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廣東省中山市(原為香山縣)東部的翠亨村,因誕生了偉人孫中山,從而名揚天下。

少年時代有幸接受西方現代教育

孫中山幼年家境貧寒,父親孫達成16歲背井離鄉去澳門鞋店做學徒,為了維持生活,還兼做更夫,一年可得谷幾石,濟補家用。

孫中山能夠接觸外界、走向世界,與其長兄孫眉有巨大關係。孫眉生於1854 年,因家貧只讀了4年書。他慧敏聰穎,體格壯碩, 並且承繼了其父勤勞、善良、正直的秉性。17歲時,給地主家已做了三年長工的孫眉,適值舅父楊文納在檀香山經商有事回國,孫達成託其將孫眉帶往檀香山。

孫眉初到檀香山在華人菜園勞動共11個月。後來,孫眉娶了茂宜島的一個“公主”(土著女子)為妻,這對他經營發展大有裨益。繼1877年向當地政府申請開墾權後幾年之內,孫眉又租得檀香山第三大島——茂宜島濱海之荒地一千幾百英畝,從事畜牧墾殖。並在茄荷蕾埠開設一家商店,銷售各類農牧產品,經營得法因而漸致富裕。他寫信回家,詳細介紹了檀香山的優良習俗,土地肥沃及所經營的農牧及商業都很有發展等等。當時,年齡尚幼的孫中山讀信後,不禁勃然興起航海遠行之志。

由於孫眉經營農牧業成效顯著,並受到夏威夷政府的青睞,於1878年6月回國前得夏威夷政府的特許狀:“多招華人來檀香山大興墾務。”

經過一番艱苦創業,孫眉在檀香山成為最大的華僑資本家,成為人所共知的“茂宜王”。

1879年9月下旬,13歲的孫中山來到美國檀香山,在孫眉的資助下轉入當地貴族中學讀書,每年學雜費總計需美金150元,這在當時是一筆極大的數目,但孫眉毫不吝惜地支付。孫中山正是在這一段求學過程中,“故每課暇,輒與同國同學諸人,相談衷曲,而改良祖國,拯救同群之願,於是乎生。”從一箇舊社會的中國鄉村少年開始向以“天下命”的時代新人轉變。

上書李鴻章失敗,從“良醫”變成“土匪”

孫中山立志救人,所以他由檀香山回香港後進入西醫書院學醫,孫中山矢志救國,故又放棄行醫,走上革命道路。救國救民的強烈愛國主義思想使他終以行醫為入世之媒,從“醫人”走向“醫國”,不願當良醫,願當“土匪”!

孫中山在香港與人合影

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時,孫中山廣交朋友,其中最密切者有鄭士良、陳少白、尤列、楊鶴齡等,而與陳、尤、楊三人常暢談反清之事, 多有非常之舉,為時人所不解,被譏為“四大寇”。

不過,孫中山在書院時的反清思想帶有濃厚的改良色彩,他也認為這段時期“為予革命言論之時代”,權傾一時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是可倚借的人物。

1894年1月,孫中山放棄行醫,關閉他和陳少白合辦的藥房,回到翠亨村埋頭撰寫《上李鴻章書》。經過十幾天的努力,草稿初就,又同陳少白商討修改。2月,孫中山偕陸皓東北上廣州至上海。在上海,他會見了王韜、鄭觀應等,王韜對《上李鴻章書》又作了修改。經王韜引薦,孫中山在天津見到在李鴻章幕下當文官的羅豐祿,並託徐秋畦將上書呈給李鴻章。

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批評了洋務運動只顧裝點門面而捨本求末的形式主義,提出西方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而在於“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能,貨暢其流",希望清政府效法西方列強進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使中國獨立富強。他說:“間嘗統籌全域性,竊以中國之人力財力,而能步武泰西,參行新法,其時不過20年,必能駕歐洲而上之。”在最後一段,他還明確表示希望得到李鴻章的提攜,支援他去法國考察蠶桑新法,以便開發中國的貧窮地區。

為了此次天津之行,孫中山拋棄自己的事業,決心不可謂不大, 對李鴻章的期望不可謂不深,然而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令人大失所望。

上書呈給李鴻章之際,中日戰爭正在進行之中。李鴻章憂心仲仲地在蘆臺督師,看了上書,淡淡地說了一句:“仗打完了以後再見吧!”“聽了這句話,知道沒有辦法”,孫中山“悶悶不樂地回到上海,“所有的希望完全成了泡影”。

上書李鴻章的失敗。使孫中山的思想發生了變化。這年夏秋之季,他和陸皓東“北遊京津”,“深入武漢”,“窺清廷之虛實”,“觀長江之形勢”,認為清政府已經腐敗透頂,無可救藥,自上而下的改良以期救國已屬不可能。此時,清軍慘敗,全國震動,而西太后卻置社稷安危於不顧,挪用海軍軍費大修頤和園,慶祝60大壽。這些深深刺激了孫中山,使他認識到,要挽救中國,振興中華,“和平之方法無可復施。然望治之念愈堅,要求之念愈切。”嚴重的形勢迫使孫中山“積漸而知和平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強迫”。革命,惟有革命才能救中國!

