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克號出擊》一書在20世紀80年代初風靡日本,作者是久留島龍夫,虛構了一個“第三次世界大戰”。內容大體如下:
1983年蘇軍悍然南下。日本堅持對華提供戰略物資,蘇聯對東京下了“最後通牒”。日本拒絕蘇聯的無理要求,眼看蘇軍就準備發動對日戰爭,東京方面向美國求援,但美日之間的貿易摩擦所導致的尖銳矛盾導致華盛頓拒絕履行“美日安保條約”,反而指責日本違反中立原則。遭到蘇聯攻擊後,東京被迫投降。美國拒絕援日,反而承認蘇聯控制下的傀儡。“官房長官”大島實逃到上海周家鎮建立日本流亡政權,在獲得東道主幫助下,組織起5個師的軍隊。
蘇聯人並不信任在自衛隊基礎上改編的20萬“日本治安軍”,因此又拼湊起“日版克格勃”。蘇聯把工業發達的日本變成自己的後勤基地,三菱重工大批量生產T-72坦克,橫須賀為蘇軍修理艦船。由於實行公有制,導致生產積極性為0,商品奇缺,物價飛漲。告密開始流行,妻子為了3公斤肉票就能出賣丈夫。
依靠瑞典提供的43型潛艇和全套技術,“解放軍”重創了蘇聯的海上運輸船隊。接著,美國軍火商提供精確制導炮彈,瑞士出售自行高射機關炮,英國和德國則幫忙改進坦克。依靠這些先進武器,“解放軍”成功剿滅玉田和秦皇島方向的蘇軍,收復山海關。
令蘇聯備受打擊的是1986年9月15日伊朗親蘇政權被推翻。深陷東亞戰場的莫斯科無法抽調足夠的力量進行鎮壓。蘇聯航母“斯摩稜斯克號”撤離波斯灣後,美國最大的顧慮也隨之消失。
蘇軍在蒙疆、東北和華北戰場已經死傷200多萬人,蘇聯國內產生了厭戰情緒。可由於擔心對手在西南山區儲存的核導,蘇軍也不敢使用戰術核武。農業主產區東歐與中亞遭遇的天災成為最後一根稻草,小麥欠收30%令加盟共和國的離心傾向開始顯露。烏克蘭爆發了民族大起義,打出“不能讓克里姆林宮吃到一粒小麥”的口號。
蘇聯內外交困。另一邊,“美國總統”霍利決定對蘇採取強硬手段。包括“愛國者”、氣墊掃雷艇、M1坦克在內的美製武器源源不斷運到上海。獲得強援的日本流亡政府有了底氣,還拒絕了“解放軍”登陸日本與蘇軍作戰的要求。
解放日本的戰爭由美軍“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在符拉迪沃斯託克外海打響,3枚魚叉式反艦導彈擊沉蘇聯最先進的卡拉型巡洋艦。蘇聯試圖進行報復,但摧毀美國偵察及通訊衛星的任務失敗。
美軍85架F-111戰鬥轟炸機從沖繩起飛,轟炸日本關東地區的蘇軍基地和工廠設施。與此同時,坦克大會戰在錦州展開,結果蘇軍慘敗。東北地區的鐵路也被游擊隊破壞。
而裝備了T-80型坦克和蘇-21型戰機的蘇軍士氣有所恢復,在大虎山布好了防禦線。但蘇軍沒有料到的是,對手獲得了美國研製的氣體炸彈。防線在一天之內被突破,接著沈Sunny復。
壞訊息接踵而來,堪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軍港遭到美軍攻擊,美軍以5艘航母為核心的登陸艦隊隨之攻克了這裡。蘇軍核潛艇失去了在遠東的基地。
在美軍2艘航母、12艘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和16艘佩裡級導彈護衛艦的保護下,日本流亡政權首批3個師的兵力從上海啟程。蘇軍3艘攻擊型核潛艇沿途伏擊,日本12艘登陸艦沉沒,吞噬了大約5000條生命。不過日本流亡政權依然在南九州成功登陸。
蘇軍與美日軍隊展開激烈攻防之際,戰局又發生變化。收復瀋陽後,“解放軍”經由吉林、圖們江、從符拉迪沃斯託克的西面向蘇聯遠東領土施壓,蘇軍腹背受敵,不得已放棄了增援九州島,任憑美日軍隊佔領。
日本地下抵抗者也活躍起來,炸燬了蘇軍在日本最大的軍火庫,12萬噸彈藥化為灰燼。軍用通訊網也遭到破壞而中斷。
美軍“企業號”航母在伊豆半島南端海域被蘇軍反艦導彈擊中,而蘇軍“明斯克號”航母則在佐渡島西北被美軍擊沉。
日本治安軍此時雖然是傀儡軍隊,但也拒絕蘇聯人的調遣。作為“日版克格勃”的武裝力量被頂到前線,卻不堪一擊。美日軍隊在關東地區成功上岸,經過慘烈的巷戰,重新奪回了東京。被蘇軍佔領近3年的日本又重新獲得部分獨立。
該書作於80年代,雖然都是虛構,但也契合當時的國際大背景。彼時正值“中日蜜月期”,作者顯然受到這種友好氣氛的影響,而當年面對蘇聯的威脅,兩國也的確結成了一種類似準同盟的關係。就像南韓被日本殖民之後跑到上海建立流亡政權一樣,日本也選擇了“東方巴黎”作為復國的基地。當然,作者掩飾不住當年日本對華的優越感,對華援助在那時的日本人看來既是恩賜又是贖罪。其次是日本對美國根深蒂固的不信任與無法擺脫的依賴感相互交織。美國出賣了日本,但最後拯救日本的還是美國。
這本書其實到放到今天來看依然比較有意思。現在的日本不是一個正常國家,之前的經濟奇蹟和榮光掩飾了這個事實。作為非主流的日本對大國的感覺仍舊複雜。美國為日本提供保護,同時也把日本當成提款機,東京方面當然是又敬又恨。對俄羅斯,日本有“奪土之仇”,同時又覬覦遠東的資源,但又無法動用武力,因此只能處於被動。至於正在崛起的鄰居,則是日本既不願面對又不得不努力去適應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登上“出雲號”,那個始終徘徊在列島上的幽靈又蠢蠢欲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