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阿哥

阿哥這個詞彙在滿語裡,本意是侄子的意思。後來滿清入關建了國後,阿哥指的是“未受封的皇子”。所以阿哥起初是很普通的稱謂,只是後來加入了皇族思想,這才使得這個平凡詞彙變得不平凡。阿哥、阿瑪之稱不是皇族專稱,而是整個滿族所用的稱呼。實際上正式場合的稱呼,都是皇子。比如康熙遺詔裡稱“皇四子胤湛”,就是皇上的四兒子胤禛。滿族人稱呼兒子都是阿哥,女兒都是格格。皇室的女兒是稱公主的,也不是稱格格。格格一詞也是民間用的。至於宗室內部可以這麼稱呼,但是外人絕對不行的做法,是很多影視劇的一個訛傳。

阿哥有級別嗎?

在清代,阿哥沒有級別之分,真正體現出阿哥身份的是在女眷之外,皇家子弟及宗親王室所謂的“十四等爵制”,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宗人府·封爵·封爵等級》所記載,“十四等爵制”定於乾隆十三年(1748年),目的是保證皇親國戚的優厚待遇,顯示他們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另外在俸祿制定上也有不同,避免引起僭越紛爭。清代宗室中從親王到貝子,薪俸歲銀均在1000兩以上;鎮國公以下都在千兩以內,最少的奉恩將軍只有110兩。因此,清代宗室中,血統純正的“阿哥”享有得天獨厚的富貴特權,對於未成年的皇子,清廷依然優渥待之,乾隆時期,對於未成年的皇子,按其應得的俸祿米石,減半賞給,甚至全俸賞給。此外,皇子們還領有莊田及各種賞賜。

清廷沿封努爾哈赤之父顯祖塔克世諸子孫的十二等爵位。順治六年(1649)定:親王一子封親王,餘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餘子封貝勒。自此,始定襲封、降封初例。將世子、長子兩爵,正式列入前定十爵之中,增列為十二爵,此制遵行長達95年。乾隆十三年(1748),始將兩公爵中未入八分者劃分出來,別立不入八分兩爵,合構成十四等封爵。此即:一、和碩親王,二、世子,三、多羅郡王,四、長子,五、多羅貝勒,六、固山貝子,七、奉恩鎮國公,八、奉恩輔國公(以上“奉恩”兩字,乃雍正八年世宗胤禛所加),九、不入八分鎮國公,十、不入八分輔國公,十一、鎮國將軍,十二、輔國將軍,十三、奉國將軍、十四、奉恩將軍。第八爵以上皆入八分,第九爵以下概不入八分。公爵入八分與否,用不同等級固定,一目瞭然。十四等封爵制,沿用至清末。

清代皇子爵位等級

清代在皇子爵位問題上,吸取了明代宗室濫施封爵的教訓,制定了相對嚴格的制度。按有清“賜爵之本意,酬庸為上,展親次之,固有皇子反封貝勒、貝子、公者”,比之前明皇子例必封王要嚴謹得多。清代宗室一共分為十四級,從高到低排序分別是:和碩親王、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郡王長子、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其中的親王世子和郡王長子兩個爵位,由於很多親王、郡王繼承者在承襲爵位之前並沒有受封,所以實際上只有十二個等級。一般來說, 貝子是當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但也有例外,有個別混得比較差的皇子會“淪落”到鎮國公甚至鎮國將軍。清代皇子爵位是可以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功勞的上升慢慢“升級”的。而反過來,清代的皇子爵位也是可以“降級”的,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能上能下”。為了避免皇室宗親積年以後支派繁衍所帶來的無窮麻煩,清廷規定除著名的12家“鐵帽子王”,其爵位可以世襲罔替外,其餘都每一代降一等,直到降至規定最低封爵或閒散宗室。比如睿親王多爾袞是鐵帽子王,他的子孫就可以永遠襲親王的王爵;而如奕劻,爺爺是做過親王的乾隆第十七子永璘,到了他這一代便只襲得了“輔國將軍”這個爵位。但後來因為慈禧器重他,慢慢升成了親王,也就是著名的“慶親王”。

