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南京條約》簽約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個詞相信每個國人都不陌生,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關稅主權,使中國開始慢慢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自此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屈辱近代史。

萬幸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已經是中國的極限。一直到大清被推翻,中國都沒有更進一步地變為完全的殖民地,至少一直都有著自己合法政權的存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咱們的近鄰朝鮮半島和中國比就沒有那麼好運了,不但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還在隨後被日本完全吞併直接亡國,成為其版圖的一部分。

這一切都是怎麼發生的?朝鮮半島為何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又是怎樣被日本一步步設計吞併導致亡國的?

今天我想和大家重溫一下這段歷史,讓大家看看朝鮮王朝是怎樣在日本的“大陸政策”下一步步走向深淵的。

大清洋務運動徒有其表,日本明治維新完成社會變革

在1840年之前,如果有人問“東亞的核心”是哪個國家,我想任何一個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想到中國。靠著自西漢開始就擁有的藩屬制度,中國曆代王朝有著對於周邊藩屬國的絕對影響力,但卻很少干預藩屬國內政,併為其提供保護。

可現在的大清已經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封建制度嚴重阻礙著現代經濟發展,土地兼併日趨嚴重,吏治敗壞,思想禁錮閉關鎖國,國防空虛軍備廢弛,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外強中乾的紙老虎。但明面上大清還是牢牢地佔據著東亞地區的頭把交椅,周邊各國也深以為然。

乾隆的閉關鎖國政策種下了中國屈辱近代史的種子

然而,這個外強中乾的真實面貌很快就要被大洋彼岸的英國人揭開了。1840年,英國政府派出遠征軍,47艘英軍艦船和超過4000名陸軍在海軍少將喬治·懿律和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來到了萬里之外的中國,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大清的國門,並迫使大清簽訂《南京條約》割地賠款。

大清的悲慘遭遇讓周邊各國第一次看到了曾經亞洲霸主的虛弱,部分地理位置遠一些的國家也自此開始慢慢失去了對於大清的絕對敬畏之心。

11年後,四艘懸掛星條旗的黑色近代鐵甲軍艦來到了封閉的幕府日本,美國人贈給日本的火車機車模型和電報機讓日本深切感受到與外國的巨大差距。

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潮進入封閉日本後,倒幕運動隨即開始蓬勃發展。在明治天皇的運籌帷幄之下,日本最後一個封建幕府政權被推翻,由天皇主導政權的軍國主義國家從此建立起來。

黑船事件

明治天皇帶領日本走向了現代化

此後,明治政府開始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開始實施“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發展政策,具體內容如下:

(1)富國強兵:改革軍警制度,創辦軍火工業,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和警察制度,實行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

(2)殖產興業: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改革土地制度,設立國家中央銀行,大力扶植資本主義的發展;

(3)文明開化:學習西方文明,發展現代教育,提高國民知識水平,培養現代化人才。

透過以上的三大發展思路,明治天皇帶領著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不斷推動著社會現代化改革,並擺脫了民族危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

在日本推動社會變革的同時,被西方列強凌虐的大清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該運動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目的是透過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立新式陸海軍、興辦新式民用工業的方式,挽救腐朽清政府封建統治。

從學習西方科技方面來說,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在社會變革上則有很大區分,明治維新是全面學習西方現代化國家制度,且態度十分誠懇和認真。

而洋務運動則不同,洋務派都是些封建傳統思想的衛道者,“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念根植於他們腦中,他們只是想用西方的先進技術保護自己的封建統治,而非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先進的社會制度實現真正的社會變革。

洋務運動僅學習了資本主義的外在表現

所以,明治維新成功讓日本成為了“帝國主義列強”,而標榜“自強求富”的洋務派最終也沒能讓大清在外國侵略者面前表現出所謂的自強,反而成為了更肥的肥肉。

雲揚號事件:朝鮮國門被三艘日本軍艦轟開

透過“明治維新”,日本各方面的綜合國力及社會風貌有了長足進步,連普通人都能清晰感受到周邊的變化。統治者更是藉助這個良好的發展勢頭將此前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一一廢除或修改。