1894年10月初,孫中山前往檀香山,目的是以海外為基地,宣傳革命,組織革命團體,發起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運動。這年11月24日, 在檀香山卑涉銀行華籍經理何寬的寓所舉行了興中會成立大會,到會的有何寬、李昌、宋居仁、鄧蔭南等20餘人,會員按照誓詞宣誓,誓詞是:

聯盟人某省某縣人某某,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倘有貳心,神明鑑察。

這次會議後,相繼入會者有孫眉、楊納德等90餘人,會員共有126人。一系列推翻大清帝制的革命活動由此拉開序幕。

神州萬里從此再無皇帝,孫中山就任民國第一任大總統

從1895年第一次廣州起義起,經過惠州起義(1900年)、萍瀏醴起義(1906年)、潮州黃岡起義(1907年)、惠州七女湖起義(1907年)、 欽州防城起義(1907年)、鎮南關起義(1907年)、欽州起義(1908年), 雲南河口起義(1908年)、第二次廣州起義(1911年),直至1911年10 月10日武昌起義,歷經千難百折,終於以武裝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國。

“十月十日武昌城 ,滿城一片槍炮聲。“1911年 10月10日武昌革命黨人和新軍發動武昌起義。10月11日武昌光復,武漢三鎮全部由革命軍控制,氣象為之一新。

武昌起義的勝利使清政府的統治土崩瓦解,直接守致了中華民國的誕生。從1895年廣 州起到文1911年武昌起義,經過16年的奮鬥,孫中山領導革命黨終於以大炮轟塌了清王王朝封建大廈,實現了自己的夙願。

當武昌城頭響起槍炮聲時,孫中山正在美國。他從報上看到起義的前息,興奮不已,立即奔波於美、英、法等國,向各國呼籲外交和財政支援,11月下旬啟程回國。

1911年12月20日,孫中山自歐返國,抵達香港

12月25日,孫中山從香港抵達上海,受到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作為資產階級革命領袖,孫中山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其地位是大家公認的。回到上海,外間傳聞他曾帶回鉅款,有記者詢問此事,孫中山明確回答:“予不名一錢也,所帶回者革命之精神耳!”的確,孫中山帶回的“革命之精神”一掃上海的妥協論調,民氣為之一振。反對妥協的革命黨人聚集在孫中山周圍,堅持革命統一全國和建立中央政權。29日,各省會議代表在南京選舉總統。

在採用何種政權組織形式的問題上,同盟會內部曾出現分歧。宋教仁主張內閣制,孫中山則主張總統制。黃興贊同孫中山的主張, 多數人贊成總統制。17省45人出席選舉臨時大總統,候選人有三:孫中山、黎元洪、黃興,每省一票。選舉結果,孫中山得16票,黃興得1 票,孫中山依法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他在就職典禮上宣誓:

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隨即公佈《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宣告中華民國的成立。宣言提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任務是:“盡掃專制之流毒,確定共和,以達革命宗旨,完成國民之志願。”接著通電各省廢除陰曆,改用陽曆,並以臨時大總統就職的1月1日(黃帝紀元4609年,即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作為中華民國建元的開始。

內外交困,讓總統寶座於竊國大盜袁世凱

孫中山作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僅在職90天便讓位於袁世凱了。照理說,孫中山擔任總統是眾望所歸,而袁世凱“鉅奸大憝”,居然迫使孫中山讓位於他,其間癥結何在?

