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推恩令”是漢武帝時期所採用的削藩政策,名為“推恩”,實為“削地”。因為推恩令規定,諸侯王死後,其封地不準只由嫡長子繼承,而是諸子都要裂土封侯。如此一來,跨郡兼州的大諸侯國就會被逐漸分割成若干個小諸侯國,完全喪失了對中央政權的威脅。漢朝的實踐證明,“推恩令”是解決藩王問題的有效手段。

大明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了著名的靖難之役。4年後(建文四年),燕王朱棣絕地翻盤,殺入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蹤,留下千古謎題。

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一,趕走了建文帝,登基稱帝為永樂大帝!

事後反思靖難之役時,很多人都認為,都怪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太激進,太魯莽了。如果建文帝肯學習漢武帝的“推恩令”,可能會兵不血刃地解決藩王問題。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實際上,在建文帝剛準備削藩之初,中央朝廷內部就開始了要不要效仿“推恩令”的爭論。例如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戶部侍郎卓敬等一眾大臣,都主張效仿推恩令,慢慢削藩,而兵部尚書齊泰和太常寺卿黃子澄則主張快刀斬亂麻,直接削藩。

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主張立即削藩!

對於這兩種爭論的結果,咱們都知道,建文帝最終採取了齊泰和黃子澄的直接削藩建議,那麼為什麼建文帝不選擇漢朝時期行之有效的推恩令,反而非要鋌而走險地直接削藩呢?

在我看來,這或許一方面源於建文帝的自信,另一方面,建文帝也有不得不放棄推恩令的苦衷。

為什麼建文帝沒有采用推恩令,反而要直接削藩呢?

一、明代的藩王制度——削弱版的諸侯王制度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漢代的諸侯王與明代的藩王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實際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制度。

漢代的諸侯王接受漢朝皇帝的冊封后,會回到自己的封地,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在這個王國裡,諸侯王擁有軍事權、財政權、人事權等各種權力。

諸侯王的王國與漢朝相比,除了綜合實力略弱以外,其他並無二致,可謂是標準的“國中之國”。在這種情況下,漢朝的諸侯王具有相當強大的實力,甚至有可能對漢朝中央構成嚴重威脅。

漢代的諸侯王是標準的“國中之國”,具有相當強的實力!

而明代的藩王制度卻與之大不相同。昔日明太祖朱元璋在分封諸子為藩王時,為了防止他們擁兵作亂,就曾明確提出“分封而不賜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這三句話的意思是:明代的藩王雖然有自己的封地,但並不直接管理封地上的百姓,也不直接插手封地的日常行政工作。

明朝藩王無法插手民政,也就意味著無法截留地方財政;無法截留地方財政,也就意味著無法蓄養大規模的軍隊(最多供養數百家丁);沒有軍隊的藩王也就如同無牙之虎,並無太大威脅(藩王手裡的軍隊只在戰時才由藩王指揮,平時由朝廷供養)。

明代的藩王不得插手民政,無法截留地方財政,難以蓄養軍隊!

也就是說明朝的藩王自分封之初,就已經如同被“推恩令”削弱了一遍似的。他們只是享有王位待遇的藩王,而不是享有封地所有權的諸侯王。

正是這種已經被“削弱”了一遍的藩王制度給了建文帝極大的自信。他認為既然其祖父朱元璋在分封藩王之初,就已經拔掉了藩王們的爪牙,那麼他自然可以更簡單粗暴地解決藩王問題了。殊不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還是大意了。

明代的藩王制度相當於“削弱版”的諸侯王制度,這使得建文帝有自信可以直接削藩!

二、建文帝沒有耐心和能力去實行推恩令

“推恩令”號稱中國歷史上“三大陽謀”之一,所謂陽謀,就是指哪怕你看出來了這是個殺人不見血的計謀,也不得不主動往裡跳。其他兩個陽謀是“圍魏救趙”和“金刀計”。

作為陽謀,推恩令有其霸道之處,但也有缺陷,那就是過於直白露骨,幾乎是個人,都能看出這是個削弱藩王的計謀。明代的藩王也不例外,只要建文帝敢實行推恩令,那麼其叔父們往往立即就能發現這實際上是在削藩。

推恩令是一個陽謀,很容易被人看出實際目的!

當年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就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中央朝廷已經先對地方諸侯保持了絕對力量壓制,然後才大規模推行“推恩令”。否則以推恩令這樣一個如此淺顯易懂的計策,很容易招致諸侯王的反感而起兵造反。

漢武帝當年就是在其父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而後大規模削地、削權的基礎上,才得以毫無壓力地實行了推恩令。

漢武帝當年能順利實行推恩令,多虧了其父漢景帝打下的良好基礎!

另外,實行推恩令是一個大工程,是一個非常考驗君主耐心和帝王術的過程。也就是說在實行“推恩令”期間,皇帝必須密切觀察藩王們的動向,既要威迫,又要安撫,恩威並施,打一棍子給個甜棗,這樣挑撥分化、反覆拉扯下,才能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然而建文帝所面臨的的局勢是自己剛剛繼位,還未形成完全依附於自己的皇權勢力,而他的對手,以燕王朱棣為代表的藩王們卻素有人脈,這導致建文帝沒有自信、也沒有耐心以“推恩令”的方式來慢慢削弱藩王們。

建文帝沒有自信,也沒有耐心採用推恩令!