但伴隨著國力增長的,還有“擴張的野心”。此時的日本慢慢開始想起早在十六世紀就被提出過的“大陸政策”,這就是——“日本作為島國必須向中國和朝鮮等大陸國家進行武力擴張,才能不斷髮展,從而走向稱霸亞洲和世界之路”。

1868年3月,明治天皇發表《御筆信》,這封信順勢成為了日本“軍國主義”和“大陸政策”的思想理論基礎。

日本在十六世紀時就攻打過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無論是在地理位置上還是綜合實力上,都十分適合成為日本進攻中國的跳板。實際上從幕府末期就已經不斷有日本人鼓吹侵略朝鮮,大書特書所謂“徵韓論”,甚至有人還提出了“失之俄美,補之朝鮮”的口號,所以朝鮮自然首當其衝成為了日本的侵略目標。

當然,即使是發起侵略戰爭,一般也要做到“師出有名”,所以日本方面開始慢慢地進行籌劃。他們的具體步驟是這樣的:

(1)向此前交流甚少的朝鮮瘋狂傳遞國書,希望朝鮮開啟國門大規模擴大通商範圍,但國書中用詞十分傲慢,經常出現不合規矩的行文格式,挑動朝鮮情緒;

(2)刻意在一些地方製造矛盾,比如釜山的倭館就出現了數次衝突,導致朝鮮方面採取較為嚴厲的應對措施與日本幾乎斷交,讓日本內部“徵韓派”勢力抬頭;

但此時,“徵韓派”內部出現了分歧,最終在天皇的裁決下以大久保利通為首的“緩徵派”壓過了以西鄉隆盛為首的“急徵派”,從而使朝鮮半島暫時躲過一劫。

緩徵派代表大久保利通

急徵派代表西鄉隆盛

而朝鮮方面因為掌權者的變動對於日本的態度有所緩和,朝日恢復正常邦交指日可待。但在日本新遞交的國書中,仍然存在大量不符合外交禮儀的格式,這導致已經下野的前朝鮮掌權者大院君再次發難,他譴責日本國書不合禮儀並大罵日本人學習西方邪法,堅決反對與日本恢復邦交。

看到此情況,日本方面決定採用“炮艦外交”的模式。而因為日本國內還是有反對現在就使用武力入侵朝鮮的聲音,所以明面上日本海軍說派遣“雲揚號”軍艦出海是要測量北海和西海的水文資料。

果然,由日本海軍少佐井上良馨指揮的軍艦“雲揚號”並沒有開展任何測量日本海域的工作,而是在出海後一路向西北方向駛入朝鮮釜山海域,而早有準備的日本駐朝理事官森山茂面對朝鮮方面的質問更是毫不遮掩的表示:“軍艦是為保護日本使臣而來”

“雲揚號”復原模型

雖然朝鮮方面進行了抗議,可非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又在幾天後看到日軍的“第二丁卯”號也駛入釜山海域。隨後,兩艘日本軍艦猖狂的在釜山港外開炮進行挑釁,並沿著朝鮮東海岸北上,近距離測量朝鮮沿海的各項水文資料,甚至一度侵入軍事禁區永興灣偵查。

兩艘軍艦隨後揚長而去,朝日交涉也因此完全破裂。但兩個多月後,“雲揚號”、“第二丁卯號”“春日丸”三艘軍艦從長崎出港,他們的目的地是漢城附近的江華島海域,而江華島不僅是離朝鮮首都漢城很近,更是軍事、政治極為敏感的要害之地。

三艘軍艦一路向北,很快便出現在了江華島東南方。因為大型軍艦無法抵近偵查,“雲揚號”艦長井上良馨便親自率領20名日軍乘小艇蒐集沿岸三個朝鮮炮臺的情報。與此同時,“雲揚號”迅速接近草芝鎮炮臺掩護小艇的行動。

