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作為漢朝比較出色也比較出名的君主,在他掌權期間,董仲舒於公元前134年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獲得漢武帝支援。
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的一個觀點,粗略上來講,近乎解決了漢建國以來60多年的煩擾。這個煩擾是什麼?後文解答。
要說漢武帝為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顏小二分析,大抵是為了結束當時社會的“黃老之學”,以“儒家思想”建立一套尊卑分明的等級制度,同時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豪強的力量,鞏固自己的位置。
至於漢武帝的目的達到了嗎?“黃老之學”確實被當時的“儒家思想”替代,而地方豪強的勢力被削弱,中央集權也切實得到了增強。他的最終目的,可以說是基本實現了。
為了各位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有更清晰的瞭解,顏小二覺得有必要強調一下,董仲舒當時提出的“獨尊儒術”,已經和春秋時期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一些區別了。
裡面雜糅了其它各家思想,比如道家、再比如法家等等。
這其實也側面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包容性”。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儒家思想在後世千百年封建王朝中佔主流地位成為可能。
1、漢武帝為何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背後的原因煩擾了漢60多年公元前202年,漢王朝建立,漢高祖時期,也就是漢朝開國之君劉邦時期,因為中原大地經過數百年的亂世,百姓苦不堪言,而後又在秦二世的“嚴刑峻法”下無法“呼吸”。
漢武帝所面臨的漢朝,是相對“虛弱”的。
當時從劉邦打天下開始就跟隨他的蕭何,建議漢高祖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清靜儉約,即以“黃老之學”為治國核心。
除此之外,漢初還有竇太后深諳黃老之學,蕭何之後的曹參更是承接蕭何,繼續與民休息、清靜儉約。
除了漢朝王室是這樣,地主階級也是這樣。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漢初的地主階級,但凡有些才幹的,便深知:
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
於此,依靠黃老之學,百姓的生活慢慢變好,民間的財富、資源也有一定積累,家園迅速重建,但是問題也日益凸顯。
可以這麼說,“黃老之學”作為治國思想,逐漸讓一個煩擾漢60多年的“弊端”越發嚴重,這種弊端主要表現為:
到了漢武帝時期,因為一直以來的“寬鬆治理”,確實富了一部分人,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可能並不太好過。富賈豪族在這種寬鬆政策下大肆斂財,吞併農民的土地,階級矛盾被激化。漢武帝時期若再不“改變”,出現“起義”是可以預見的。
斂財、欺壓百姓還是一方面,勢力大的野心更大,若割據一方,甚至直逼王權,這就麻煩了。於此,為了削弱富賈豪族的勢力,並且約束他們,也為了恢復民間綱紀,維繫社會秩序,“黃老之學”便不再適合當時漢的朝”。
於此,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漢武帝與當時漢朝實際需要的情況下,孕育而生。
2、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深察名號”觀點,解決問題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囊括了他的許多學術思想,篇幅有限,這裡重點說說對漢武帝“用處”最大,同時也別具特色,甚至可以大膽認為是這個觀點解決了漢朝建國以來,煩擾劉邦、劉徹60多年的問題。
在董仲舒的學術思想中,有這麼一個有趣的說法“深察名號”。
“深察名號”是指,在董仲舒心裡,聖人所指的名號是“天意”的體現,人們要順天而行,洞察“天意”,就要“深察名號”。
什麼樣的“天意”呢?
董仲舒說:
受命天君,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宜視天為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號為諸侯者,宜厚其忠言,敦其禮義,使善大於匹夫之義,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瞑也。
這是何意?
這是董仲舒在說,君主的權利是天授予的,因為君是天之子。
而諸侯則是侍奉天子的。
所謂士,就是具體做事的人。
百姓呢?則是糊里糊塗的存在,需要接受“天子”的教化,變得清明。
於此傳達了一個觀念,即:
“君權神授”,為下者得順從天意,侍奉君主、接受教化。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除了讓“黃老之學”讓位於董仲舒時期的“儒學”,還將君權推到“天”的高度,給其加上“不可違抗”的色彩,畢竟這是“天的意志”。
這便給地方豪強加上了于思想上,還是政令上的“緊箍咒”:必須接受君主管理,順天而行,侍奉君主。
若是實現,這可不就解決了地方豪強勢力過大,激化階級矛盾的問題嗎?
3、漢王朝在漢武帝手上達到鼎盛,多虧了“獨尊儒術”的緊箍咒。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來是漢武帝為了維繫良好社會秩序,遏制富賈豪族積累財富、吞併土地、欺壓百姓等等,避免地方豪紳勢力過大,割據一方,直逼王權。
一方面這是為了進一步鞏固中央集權,給天下萬民一個不得不服從“教化”並服務於君主的“理由”。
在封建社會那個大環境下,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舉動是可以理解的,同時效果也不錯,也確實為“富國強兵”起到一定的作用。
畢竟漢武帝將西漢王朝推向了鼎盛繁榮,讓當時的漢朝成那時最強的國家。
於此,我們也可以認為,漢王朝在漢武帝手上達到鼎盛,在某一方面確實多虧了“獨尊儒術”的“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