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口裡的一句話傳了幾千年——當了皇帝想成仙,說的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橫掃六國,席捲天下,統一中國後,建立了秦王朝,實行中央集權制,確定皇權至高無上;地方實行郡縣制,郡縣的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對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等做了統一規定;北修萬里長城,抵禦匈奴;南鑿靈渠,開發嶺南,安定中原,等等。其功績誰也磨滅不了。
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自然要有無邊無際的享受來配套。在享受方面,秦始皇有著天子的正宗氣派。他大興土木,興建起空前規模、空前豪華的阿房宮,把從六國奪來的珠寶藏在裡面,把從六國選來的美女藏在裡邊,天天有歌舞,夜夜換美人。越會享受就越怕老怕死,越怕老怕死就越想既當皇帝又成仙,宮裡養了幾百個術士,今天這個給他獻這樣的長生法,明天那個給他獻那樣的長壽術。被一個術士騙了,手一揮,刀一掄,殺了,又信另一個術士。被另一個術士騙了,手一揮,刀一掄,殺了,再信下一個術士。越殺術士,越對長生不老追求迫切。山東人徐福說,東有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仙山上藏著神仙造的三種神藥,一種不病藥,一種不老藥,一種不死藥,請皇上降旨,讓我在全國選三千童男童女,再造大船三十艘,我帶上童男童女渡海去求仙藥。秦始皇高興極了,徐福咋說咋來。童男童女選好了,船造好了,徐福駕著船優哉遊哉地渡海去了,一去再沒回來。秦始皇又派燕人盧生去峨眉求仙藥,也是眼巴巴地不見盧生回來。秦始皇又連續派韓佟、侯公、石生等人去求仙藥,也許這幾個人找到仙藥自己吃了,自己長生不老去了。這時趙高對秦始皇說,皇上求長生不老藥,派人去東方、南方、北方,偏偏忘了西方。西方有崆峒山,山上有三棵萬年靈芝。廣成子得了一棵,修煉一千二百年得道成仙;赤松子得了一棵,修煉一千二百年得道成仙;黃帝去找第三棵,可惜他凡心太重沒有找到。皇上您一統天下,功勞蓋世,又一心求仙,虔誠至極,這第三棵靈芝分明是留給您的。
秦始皇一聽大喜,便下令帶十萬兵馬、三萬旌旗、一萬車乘、三千後宮,要去崆峒山尋靈芝。丞相李斯忙奏道,皇上去崆峒山尋靈芝固然該去,但不可這樣興師動眾,崆峒山是一座清靜的仙山,去的人馬過多,恐怕濁氣汙了仙山,而皇上是天下萬民的皇上,這次去,既不可興師動眾,也不可車馬冷落。
秦始皇便改令,一萬兵馬、三千旌旗、一千車乘,至於後宮,想來想去,說這往返得半月,就帶三十個吧。一行車馬浩浩蕩蕩走了三天,來到崆峒山下。西邊的天上掛滿了美麗的晚霞,映得天宇輝煌無比,秦始皇見天象吉祥,心中大喜,就要上山,李斯擋住說:“這時不能上山。拜神山定要選好時辰,皇上今晚在山下住一宿,焚香沐浴,要身子乾淨,心境平舒,不能有嬪妃陪睡。明天一早,日出東方,紫陽直照,辰時末、已時頭是吉時,可以上山。”
山下住一宿也好,心要誠,焚香沐浴必須進行,只是不能有嬪妃陪睡,這李斯不知找的啥根據。秦始皇心裡有些不情願,但一想到明天要找萬年靈芝,就只好一個人睡下。可是翻過來掉過去睡不著,熬過了前半夜,熬不過後半夜,心想,我是萬乘之尊,來到崆峒山,天都降祥雲,我怕什麼?於是就叫嬪妃,可叫誰呢?三十個嬪妃多半叫不上名字,便叫了一聲:“都來伴駕!”三十個嬪妃像專等這句話似的,應著聲呼啦啦擁過來,又是媚態又是嬌音,氣氛活躍得不得了。
第二天上山前,李斯早已傳令,一萬士兵不掌旗,不帶刀,都先到涇河邊把臉再洗一遍,把手再洗一遍。
秦始皇沒帶嬪妃宮女,只帶著一萬土兵上了山,上山後士兵就分佈開遍山尋找靈芝。從早上到下午,還沒找到靈芝,這時,雷聲峰上突然湧起團團黑雲,黑雲三翻兩滾,就是電閃雷鳴。雷聲剛過,一個火團從天上直落下來,火光沖天,地顫樹搖。後來地不顫了,樹不搖了,火光消失了,天上的烏雲也消失了,又是晴朗朗的天,崆峒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平靜。
這時有人來報,說剛才從天上落下一塊隕石,落在中臺的平地上。秦始皇在李斯的陪同下趕忙去看,走近隕石,還熱得炙人,隕石至少有五分之二砸進了地裡,露在地面上的隕石上好像有四個字,李斯一看,嚇得魂飛魄散,這四個字的字型是他發明的小篆,秦始皇一看,臉色“唰”地一下由紅潤變得蠟黃,又“唰”地一下由蠟黃變成蒼白,那四個字是——祖龍當歸。
秦始皇回到咸陽的第二年夏天就死了。祖龍是秦始皇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