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慈安、慈禧,晚清最有名的兩位皇太后。

在我們固有的印象中,慈安、慈禧性格大相徑庭:東宮太后慈安識大體、寬容。西宮太后慈禧幹練、工於心計。

《清宮遺聞》就記載“東宮優於德,西宮優於才”。

可是,人無完人,在“德”這方面,慈安真的無可挑剔嗎?不,在給自己修建陵寢這件事情上,慈安的“德”有不小的瑕疵!

慈禧陵太奢華?慈安也不“省油”

在清東陵咸豐皇帝的定陵東邊,我們可以看到兩座規制完全一樣的皇后陵並列而立。一座是慈安的普祥峪定東陵,一座是慈禧的菩陀峪定東陵。

並列而建的定東陵,左為慈安陵,又為慈禧陵

這兩座陵最初規劃於同治初年。那時候清政府剛經歷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正是國庫空虛之際。作為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在修陵這件事上,自然應該本著“節約”的態度。

這時候,有大臣先後出了三個方案:

方案一:仿照道光帝的孝靜皇后,把陵建在道光妃子陵裡那樣,把兩位太后的陵建在咸豐皇帝的妃子陵裡,細節上顯示出皇后規格,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節省開支。

道光帝的孝靜皇后,恭親王之母,咸豐養母,沒有單獨建陵,而是將妃陵改建為皇后陵,與妃子葬在一個園寢。

方案二:仿照康熙帝愨惠皇貴妃、惇怡皇貴妃,在一座陵裡修兩座地宮。也就是說,只建一座皇后陵,在這座皇后陵裡分別給兩位太后建地宮,即所謂的“同陵不同穴”。這種會比方案一花費高。

景陵雙妃園寢,內葬惇怡、愨惠兩位皇貴妃,同陵不同穴

方案三:給兩位皇太后各建一座皇后陵,即所謂的“兩座陵”。這是最耗財力的一種方案。

最後,兩宮太后選擇了耗資最大的“兩座陵”方案。這是兩宮太后一起達成的。

總體規劃如此,那麼在陵寢修建的細節上,慈安是什麼態度呢?和慈禧一樣“放縱”。

我們知道,慈禧陵裡有一項逾越祖制的設計,就是其丹陛石上著名的“龍壓鳳”圖案。而這個設計,竟然也出現在慈安陵的丹陛石上。

慈安陵、慈禧陵的丹陛石上都有“鳳壓龍”圖案

另外,慈禧陵建了只有皇帝陵才會建的建築:啞巴院。慈安陵裡照樣有這種建築。要知道,連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的泰東陵,都沒建這種建築。

圖中所示月牙形區域即為啞巴院,由於兩宮太后的啞巴院比較小,有專家稱其為“小啞巴院”

到光緒五年(1879年)兩宮太后的陵寢竣工,均耗費200多萬兩白銀。不可思議的是,慈安陵因為要修建與咸豐定陵相接的“神道”等特殊建築,還比慈禧陵多花了幾十萬兩白銀!

不管是對陵寢整體的規劃,還是對陵寢細節的逾制,慈安都採取了和慈禧“沆瀣一氣”的態度。為什麼這麼說得這麼嚴重,請往下看。

慈禧一味逾制的時候,慈安在幹什麼

剛才我們說到同治初年,有大臣們給兩宮太后先後提了三個修陵方案。第一個最為節省的方案,是恭親王奕訢提的。第二個、第三個比較浪費的方案,是醇親王奕譞提的。這哥倆性格大為不同,奕訢一秉大公,很多意見以時局為重;奕譞明哲保身,經常屈服於慈禧的淫威。

當奕訢的合理方案提出來之後,要強的慈禧先憋不住了,一口PASS這個方案。此時,不管是宗法地位、還是在大臣心中的威望都要勝過慈禧的慈安,有理由對此事進行商榷,支援恭親王的方案。一則奕訢本著“時局艱難,能省則省”的原則,無可挑剔,二則奕訢在與慈禧爭辯中處於弱勢時,慈安向來是他的強有力後盾。而這回這個“後盾”卻絲毫沒有支援自己正確主張的意思。直到最後敲定了最為浪費的“方案三”。

對那些違背祖制的陵寢設計,慈安又是什麼態度呢?

答案是:默許。

兩位太后對自己陵寢的事兒非常上心。從同治十二年(1873年)兩宮太后的陵寢破土動工,到光緒五年(1879年)兩座陵寢同時完工,這中間不過六年的時間,慈安竟然先後兩次跟著慈禧,到清東陵去檢查自己的陵寢工程進度。“龍壓鳳”的丹陛石,以及只有皇帝才能建的“啞巴院”,慈安看到這些逾越祖制的設計之後,並未提出什麼異議。

因此,在修建陵寢這件事上,慈安是有汙點的。

慈安是否沒能力管制慈禧

這裡我們就要有所質疑了,慈禧跋扈、強勢,慈安在陵寢上的這些“汙點”,是否是被迫的,是否反映了慈安沒能力管制慈禧?我們可以看一下兩宮太后在一些大事上的表現:

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寵幸的安德海,打著給同治帝大婚置辦服飾的旗號,出宮一路招搖過市,結果在山東被巡撫丁寶楨扣押。在慈安的授意及支援下,同治帝傳旨丁寶楨,硬是在山東將這個慈禧的心腹太監給殺了。

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帝選秀立後。同治帝在慈安的支援下,選擇了蒙古旗出身的阿魯特氏,而沒有選擇慈禧極為中意的富察氏。

殺心腹、定兒子的後位,這種大事的重要程度毫不遜色於修陵。而慈安都能以對慈禧壓倒性的優勢拍板,卻在修陵事件上沒有做出任何合理的表態,說是受慈禧逼迫,實在牽強。

因此,我們有證據、也有理由去質疑,慈安並非完全“優於德”,她有自己的私心,在修陵寢這件事上,她的汙點是抹不掉的。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江蘇一塊古碑,為明朝第一案提供新證:朱允炆果真沒有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