袁世凱系當時清廷的內閣總理大臣,大權在握,而且,他又特別擅長玩弄兩面伎倆,使南京臨時政府內部擁袁者大有人在,主張南北妥協的氣氛頗為濃厚,這就給袁世凱最終攫取最高權位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條件。

在革命政權內部,孫中山的威望頗高,但真心實意擁孫為大總統的人卻不多,尤其是那些頭面人物。捲入革命內部的立憲派,以張騫為代表,害怕革命繼續發展將危及自己的既得利益,希望既有武裝又有帝國主義列強作靠山的袁世凱出來維持“秩序”和“治安”,以平息動盪的局勢。

孫中山所信任的胡漢民和汪精衛也力主和議,胡漢民認為“先生於時,亦不能委曲以從眾議”,而這“眾議",即和議妥協於袁世凱;而汪精衛競變節投袁,以“國民黨代表”的身份,無恥地向袁世凱表示擁戴:“中國非共和不可,共和非公促成不可,且非公擔任(總統) 不可。”“世凱之利,亦即革命之利”,而且詰問孫中山:“你不贊成和議,難道是捨不得總統嗎?”嚮往於所謂“睿聖仁強之大人”統治中國的章太炎也看中了袁世凱,視之為未來中國惟一合適的統治者。他極力貶低孫中山,主張“虛大總統以待北方之英”。

連孫中山的左右臂黃興也認為,只要袁世凱肯推翻清室,我們就可給他一個民選的總統。更為痛心的是,袁世凱一打一拉,以打促拉以誘感人,1911年12月20日早8時起南北雙方實現停戰,從這天開始,在漢口英租界開會的各省代表決定,如果袁世凱“反正”,就公舉他為臨時大總統,舉袁為大總統而代替孫中山已成為革命政權內部的主調。

孫中山本人,在思想上對袁世凱的認識也是相當模糊的。早在11月21日孫中山到巴黎後,就發出“隨宜”推黎(元洪)或推袁(世凱)的電報。在初抵國門時也有"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設想。對袁世凱,孫中山是成備與幻想並存的。這些都使他在拒絕南北和議的問題上自相矛盾,從而使其堅定性大打折扣。

在袁世凱戰場與談判桌交替使用、帝國主義列強威脅、南方革命派內部妥協調子的壓力下,再加上孫中山本人的錯誤判斷,孫中山在任臨時大總統時對袁世凱作出"虛位以待”的承諾。在任總統後仍承諾只要“清帝退位,共和既定”,他就願意讓位於袁世凱,並且認為“以功以能,首推袁氏”。待袁世凱反正來歸,孫中山最終交出了大總統之權。

總統不好當,舉步維艱的90天

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任上僅90天。即使這90天,他也未曾真正地使總統的職權完全發揮出來,他不是傀儡總統,而是依自己的實際威望經過選舉合法當選的首任大總統。那為什麼到頭來他只落得個“號令不出百里”呢?

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著實致力於改變舊中國。在臨時政府存在的不到100天裡頒佈了一系列有利於民族大資產階級、有利於中國社會發展的政策法令和革新措施。但從其真正實施並取得成效這一角度來講,這些政策法令和革新措施基本上沒有實際起過作用,因此就出現了只見總統制定法令,卻沒有人執行的的局面。

民國政府當時還處於搖擺未定之中,因此軍事和財政就顯得格外重要。而越是在軍事和財政這樣關係政府存亡的大事上,孫中山越顯得孤單無助,其總統職權也越顯得蒼白無力。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財政極端匱乏,海關為帝國主義列強所把持,鹽稅等被實業總長張謇牢牢控制,各省軍政府又死死截住地方向中央上繳的財政收入,臨時政府根本無法拿出錢來支付日常經費,尤其是軍費。而各地要求經費、軍費的電報紛沓而至,以至於陸軍總長黃興因籌不到軍費而急得吐血。

作為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也曾想方設法籌集資金,但只是一些華僑的募捐,無異於杯水車薪;試圖得到外國政府的支援,也僅僅是幻想;情急之中甚至同西方列強簽訂不平等的借款條約,這不僅沒有解決問題,相反卻使臨時政府的信譽受到嚴重的傷害。

在政治上,孫中山這個總統也是極其“窩囊"的。他想以承認所有不平等條約來換取列強的承認,但一直到他辭職也沒有哪個國家表示承認;對“北方之英”的袁世凱,孫中山不僅未能反對和議,反而還被迫應允和議,直到最後放棄自己的辭職條件,並依“承諾”交出總統大權:就是對於他親手建立起來的同盟會和臨時政府,孫中山也無法左右全域性而致使黨內和政府內部陷入分崩離析、各自為政的狀態。

身為臨時大總統,卻無法使總統之令落到實處,無怪章太炎嘲笑道:“政府號令不出百里,孫公日騎馬上清涼山耳。”這是孫中山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就這樣,革命果實漸為袁世凱所篡奪: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佈退位;15日,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佈就任臨時大總統;4月1日,孫中山宣佈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

總統,這個在民國政府擁有無上權力的職位,就這樣從一個政治家之手轉移到了另一個政治家之手,從開國元勳轉到了竊國大盜手中。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世民與犯官女兒生下一兒子,傻到李世民難以忍受,最終賜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