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以從善如流、善於納諫著稱,而魏徵以剛正不阿,敢於直言進諫聞名,兩人攜手共同開創了“貞觀之治”,使李世民成就了“明君”的美名,與秦皇漢武並列,而魏徵也成為“一代名相”,位列凌煙閣功臣第三位,成為儒家知識分子的楷模。李世民和魏徵的關係真如歷史中記載的那樣“和諧”嗎?那為什麼魏徵死後李世民要“手刃仇人”,親自去砸了他的碑?下面我們就一起解讀魏徵和李世民的真實關係。
我們了解的李世民和魏徵的關係,真是這樣嗎?
01 魏徵只把李世民當君主,不把他當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古代皇帝有無上的權利,這就使他可以為所欲為。商紂王可以建造酒池肉林,縱情享樂;周幽王可以烽火戲諸侯,只為博得美人一笑,這些都從側面反映出皇帝的權利是無限大的。但是李世民想做明君,就要得到知識分子的認可,因為“筆”掌握在知識分子的手中,你是昏君是明君都靠他們的價值體系來評判你,用“筆”來記錄,所以想成為明君就要按照知識分子的價值體系來規範自己的言行。
魏徵恰恰利用了李世民想做明君的心理,每每直言進諫,大義凜然,絲毫不怕,一副為君王、為江山社稷隨時犧牲自我的姿態,因為魏徵知道只要自己打著為民為社稷的旗號,符合儒家知識分子建立的道德規範,李世民就不敢殺了自己,因為殺忠臣是昏君所為,你是明君,所以你不敢殺我。魏徵事無鉅細都要管,而且當著諸多大臣的面,言辭激烈的指責李世民的過失,使李世民特別生氣,特別下不來臺,有一天李世民氣沖沖的回宮,對著長孫皇后說:“我一定要殺了魏徵這個鄉巴佬”,但是聰明的長孫皇后卻恭喜李世民,因為盛世的明君才有這樣敢於直諫的大臣,要是昏君誰敢直諫,那不是找死嗎?李世民一想,對啊,我是明君,我不能殺他,殺他成就他的忠臣之名,我的昏君之名就算坐實了,為當明君之前做的一切豈不是前功盡棄了,於是只好作罷。
魏徵直言進諫,大義凜然,絲毫不怕,一副為君王、為江山社稷隨時犧牲自我的姿態
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記錄了李世民和魏徵的這樣一段故事。
太宗皇帝得到一隻特別好的鷂鷹,非常喜歡,在朝廷上把它架在胳膊上,逗著它玩兒。正玩得高興的時候,遠遠望見魏徵走來,急忙把鷂鷹揣在懷裡藏了起來。魏徵奏起事來,沒完沒了,說個不停,太宗皇帝也不敢動。等魏徵告辭後,急從懷中掏出鷂鷹,結果早給憋死了。
人都有七情六慾,皇帝也不例外,即使是明君也應該有些無傷大雅的愛好,但是魏徵拿著知識分子的道德體系將李世民當成一個“牌位”,集仁義禮智信的關輝化身。李世民雖然有長遠的目標要開創盛世,但是日常的七情六慾也需要滿足,但是魏徵時時刻刻的“進諫”,這不能吃,那不能用,那個更不能玩,李世民能不操蛋嗎?但是對他卻無可奈何。此時我們也就能夠理解在張國立、王剛主演的《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抓住了和珅貪汙的鐵證,乾隆不得不將和珅打入天牢,面對證據確鑿,乾隆也無可奈何,最終乾隆皇帝屈尊去求紀曉嵐,讓他放過和珅,因為和珅能夠滿足乾隆的各種私慾,乾隆想要什麼和珅立馬奉上,就憑這份用心的侍奉,和珅能夠得到乾隆的信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佞臣能夠當道的原因。
魏徵也許一心為民,為江山社稷,但是他有恃無恐的心理絕對來源於抓住了李世民的軟肋,魏徵就像一個專橫霸道的家長,李世民則是叛逆但想當好孩子的學生,面對“更年期”的魏徵,青春期的李世民只能忍氣吞聲。在我們看來,魏徵不能背後給李世民提意見嗎?非要當著大臣的面讓他下不來臺嗎?其實李世民也這樣對魏徵說過,而魏徵回答“以前舜告訴大臣,叫他們不要當面服從,背後卻有意見。假如臣當面答應了,以後又來提意見,這就是背後有意見。這可不是稷、契對待堯、舜的態度。”李世民還能說什麼呢?