清朝歷代皇子爵位速覽

太祖努爾哈赤有十六子,封親王者四人,三人為鐵帽子王;貝勒五人、鎮國公一人、鎮國將軍三人、輔國將軍一人、奉恩將軍一人,無爵位一人。皇長子褚英,最高爵位是貝勒。皇次子代善,生前封和碩禮親王,是清朝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皇三子阿拜,生前爵位為二等鎮國將軍,死後追封為鎮國公。皇五子莽古爾泰,生前爵位為貝勒,曾經和代善、阿敏、皇太極並稱四大貝勒。後來因罪奪爵,子孫由黃帶子降為紅帶子。皇六子塔拜,生前爵位為三等輔國將軍,死後追封輔國公。皇七子阿巴泰,生前爵位為貝勒,死後追封郡王。皇八子皇太極,清朝的第二位皇帝。皇十子德格類,生前爵位為貝勒,後來因罪奪爵,子孫由黃帶子降為紅帶子。皇十二子阿濟格,生前封和碩英親王,後來因密謀造反,被削爵幽禁賜死。皇十三子賴慕布,生前爵位為奉恩將軍,死後追封輔國公。皇十四子多爾袞,生前封和碩睿親王,死後追封成宗義皇帝(清成宗),後被罷。睿親王也是清朝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皇十五子多鐸,生前封和碩豫親王,豫親王也是清朝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

太宗皇太極有十一子,封親王三人,二人為鐵帽子親王;鎮國公一人,輔國公三人,因夭折無爵位者三人,繼承帝位者一人。皇長子豪格,生前爵位為和碩肅親王。肅親王也是清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之一。皇五子碩塞,生前爵位為和碩承澤親王,後被康熙改為莊親王。莊親王也是清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之一。皇九子福臨,清朝第三位皇帝。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生前封襄親王。

世祖福臨有八子,封親王三人,因幼年夭折無爵位者四人,繼承帝位者一人。皇長子牛鈕,幼年夭折,無爵位。皇二子福全,生前封和碩裕親王。皇三子玄燁,清朝的第三位皇帝。皇五子常寧,生前封和碩恭親王。皇七子隆禧,生前封和碩純親王。從以上統計可以看出,清初的皇子封爵極其凌亂,封王爵者非常少。因為清朝立國之初,努爾哈赤沒有設王爵,當時的貝勒是宗室最高爵位。後來皇太極建清稱帝,才開始設立王爵,並在自己的兄弟之中晉封了一批親王、郡王,如代善晉封為禮親王,阿濟格晉封為武英郡王,多爾袞晉封為睿親王,多鐸晉封為豫親王。此外,皇太極還在自己的皇子之間晉封了一批爵位,如長子豪格晉封為肅親王,四子葉布舒晉封為鎮國將軍,二子和三子早夭,五子碩塞年幼,均沒有獲得爵位。冊封的標準很簡單——就看有沒有軍功。有軍功者封高等爵位,無軍功者只授低階爵位。

聖祖康熙有子二十四人,封親王十一人,其中一人為鐵帽子王;郡王五人,貝勒以及貝子四人,因幼年夭折無爵位者四人。皇長子胤禔,他的爵位只是郡王。後來因為被圈禁,貶為了貝子。皇二子胤礽,康熙朝太子,因圈禁被剝奪所有待遇,臨死前被冊封為理親王。皇四子胤禛,登基前爵位為和碩雍親王,他是清朝皇帝當中,第一個在登基前被封為親王的皇子。皇九子胤禟,爵位為貝子,他是康熙所有兒子中,爵位最低的。並且,他還是清朝入關後,有冊封的皇子中,爵位最低的。皇十三子胤祥,爵位為和碩怡親王,怡親王也是清朝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需要說明的是,胤祥在康熙朝沒有爵位,親王爵位是雍正登基後直接冊封的。皇十四子胤禵,爵位為郡王,皇十六子胤祿,爵位為和碩莊親王。莊親王也是清朝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皇十七子胤禮,生前爵位為和碩果親王,他也是雍正的心腹之一。皇二十四子胤秘,爵位為和碩誠親王,他是和乾隆、弘晝一起冊封的。

