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文章,我們涉及了東漢玄學大師管輅的事蹟,如果您對三國時期的奇聞異事感興趣,不妨去了解一下。
當然,如果您感興趣,就更不能錯過這一篇文章。
今天的故事,發生於建安十八年前後。
受召為郎建安十八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公爵,封國建號為魏,史稱:魏公。
稱了魏公的曹操幹了許多的事情:對內下設文武百官,徵召、提拔文武百官;對外準備準備出兵張魯,與劉備逐鹿漢中。
而在這些大事中,包含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曹操徵召朱建平為郎。
這位朱建平何許人也?能引得曹操親授郎職?
朱建平,字不詳,沛國人(今安徽省),三國相士。
朱建平,沛國人,精通相術,神算靈驗異常。
相士,簡單來說,就是以相面為生的術士。
但這位術士可不簡單。雖然也走街串巷,但人家凡是所算人物的命運、陽壽,無一不應驗。
如果是個信口雌黃的江湖騙子,那朱先生早就被打死了。
那麼,朱先生一定是有點東西的。
而朱先生之後的表現也說明,他的確名不虛傳。
宴會相面當時還是五官中郎將的曹丕聽聞了朱先生其人。
誰不好奇自己的命數呢?於是曹丕決定請朱建平來算上一算。
曹丕,字子桓,曹魏開國皇帝,曹操次子。
不過只為自己算陽壽,不太符合曹丕隨性的性格,於是曹丕準備宴請賓客,宴會的嘉賓人人有份,都來算算自己的壽命。
於是一場神奇的酒宴就此召開。
宴會之上,朱建平面對諸位賓客,不問生辰,不用八字,單靠相面便將諸位賓客命數一一道來。
當然,宴會來賓三十餘人,我們只挑有意思三位講:夏侯威,曹彪、曹丕。
這三位都是"公"親國戚,也就是魏公曹操的親戚:夏侯威為夏侯淵之子,而曹彪、曹丕都是曹操的親兒子。
朱先生先是看了看夏侯威的面相然後徐徐道:"將軍您年至四十九便可官至刺史,但會在此事遇上災厄,要是捱得過,便能年至七十,前途無量。"
然後,是曹彪。朱先生依舊淡然的說道:"您到五十七歲的時候將有刀兵之災,您應該好好防範才是。"
相完這些,最後便要提到我們這次宴會的主角:曹丕。
而相面時的朱建平先生臉上突然有了些起伏,不過也很快恢復了平靜。
注意他接下來說的話:
朱建平對曹丕道:"將軍您年壽可致八十,不過四十歲會有小疾,希望您能謹慎地對待。"
這句話,很有深意。
難逃己命這些人後來怎麼樣了?
我們一個個說。
最乾脆的當屬曹彪。
所謂的兵厄,簡單來說就兩種:
1、兵敗而死(打敗仗而死、作戰時被手下殺死等等都在其列)
2、未戰而死(策劃起兵之前被人出賣之類)。
前者還算是光榮,起碼算是死在戰場上。
但後者就不一樣了,因為這種情況我們一般用兩個字簡述:造反。
很不幸,曹彪死於後者。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王凌意圖造反,立曹彪為帝,然而被部將楊弘告發,自殺而亡,而捲入事件中的曹彪也被迫自盡。
曹彪,卒,時年五十七歲。
朱建平的話,毫無差錯。
最尷尬的當屬夏侯威。
在夏侯威四十九歲這一年,他的確出任兗州刺史,但另一預言也隨之應驗。同年十二月,夏侯威患上了不知名的疾病,大病不起。
躺在病床上的夏侯威想起了當年宴會之上朱建平的話,淡淡地嘆了一口氣,道:"看來我是難逃此劫了,準備我的後事吧。"
於是夏侯府中開始操辦起夏侯威的後事,不過夏侯將軍似乎命很硬,折騰了幾十天終究還是沒死,到了這月下旬夏候先生竟奇蹟般地戰勝了病魔,身體逐漸恢復。
轉危為安的夏侯威大喜過望,當即於這月底,即十二月底召開酒宴,一來慶祝身體恢復,二來自己平安度過此劫,明日一早他便年至五十,按朱先生的話來說,他將年至七十,前途無量。
然而宴會一散,夏侯威也迎來了自己的最後一個夜晚。
當晚,夏侯威先生剛剛閉上眼睛,便舊疾復發,當晚去世。
夏侯威,卒,享年,四十九歲。
還是,毫無差錯。
漏網之魚最有意思的,當屬曹丕。
因為了解三國的您已經知道了,曹丕先生不僅沒有年逾八十,還"中道崩殂",死在了四十歲。
那是不是說,朱先生算的不準呢?
不是。起碼曹丕覺得算的還行。
黃初七年,曹丕年四十,此時的曹丕已然病入膏肓,迷離之中,曹丕忽然想起了當年那場宴會。
現在我們也回到那場宴會,站在朱先生的角度好好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
假設您是朱先生,並透過某種神奇的手段得知,眼前的五官中郎將,曹操的大熱繼承人,年紀不過四十,您會直說嗎?
不能,如果還想要命的話。
人家都五十、六十、七十的命數,人家曹丕才四十年,直接喜宴變喪宴,別說酒宴了,估計朱先生小命都難保。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說?
撒謊說將軍您萬壽無疆肯定是不行的,而隨便說個七十、八十陽壽只能算是下策。
那麼上策呢?
行走江湖多年的朱建平開動腦筋,拿出了平生經驗,想出了上策。
《三國志·方技傳》記載:“建平曰‘將軍壽當八十,至四十當有小厄,願謹護之。”’
他鎮定的說道:"將軍壽當八十,至四十當有小厄,願謹護之。"
首先,"將軍壽至八十"是為了先穩住曹丕,讓他放寬心,不要擔心自己短命。
其次,不知道是不是不忍心欺騙曹丕,他補充說明:"至四十當有小厄"。
您四十會有小病(死亡),這樣曹丕起碼有一個好心態面對死亡。
最後加上一句"願謹護之",意味著:您曹丕要是這個坎兒過不去……就是您沒小心啊,可不能怪我算的不準。
朱建平先生,很懂說話的藝術。
在大BOSS曹操手下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曹丕,肯定也想明白了這些含義。
但此時已經躺在病榻之上的曹丕,並不打算治朱建平的罪。相反,他對身邊人說了最後一句話:"建平說得八十,怕是分晝夜計算的吧(一天算兩天),我差不多也就到此為止了。"
沒過多久,曹丕也去世了。
魏文帝,曹丕,崩,享年四十歲。
我們下一個故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