魏徵抓住了李世民的軟肋,只把李世民當牌位,李世民也利用魏徵,建造自己明君的形象,這對君臣其實是一種互相利用的關係,在牽制中形成一種平衡,但是魏徵一死,而且死後力薦的兩個大臣都參與太子謀反,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報復”了,派人去砸了碑文不過癮,自己親自去砸了才解氣,可見李世民真的是被壓抑太久了,對魏徵真的是恨之入骨。
02 力薦的人蔘與太子謀反,危及皇權
為什麼皇帝都要稱孤道寡,因為高處不勝寒,因為一人之上的皇權誘惑太大,就像一個孩子在鬧市中抱著一錠黃金,隨時防備被別人搶劫,可以說染指皇權是大臣的大忌,更何況李世民就是“搶劫”出身,對謀反更嚴加防範。
魏徵力薦的杜正倫和侯君集都是太子的人,甚至侯君集作為太子的老丈人,參與謀反,最終被殺。這使得李世民不得不疑心,你魏徵生前挾制了我,死後還安排自己的人奪我皇權,在朝堂上義正言辭的你,是不是私底下一直在結黨營私,以前輔佐太子李建成沒有得到皇權,你現在又輔佐我的兒子謀反,你對我是不是忠心?正所謂:“一日不忠,終生不用”,我能容忍你就是看你忠誠,是為了鞏固我的皇權,要不然你這個“鄉巴佬”早不知道死多少次了?回想起曾經對自己的刁難和為難,李世民越想越氣,親手砸了魏徵的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魏徵出道比較早,起初參加李密的瓦崗寨起義,不被剛愎自用的李密重用,轉投太子李建成,李建成估計兄弟之情,有婦人之仁,不忍殺害李世民,使李世民先下手為強,證明了:“慈不掌兵”的古語。李世民寬恕了魏徵,並招納他為國效力,並不是魏徵有經天緯地之才,有才的人多的去了,有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憑什麼留你曾經想殺了我的人,最重要的利益考量和名譽顧忌。
李世民之所以能夠勝出,是虛懷若谷,招納了徐茂公、秦叔寶、程咬金等瓦崗寨的能人異士,但是這魏徵恰巧是瓦崗寨勢力的代表人物之一,李世民為了穩定剛剛建立的政權不得不權衡瓦崗寨的勢力,於是順水推舟寬恕了他,這樣更成就了自己虛懷若谷的,不計較的美名,從而招攬更多的人為自己,為江山社稷效力,而且從哥哥手裡奪取皇權,必定不光明磊落,更需要仁德來洗刷自己的“汙點”,這才寬恕魏徵併為自己所用。但是魏徵死後,李世民政權已經穩固,以前為了名聲有所顧忌,但是現在有證據說你結黨營私,參於謀反,我能放過你嗎?砸你碑文,毀了婚約都是輕的。所以魏徵力薦的杜正倫和侯君集參與謀反成為李世民“反攻清算”的導火索。
03 沽名釣譽,與太宗爭名
魏徵之所以能夠肆無忌憚的勸諫,到處插手皇帝事物,最根本的就是抓住了李世民想當明君的軟肋,但是魏徵記下前後諫爭之言,悄悄拿給史官褚遂良,也就是說,魏徵為讓自己名垂千古,把太宗什麼事都抖落給史官,換言之魏徵想告訴後人,李世民之所以能夠開創貞觀之治,都是我魏徵的功勞啊,魏徵和皇帝爭名,不是自取滅亡嗎?
李世民特別注重名譽,特別想當一個明君,想用自己開創的盛世來證明“玄武門之變”是對的,父親李淵當初選擇李建民當皇帝是錯誤的,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勵精圖治,證明自己的雄才大志和文韜武略。
在歷史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李世民將太上皇李淵請來參加宴會,在宴會上各國使節來朝,盛讚大唐盛世,李淵聽的特別高興,以統治者的姿態輪流和使節喝酒,但是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突然發問:“如果李建成當了皇帝,能開創這樣的盛世嗎”?李淵頹然坐下,悻悻離開。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李世民一直想證明自己,一心想開創盛世,給自己的父親看,給當初不看好自己的人看,更給天下百姓看。
大唐盛世,萬邦朝賀
李世民勵精圖治,夙夜在公,辛辛苦苦開創的盛世,成了你魏徵的功勞,而且將我過失和缺點都讓史官記錄下來,貶低我,彰顯你,我一再隱忍你,就是不想破壞我明君的名譽,但是你現在卻私底下詆譭我,給我記黑賬,度量再大的人也是不能容忍的。
皇帝雖是一個“牌位”,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國人的風向標,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不得不隱忍,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不想做,違背自己內心慾望的事情,但是皇帝也是人,內心也有各種各樣的慾望,但是魏徵卻各種阻攔,要是為江山社稷也就罷了,畢竟為李世民考慮,後來發現魏徵是為了自己的名譽,而且還結黨營私,參與謀反,這樣李世民就不能容忍了,砸了碑文,毀了婚約都是輕的了,更有人說鞭屍,可見恨之深矣久矣。
被砸毀後的魏徵墓
魏徵之於唐太宗李世民,張居正之於崇禎皇帝,多爾袞之於順治皇帝,都是這樣套路,所以所歷史都有驚人的相似。都是生前為了各種名譽利益權衡,不得不委曲求全,都是忠臣,國之棟樑,但是死後小人不斷進讒言,最終激起了平日積攢的怨恨,只能掘墳鞭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