朝鮮方面發現了日軍的挑釁行為後,便立即開炮驅趕日軍軍艦及小艇,而“雲揚號”則迅速升起日章旗向草芝鎮炮臺發動猛烈炮擊。但由於該處炮臺軍民的抵抗十分頑強,日軍始終沒有太好的辦法登陸,只能另尋別的“登陸點”

江華島之戰

在分析完收集的情報後,井上良馨決定從永宗鎮登陸,因為這裡只有600多名軍民,且手中的武器裝備較差。果然,登陸後的日軍陸戰隊在軍艦的炮火支援下,擊斃朝鮮士兵35人,俘虜16人,擄獲大炮36門,火繩槍130餘支,而己方僅有兩人傷亡。

隨後,朝鮮方面的指揮官李敏德帶領400多名朝鮮兵逃往內地,日軍則將永宗鎮變成一片火海和廢墟,並在晚間設宴慶祝此次大捷。在隨後的調查報告中,朝鮮方面的記錄是這樣的——“全軍顛仆,火焰滿城,民家比燒,燃及公廨”

江華島之戰

至此,朝鮮半島國門正式被日本軍艦轟開,而朝鮮李氏王朝不知道的是,這一切僅僅是噩夢的開始而已。

朝鮮被迫簽署《江華島條約》,開啟潘多拉魔盒

事件發生後,日本國內公開報道是日方軍艦在測量水文資料時遭到朝鮮方面主動炮擊才不得不還手,日本政府也向在全世界範圍公開聲討朝鮮半島的無理行為。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日本故意的挑釁,你都測量到人家炮臺腳下了,人家能不打你麼。

何況,出發時幾艘軍艦全副武裝,僅“雲揚號”就載有數十名海軍陸戰隊員和8門極為精準的大炮 ,而且攜帶了數量巨大的炮彈,在事件爆發後竟然可以連續高強度作戰3天。如果此次出海任務真的是測量水文資料,為何要做如此充分的軍事準備?

但無論事實怎樣,這一次的炮擊事件都讓日本朝野上下的“徵韓派”人士士氣大振,因為他們終於有理由鼓吹自己的侵略理論了。在他們的煽動下,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日本軍艦連續在釜山港外遊弋示威,釜山日本公館內的58名日本士兵也衝出會館,將12名朝鮮人砍成重傷。

日本士兵

此時入侵朝鮮的軍事行動一觸即發,“徵韓派”人士中有很多人都希望立即開戰。但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此時的大久保內閣知道日本的國力雖然有大幅提升,但需要用錢的地方也更多了,如果入侵朝鮮的戰爭不斷升級,很可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但如果就此結束此次事件,不但會讓政府的執政基礎遭受打擊,更是會惹得“徵韓派”激進人士不滿。所以,日本政府決定將美國人開啟日本國門的“黑船事件”完全複製在朝鮮身上,派出艦隊以武力威脅強迫朝鮮簽訂不平等條約。

雖然大久保政權此時不想與朝鮮全面開戰,但也做好了開戰預備。日本政府不僅給使臣配備了充足護衛兵,還命令熊本、廣島兩地做好出兵朝鮮半島的準備,一旦談判破裂就破罐破摔立即進攻朝鮮。

釜山港外的日本軍艦

日本方面有此決心,朝鮮方面的表現就不盡如人意人意了,首先是連此時入侵的軍艦是哪國的都沒有搞清楚,竟然一開始向國王彙報可能是海盜。

“畿沿留泊之異船,姑未知何國何地之人,而犯入內洋,已是叵測,衝火放炮,尤為可惡。此與年前搶掠之番舶一類也。” ——朝鮮方面最早的彙報

其次,在日朝交涉的過程中,日本人得到了部分朝鮮開化派官員的暗中幫助,比如吳慶錫。當時作為日方隨行人員的野村靖在日記中就寫道:“沒有吳慶錫的話大概不會如此迅速地了結,我們極其感謝。”