世宗雍正有子六人,封親王者兩人,封郡王者一人,無爵位者三人。皇長子弘暉,雍正帝嫡長子,因夭折,生前無爵位。乾隆繼位後,追封大哥為親王。皇三子弘時,生前因不討雍正喜歡,因此無爵位。死後也沒有追封。皇四子弘曆,登基前爵位為和碩寶親王。皇五子弘晝,生前爵位為和碩和親王。皇六子弘瞻,生前爵位為郡王。因為果親王胤禮沒有兒子,弘瞻便過繼給了胤禮,繼承果親王爵位。(襲爵降一等)

高宗乾隆有子十七人,封親王者六人,郡王一人,其餘諸子無爵位。皇長子永璜,生前因不討乾隆喜歡,沒有冊封爵位。嘉慶繼位後,按照慣例,追封大哥為親王。皇四子永珹,生前爵位為郡王。因為康熙十二子胤裪沒有兒子,於是乾隆便把永珹過繼給履親王一脈傳承香火。(襲爵降一等)皇五子永琪,生前爵位為和碩榮親王。他是乾隆兒子當中第一個封王的。皇六子永瑢,生前爵位為和碩質親王。因為康熙二十一子胤禧無子,於是乾隆便把永瑢過繼給慎郡王一脈。永瑢承襲爵位後,最開始只是貝勒(襲爵降一等),但後來乾隆連續給他升爵,便升到了親王。皇十五子永琰,登基前的爵位為和碩嘉親王。皇十七字永璘,生前爵位為和碩慶親王。他原本只是郡王,後來因為病重,嘉慶為了給他沖喜,就冊封為親王。康雍乾時期的皇子封爵,爵位普遍都比較高,除了未封爵的皇子外,絕大多數都是封王爵。

仁宗嘉慶有五子,除長子早年夭折外,其餘四子都是親王。宣宗道光有九子,封親王者三人,其中兩人為鐵帽子王。郡王者兩人,貝勒一人,皇太子一人,因夭折無封爵者兩人。

文宗咸豐有二子,長子夭折,次子同治帝因是獨子,便沒有封爵,按太子培養。穆宗同治,德宗光緒都無子嗣。嘉道時期的皇子爵位,級別也是普遍都很高。有功封親王,無功也是郡王。道光長子奕緯情況比較特殊,他如果不是早早病死,肯定也是親王。

清一代,序齒皇子是97人,其中封親王者36人,郡王9人,貝勒貝子9人,國公5人,鎮國輔國將軍4人,奉國奉恩將軍1人。無爵位者32人。若按時代劃分,清初封爵非常嚴格,無軍功者不可能封王;康雍乾時期,由於逐步進入和平時期,皇子們還要想獲得較高等級的爵位,就不容易了。他們必須靠出身背景、為朝廷辦事的機會,來獲得宗室爵位。比如康熙第九子胤禟,只是一個貝子。他是清朝入關後,有爵位的皇子中,爵位最低的。嘉道時期,封爵開始氾濫。只要是皇子,一律封王。按關係親疏封,親近皇帝的皇子封和碩親王,關係一般的也能熬到郡王。道光第七子奕譞因為親近慈禧,從郡王一路爬到鐵帽子親王。堪稱是清末一景。另外,乾隆是清朝入關後,在皇子封爵方面比較嚴格的一位。從順治開始,未夭折,且沒有封爵的皇子只有四人,其中三人都是乾隆的兒子。而之所以不封爵,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乾隆不喜歡他們。

清代主要有兩種爵位制,一種是宗室的爵位制,也就是愛新覺羅氏的,還有一種就是非室室的爵位制,用於封非愛新覺羅氏的。宗室的爵位制共十二級,如果是女子的話,分為八級,分別是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六品格格。駙馬爺也叫額駙,跟公主相對應。其中固倫的意思是天下的,國家的,和碩的意思是一方,所以固倫公主的封號是要高於和碩公主的,一般用於皇后所生的公主。多羅的意思是禮、道、理,固山的意思是一角。入八分,指享受八種待遇,不入八分,即不享受這種八種待遇。

