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族姓“肇”不姓“趙”?
清朝皇帝的姓氏源自漢族趙姓?
胡扯!
清朝皇帝姓愛新覺羅氏,這大家都知道,但清朝“愛新”兩字在滿語中的意思,大家一定不太清楚。
有這麼一種說法,“愛新”兩字意為“肇”。因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曾被封為“肇祖原皇帝”,所以努爾哈赤的後代就以“愛新”為姓。
努爾哈赤朝服像
這也是“清朝皇帝的姓氏源自漢族趙姓”這個謠言的由來。實際上,此“肇”非彼“趙”,大家切莫混淆。
至於“覺羅”二字,翻譯成漢語就是“姓”的意思。正因如此,我們才會形成清朝皇帝姓愛新覺羅氏的普遍觀念。
當然,除了這種說法,還有對“愛新覺羅”的另外一種解讀。有的書籍,比如說《滿洲實錄》,記載“愛新”為漢語中“金”字的意思。有學者對此給出解釋,認為清皇族的先祖和金代統治者屬於同一部族,所以清皇族才以“金”為姓。
愛新覺羅氏
兩種說法都能解釋得通,至於哪種說法才是真的,追究下去也沒有意義。因為“愛新”只是一個姓而已,並不具備什麼特殊含義。說不定,清皇族當初定姓氏的時候,兩種原因都考慮到了呢!
而且,辛亥革命之後,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就不復存在了。辛亥之後,清代宗室旗人紛紛改姓,愛新覺羅氏也不能免俗。當時,在北京附近的,都改姓“金”或者“羅”;在遼寧新賓的,都改姓“肇”、“羅”、“依”;在遼陽附近的,都改姓“海”;在瀋陽、撫順附近的,都改姓“肇”、“德”、“洪”。
北京故宮
有的旗人取滿姓字頭的諧音為姓,比如說瓜爾佳氏的“瓜”諧音改成了“關”;庫雅喇氏的“庫”諧音改為 了“胡”;墨克勒氏的“墨”諧音改為“孟”。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還有的旗人也參照愛新覺羅氏的改名方式,根據滿姓原意再加以諧音改姓。比如說,鈕鈷祿氏的漢語意思是“狼”,狼字不雅觀,就諧音改成了“郎”,這也是郎姓的由來。近代郎姓比較著名的有,排球運動員郎平。
甄嬛——原型為崇慶皇太后鈕鈷祿氏
滿族姓氏的歷史可追溯到洪荒時代?雖然在近現代的演變中,許多滿人,包括清皇族加上滿族八大姓都改成了漢姓,但其實滿族姓氏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能追溯到洪荒時代的圖騰崇拜。
滿族稱姓氏為“哈拉”。最初,一個哈拉就代表著一個家族。但是,隨著人口繁衍、家族分支等現象增多,一個家族逐漸演變成了幾個家族。於是,這就有了幾個家族共享一個姓氏的情況。
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根據《皇朝通志•氏族略》的記載,滿族也足足有679姓!《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的記載數量稍少一些,為639姓。
滿族薩滿藝術家
滿族本來是女真的一個小分支,此外,建立金朝的完顏氏則是女真的較大一支。滿族的歷史地位很弱,不追究這段歷史,明末時女真曾改名叫諸申。清太祖皇太極建立“清”國後,才將諸申改為了“滿洲”。據說,“滿洲”的“滿”取自其先人“滿位”,“洲”字則取其居住地建州的“州”字加上三點水,連起來叫滿洲。此後,女真便由諸申,正式改名為滿洲,此後才又被稱為滿族。
遼東馬市的建州女真
前面說過,女真在金代時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我們也可以以此為基準來看滿族姓氏的演變情況。
金代以後,滿族的姓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以居住地為氏,這與先秦漢姓以居住地地名為氏的情況一樣。以地為氏是滿姓來歷的主要途徑。例如,清開國功臣額亦都,姓鈕鈷祿氏,就是因為其族居住在長白山一處名叫“鈕鈷祿”的地方。據《皇朝通志•氏族略》的資料,滿姓中以地為氏的有如寧古塔氏、巴爾達氏、烏蘇里氏等。
二是以部族為氏。愛新覺羅即以其先祖部族為姓。清初另一大臣費英東姓瓜爾佳氏,其先祖是金代一個有名的部族瓜爾佳。以部族名稱為氏的滿姓還有如那拉氏、完顏氏、溫都氏等。
滿族祭祖
帝王賜姓是為了表彰功績顯赫的大臣,特賜與皇族同姓“覺羅氏”。《皇朝通志•賜姓》記載:清初內大臣吳拜本姓瓜爾佳氏,兵部尚書納木泰本姓舒穆祿氏,一等大臣扈爾汗本姓佟佳氏,這些人都因為戰功顯赫被清太祖努爾哈赤賜姓“覺羅氏”。《清稗類抄》也曾記載:“宗室與人私生子,則不入屬籍,賜姓曰‘覺羅禪’,猶言非正支也。”
滿姓中沿用金、元時代女真人舊姓的雖不多,但也計有三四十姓,有如薩察氏、賽密勒氏、廣佳喇氏、富察氏、卓特氏等。
人口繁衍、子孫分居而派生出姓氏的情況,滿姓中也有。如伊爾根覺羅氏,因人丁興旺,分東西兩村居住,居東者改姓巴雅喇氏,居西者改姓蒙鄂羅氏。
阿爾泰:姓伊爾根覺羅氏
總之,滿族姓氏歷史悠久,數量極多,僅次於我國的漢族。在近現代以後,大量滿族改漢姓也為我國帶來了許多嶄新的漢字姓氏。如圖、德、大、暴、呼、阿肇、西、布等姓氏,都是漢族姓氏中原本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