最後,在接到得知朝鮮有意與日本締結不平等條約後,朝鮮民眾掀起了對日本抗議的浪潮,以崔益鉉為首的大批儒生在漢城王宮門前持斧上疏,並指出條約的不平等性質以及將會對朝鮮社會產生的衝擊,更是提到了日本吞併朝鮮的計劃。

但當時朝鮮的實際統治者是閔妃集團,她沒有和侵略者作戰的勇氣,更是害怕一旦開戰,主戰派的興宣大院君將趁機奪權,便不顧朝鮮全國上下的強烈反對堅持與日本簽署了《江華島條約》,還彈壓了崔益鉉等示威者。

條約簽署地點

從《江華島條約》條約本身來看,這是一個絕對的“不平等條約”,因為條約幫助日本取得了自由貿易、關稅免徵、日本貨幣流通、居留地、自由勘測朝鮮海岸、領事裁判權等優勢特權,但卻隻字不提——“朝鮮人在日本的權利和日本人在朝鮮需要遵守的義務”

可這一切在朝鮮的統治者眼中都不重要,朝鮮國王高宗在接見回朝覆命的申櫶時竟然首先感嘆:“彼船皆已退去,實為幸!”,可見朝鮮的統治者想的只是趕緊把這個麻煩快速解決,而非關心此條約對於朝鮮半島的重大影響和衝擊,這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極度不負責。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草率懦弱的決定不是將麻煩送走,而是為朝鮮半島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甲午戰爭日本勝利,三份條約直接廢掉朝鮮

《江華島條約》簽訂後,日本憑藉著自己資本主義國家的優勢成為了朝鮮最大的掠奪者,並逐漸控制了朝鮮的金融業、海運業、漁業等。

透過掠奪朝鮮和繼續悶頭髮展,日本已經覺得自己是朝鮮的土皇帝了。但在1882年爆發的“壬午兵變”中,大清出兵朝鮮迅速鎮壓亂黨,並開始與日本在朝鮮明爭暗鬥,甚至一度還佔據了優勢地位。這讓日本人明白,只要朝鮮還是大清的藩屬國,自己便不能真正地擁有朝鮮半島。

清朝駐軍

然而,此時的日本積極推進社會改革,國家發展就像一顆冉冉升起的朝陽,大清則因為腐朽的封建制度日漸虛弱。此消彼長之下,日本已經有了抗衡大清的底氣,並隨時準備開戰。

不久後,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這對於日本人來說是進一步控制朝鮮的良好時機。於是,日本軍隊突然襲擊漢城王宮,扶植了以興宣大院君為首的親日傀儡政府,並偷襲清軍運兵船挑起甲午中日戰爭。

至於戰爭的結果我想我不用多解釋了,曾經的亞洲霸主大清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徹底擊潰,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而《馬關條約》第一條即不是割地也不是賠款,而是要求大清——“ 確認朝鮮國為獨立自主國家,朝鮮對中國的朝貢、奉獻、典禮永遠廢止”。這標誌著東亞地區以中國為核心,持續了上千年的宗藩體制正式崩潰。

《馬關條約》原本

雖然《馬關條約》上說的是朝鮮脫離大清變為獨立國家,彷彿是在為朝鮮爭取權益,但實際上者就是日本為了將大清介入自己完全控制朝鮮的可能性完全抹殺。1897年,朝鮮王朝改國號稱“大韓帝國”,也算是更進一步地與大清劃清界限。

緊接著,日本又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擊敗了沙俄,又成功迫使俄國承認了日本對朝鮮的統治。這次戰爭日本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國力,正式進入了“世界強國”的行列。

日俄戰爭中的日本士兵

挾日俄戰爭勝利的餘威,日本在朝鮮半島的任何動作都不會引發列強的干涉了。所以,在隨後的三年內,日本逼迫朝鮮先後簽訂了《日韓新協約》、《日韓保護協約》、《丁未七款條約》三個不平等條約。