三、明初缺乏削藩的政治氛圍

眾所周知,西漢王朝自漢高祖劉邦,開始大封諸侯王以鎮撫地方,早年分封的是異姓諸侯王,很快就被劉邦以各種理由一一剷除了,僅保留了一個實力非常弱小的長沙國。

後來又大封同姓諸侯王,但可惜自家人也不一定靠譜,劉氏諸侯王覬覦帝位者比比皆是。所以西漢王朝除了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以外,後面歷朝歷代的漢家皇帝都是秉持削藩思想,只不過削藩力度有所差別而已。

在皇帝的削藩思想下,西漢王朝形成了濃郁的削藩氛圍,幾乎所有文臣武將都在為皇帝的削藩思想去出謀劃策。在這種政治氛圍下,漢朝皇帝削藩可謂是一呼百應,群策群力,辦起事來也是事半功倍,立竿見影。

西漢王朝有著濃郁的削藩氛圍,其削藩主張也是一呼百應,群策群力!

反觀明朝則不然,明太祖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他一方面為了後世子孫的榮華富貴,另一方面為了鎮撫地方,對於藩王制度一向是大力扶持的。尤其是為了防範蒙古襲擾,明太祖對於鎮守北方的藩王一直是大力扶持,可謂是要錢給錢,要糧給糧。

在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扶持和信任下,明代的藩王制度被視為一項“正確的國策”,此後一直到建文帝繼位之前,明朝君臣上下從未動過削藩的念頭。藩王勢力也因此一直處於穩步增強的狀態,甚至發展到後來,部分藩王的力量聯合在一起,幾乎能與中央朝廷相抗衡。

明代的藩王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創,一直被視為“正確的國策”!

在普遍缺乏削藩氛圍的建文時期,年輕的建文帝想一勞永逸地解決藩王問題,這一想法一經提出,手下大臣們很快就陷入了思想分裂的局面。

有的大臣固守先帝政策,認為藩王制度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所定的制度,是“祖宗之法”不到萬不得已,不可更改;有的大臣認為建文時期的藩王還算安分守己,並無造反實據,此時直接削藩無異於“帝逼王反”、“侄逼叔反”;還有的大臣認為應該削藩,但主張採取“推恩令”式地慢慢削弱策略;還有的大臣認為早就應該快刀斬亂麻,直接削藩等等。

建文帝貿然提出削藩主張,造成手下大臣思想分裂!

在削藩思想尚未統一時期,年輕的建文帝提出削藩主張後,不僅無法做到群策群力,君臣同心,而且還很容易受到其他大臣的影響,進而改變削藩政策。

例如當燕王朱棣明目張膽地起兵造反後,這本來是絕佳的處死理由,但建文帝還被一些大臣勸動,頒佈了一個“毋使朕負殺叔父之名”的詔令。不難想象,這個詔令大機率是那些非堅決主張削藩的大臣的建議。

靖難之役爆發後,建文帝還頒佈了一個“毋使朕負殺叔父之名”的詔令!

建文帝一方面力主直接削藩,另一方面又對起兵造反的燕王朱棣網開一面,這種自相矛盾的政令一方面反映了建文帝的婦人之仁,但另一方面其實很好地反映了建文帝手下一幫文臣武將的思想分裂。

建文帝貿然提出削藩主張,導致手下大臣們思想分裂,而大臣們分裂的思想又反過來深刻地影響到了年輕的建文帝,使得建文帝屢屢決策失誤,錯失好局。而燕王朱棣手下一幫謀士武將則與之相反,自造反之日起就同心協力,全體抱著造反到底的意志,所以才最終絕地翻盤,入主南京。

大臣們分裂的思想反過來深刻地影響了建文帝,使得其屢屢決策失誤!

結語

總而言之,透過縱觀明朝初期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建文帝之所以沒有采取推恩令來解決藩王問題,其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明代的藩王制度和漢代的諸侯王制度相比,相當於已經被“推恩令”削弱了一遍,這使得建文帝有信心可以直接削藩。

第二,以“推恩令”的方式慢慢解決藩王問題,是一個非常考驗君主耐心和帝王術的工程,需要恩威並施,胡蘿蔔加棒子。但年輕的建文帝沒有自信能很好地處理這一問題,所以他選擇了簡單粗暴的直接削藩策略。

第三,明代的藩王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創,一向被視為“正確的國策”,此後直到建文帝繼位,中央朝廷都沒有形成濃郁的削藩氛圍。

年輕的建文帝在缺乏削藩氛圍的時候,貿然提出削藩主張,很快就導致手下文臣武將的思想分裂。而這種思想分裂又反過來深刻地影響了建文帝的決策,使得他在關鍵時刻決策失誤,進而錯失好局,徹底失敗。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時間軸:如果那些歷史大事件都在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