爵位的世襲有兩種,一種是世襲罔替,鐵帽子王指的就是這種,另外一種就是降等世襲,也就是每繼承一次,就降一次,比如親王的世子變成為郡王,但是降到一定程度,比如親王降到鎮國公,就不再降了,後代就一直世襲鎮國公。公爵以上的是超品,鎮國將軍相當於一品武將,輔國將軍相當於二品武將,奉恩將軍相當於三品武將軍,奉恩將軍相當於四品武將。非宗室的爵位制是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其中伯爵以上是超品,子爵是一品,男爵是二品,後面依次類推。大清的皇子,也就是阿哥,跟明代不一樣,明代,只要是皇子,都會被封為王,而清代完全不一樣,能被封為親王的還是比較少數的,一般來說第一次受封主要是根據他們的母后的地位,還有他們的次序、年紀,再考慮一下他們的能力表現,會被封為郡王、貝勒、貝子不等,當然也有一些會低於貝子,而被封為鎮國公之類的。

清朝十二大鐵帽子王

世襲罔替是清朝的一種爵位繼承製度,即“世襲罔替,配享太廟”的王爵,俗稱鐵帽子王。所謂鐵帽子王就是子孫後代輩輩為王,見了皇帝不參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叫懶王。乾隆皇帝詔定清朝初年的八大鐵帽子王:和碩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和碩鄭親王: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舒爾哈齊六子;和碩禮親王:愛新覺羅代善,努爾哈赤次子;和碩豫親王:愛新覺羅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和碩肅親王:愛新覺羅豪格,皇太極長子;和碩承澤親王(後改為莊親王):愛新覺羅碩塞,皇太極五子;多羅克勤郡王:愛新覺羅嶽託;多羅順承郡王:愛新覺羅勒克德渾,(其中,愛新覺羅嶽託和愛新覺羅勒克德渾是愛新覺羅代善的兒子。)另外,清朝中後期也恩封了幾個鐵帽子王:和碩怡親王:愛新覺羅允祥,康熙帝十三子;和碩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道光帝六子;和碩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道光帝七子;和碩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孫;總共12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清代六大親王

清代六大親王分別為: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時期)、睿親王多爾袞(皇太極時期)、安親王嶽樂(順治時期)、康親王傑書(康熙時期)、怡親王胤祥(雍正時期) 、恭親王奕訢;(咸豐、同治、光緒時期)。

禮親王代善: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二子,生母佟佳氏。代善從小在軍中長大,逐漸成為其父帳下的一員猛將。代善就是在攻打海西女真的戰爭中一舉成名的。他於天命元年被封為貝勒,列四大貝勒之首。從此開始了他一生光輝的軍旅生涯。天命十一年,太祖駕崩,代善與其子嶽託,薩哈廉,推舉太宗皇帝即位,對清初政權的穩定過渡起了重要作用。而後,又大力支援皇太極的中央集權政策,主動放棄與皇帝同座,分理政事的權利。由於代善不可磨滅的戰功,及對皇太極的大力支援,崇德元年,代善被封為和碩禮親王。皇太極死後,代善的兒子碩託,孫子阿達禮因被告發,密謀立多爾袞為帝,代善大義滅親將其處死。順治五年,代善去世,年六十六歲,代善可以說是清代親王中的第一人。