而隨著條約的不斷更新,朝鮮的司法權、外交權、軍權、財政權等國家根本權力逐步被日本人掌握。尤其是《丁未七款條約》,更是直接解散了朝鮮半島的所有正規軍隊,這偌大的朝鮮半島此後只有日本人的成建制軍隊存在。

朝鮮半島自此只有自發組織的義軍

至此,朝鮮半島上的“大韓帝國”已經名存實亡,所有國家執行所需的根本權力均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日本正式吞併朝鮮,擁有500年曆史的朝鮮王朝亡國

書接上文,隨著《日韓新協約》、《日韓保護協約》和《丁未七款條約》三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朝鮮半島事實上已經完全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但日本顯然對於這種全面控制還不滿足,他們想要的是徹底擁有。

於是,他們在《丁未七款條約》簽署前就逼迫韓國開國皇帝高宗退位。因為這位皇帝竟敢悄悄地委派密使攜帶其親筆信前往荷蘭,在萬國和平會議舉辦時控訴日本對韓國的侵略,呼籲各國聲援韓國,這對於視朝鮮為囊中之物的日本來說簡直就是不可忍受的行為。

時任韓國總監的伊藤博文火速進宮,並聲色俱厲地對高宗說:“陛下與其以如此陰險手段蹂躪日本的保護權,不如對日本釋出堂堂宣戰文告更便捷,陛下若想抵抗日本,不必秘密進行,大可以公開幹”。

伊藤博文

與此同時,日本人開始更大力度的扶植朝鮮半島內部各種親日派勢力,韓國政府內部由李完用、樸齊純等人為首的親日派把持,他們被韓國人民罵為“丁未七賊”,而民間則是以宋秉畯、李容九組建的“一進會”為主,這些親日派“韓奸”積極推動日本對韓國的吞併。

當然,這裡面最大的“韓奸”便是朝鮮史上最著名的國賊李完用,時任韓國政府內閣總理大臣的他是韓國喪失軍事權和司法權的罪魁禍首。而這次,他又將成為積極促成日韓合併的最大推手。

左一為李完用

日韓合併條約

隨後,李完用拿著純宗皇帝授予的委任狀,以大韓帝國內閣總理大臣的身份在《日韓合併條約》上簽字,寺內正毅則代表日本政府簽字。至此,擁有五百多年曆史的朝鮮李氏王朝為日本所滅,韓國正式亡國,朝鮮半島則成為日本領土的一部分

日本吞併韓國後開始了血腥統治,日本首任朝鮮總督寺內正毅一上任就公開宣稱:“朝鮮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但朝鮮反抗日本的鬥爭從未停止過,這些抗日誌士的行為和李完用及傀儡皇室形成了鮮明對比。

他們組織義兵在朝鮮各地堅持與日本戰鬥,或者成立抗日組織深入朝鮮內部搶奪日本稅金、槍殺親日派,亦或者前往海外積極尋求外部幫助,並在海外刺殺日本要人。

被槍殺的抗日誌士

此外,朝鮮各地的工人罷工運動也開始嶄露頭角,這些鬥爭雖然規模不大,但反映了朝鮮人民反抗日本、追求獨立的精神。正如韓國曆史學家李基白所說:

“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的殖民統治下,民族抵抗精神不斷高漲,並滲透到朝鮮社會的各個角落,以致達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直到現在,雖然日韓之間的貿易十分火熱,民間交流也很多,但對於“民族大義”韓國人做得還是十分到位的。反觀某島,被殖民屠殺多年後竟然還極度親日,甚至以自己的家人當過日軍為榮,恨不得立馬加入日本,真的是無語啊。

韓國人在民族大義上很堅持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漢章帝喜歡姐妹倆,竇氏、宋氏、梁氏PK,竇氏三局兩勝後漸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