九折,崇禎豈能不死。

等李自成進了北京,李自成可不是崇禎那套玩法,李自成從崇禎他老丈人這裡最後搜出60萬兩,還不算奇珍異寶。

這一點李自成比崇禎強,進北京直接說,給錢的活命,不給錢就死,這一幫大臣湊了4000兩,但是,闖王是闖江湖的,套路自然是有一套,一頓猛操作,從北京城裡弄出來7000萬兩運到西安去了。

如果這7000萬兩拿出三分之一,大明王朝都不會亡,崇禎也不至於上吊,還以發覆面無顏見祖宗,臨死還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諸臣誤朕也。

《明史》說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

從一個忍耐堅韌的少年三個月幹掉了魏忠賢,年紀越增長反而智力越下降,不知是史書也是胡謅呢還是實有其事。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

自己的高祖嘉靖皇帝,內閣首輔就換了十幾個,但是,有名的那幾個也是鼎鼎大名,就連奸臣嚴嵩都是大名鼎鼎,可見嘉靖皇帝的功力之深。

對於司禮監和廠衛,一定是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裡,恰恰越是心狠手辣惡盈滿貫,才越符合皇帝的統治需求,只有這樣,內閣和官僚體系才能控制住,稅賦也才能有保障,王朝才能繼續前進。

這一點,崇禎既看不到太祖洪武的憂慮,也學不到高祖嘉靖的老練,更沒有祖父萬曆的睿智,大明王朝在這裡皇上句號也就再所難免了。

不管誰當皇帝,我的錢才是真實的錢,這是大明王朝的官員和江南大戶們的核心價值觀。

至於氣節之類的,也只能是選擇性的裝飾品。

萬曆三十八年進士錢謙益,東林黨領袖之一,天啟元年從政,再到崇禎元年準備入閣,看到有人人排在他前面,他就賄賂官員把那兩個人給罷免了,按理說錢謙益也是狠角色。

崇禎14(1641)年,錢謙益已經59歲了,卻要娶23歲的柳如是為妻。

崇禎17(1644)年,北京城破,崇禎自殺。

崇禎18(1645)年,清兵進逼南京。兵臨南京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死”,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硬托住了。

再接下來,當然是投降了清朝。

時人有詩“錢公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

錢謙益一直活到康熙三年(1664)八十三才死,可謂老而不死謂之妖啊。

崇禎有如此重臣大明豈能不亡,那豈不是沒有天理,天理是在,大明必亡。

如果崇禎在位期間,能出一個海瑞這樣的人,我想崇禎也不至於走上絕路。

吳晗對錢謙益的評價:“人品實在差得很,年輕時是個浪子,中年是熱中的政客,晚年是投清的漢奸,居鄉時是土豪劣紳,在朝是貪官汙吏。一生翻翻覆覆沒有立場,沒有民族氣節,除了想作官以外,從沒有想到別的。”

吳晗就這樣以偏概全了,我覺得這就是崇禎時期的官場現象吧!

未完待續:

大明王朝1566:崇禎如果學會嘉靖的一半,歷史會不會改寫?

玉姐

2021年1月13日於通州

2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從軍營裡走出來的經濟學家路德維希·艾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