睿親王多爾袞:是清代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歷史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生母是大妃烏拉納拉氏。他的童年很悲慘,生母烏拉納拉氏在太祖死後,被迫殉葬,多爾袞自小就被八哥皇太極收養,多爾袞從小就刻苦學習,尤其對漢族文化非常感興趣。多爾袞的才華很快就顯露出來,深得皇太極的賞識。皇太極初設六部的時候,就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給了他。皇太極死後,多爾袞與其他眾王商議,立皇太極九子福臨即位,對清朝政權的穩定過渡起了重要作用。之後,多爾袞就開始了他逐鹿中原的計劃。順治七年,多爾袞在喀喇城病逝,年三十九歲。死後他曾被尊為皇帝,這也是一些文章稱清朝有十三帝的原因。又過了一些時候,他又由於被告叛逆而被削爵。到了乾隆年間,多爾袞又被平反,重新被稱為和碩睿親王,配享太廟。

安親王嶽樂: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排行第四。是順治,康熙兩朝功勳卓著的親王,為清朝入關後的穩定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順治三年,嶽樂跟隨肅親王豪格征討盤踞四川的張獻忠,率部擊斬了張獻忠,被晉升為貝勒。之後被擢升為安親王。嶽樂與其先輩不同,他是清初改革派的代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鬱郁不得志。康熙帝及時剷除了鰲拜,安親王被重新啟用,封為定遠平寇大將軍,率師討伐吳三桂。不久,吳三桂病逝,嶽樂奉調回京,康熙帝親自赴盧溝橋迎接,對嶽樂大加褒獎。並讓他重回宗人府掌印。 康熙二十七年,嶽樂再度領兵駐防蘇尼特,二十八年死於軍中。

康親王傑書:禮親王代善孫。傑書在順治年間就已被晉升為親王。而他的成名作卻出現在康熙年間。隨著吳三桂和耿精忠的叛亂,康親王傑書脫穎而出,被封為奉命大將軍,率師討伐耿精忠。戰鬥一經打響,康親王的大智大勇便顯露了出來。清軍在他的指揮下屢戰屢勝,收復了很多州縣,大敗叛軍。但是,東南的戰事並沒有結束,康親王馬不停蹄,攜百戰之師橫掃金、廈,將鄭錦殘軍趕回了臺灣,徹底平定了東南各地。傑書凱旋之時,康熙帝親自到盧溝橋迎接,榮譽達到極點。康熙三十六年,康親王傑書病逝。

怡親王胤祥: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他從小就深受康熙皇帝的寵愛,在皇位的爭奪過程中,他始終站在四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一邊,這一切都為他以後的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胤祥不愛財,生活也非常簡樸,曾多次婉言拒絕皇帝的賞賜。胤祥不僅清廉,而且有才。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全面地改造和治理了北京周圍的水系。可惜怡親王剛過不惑之年就匆匆離開了人世,使雍正皇帝如同斷了左右手,悲痛之餘,他親臨祭奠。他下旨,將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以示最大的褒獎。因為康熙帝諸子的名字中都有一個胤字,其他皇子的胤字都改為了允字,現在將怡親王的名字改回,可以體現皇帝對他的重視程度是何等之高。

恭親王奕訢:宣宗道光皇帝的第六子,生母孝靜皇后。恭親王從小聰明過人,文武全才,深得道光皇帝的賞識。但由於缺乏經驗,在皇位的競爭中敗在了咸豐皇帝的手下。老皇帝遺囑,封他為恭親王。咸豐皇帝在位期間,恭親王擔當起了保衛京畿的重任。他善於謀劃,精於用兵,在咸豐五年,打敗了北伐軍,徹底肅清了直隸省的叛黨。咸豐帝去世後,他與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打垮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大臣,全面掌握了中央政權。之後,慈禧太后決定吃掉這個政敵,但恭親王在朝威信很高,加之親信大臣與王室成員的支援,慈禧的計劃終究沒有得逞。同治七年,恭親王打敗了以張宗禹為首的西捻軍隊,再次保住了京師重地。恭親王不僅屢立戰功,還參與了洋務運動。他利用掌管總理衙門之便,全力支援李鴻章,張之洞,丁日昌等地方大員以強兵、富國為口號,學習西方先進科學的強國之舉。這次運動雖然沒有成功,但也算一次大膽的嘗試,併為國家培養了像詹天佑這樣的人才,也扶植起一批民族工業,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1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那個救過張獻忠、李自成,義薄雲天的暴發戶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