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車望幸,“羊車”原來和羊沒有什麼關係!
要說起歷史上的荒唐皇帝,晉朝的開國君主司馬炎大概要算一個。司馬炎滅吳以後,越來越怠惰政事,荒淫無度,他將孫皓後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後宮,於是司馬炎的後宮粉黛過萬數,每天晚上要臨幸哪個妃子成為一個讓他十分頭疼的問題。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坐著羊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寵幸嬪妃。宮人便想出了一個應對的法子,把竹枝插在門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就會停下來吃竹葉。這便留下了一個典故——“羊車望幸”。
羊車不止在《晉書》裡有記載,《南史》中潘淑妃也以此獲得寵幸。潘淑妃是宋文帝劉義隆寵妃。潘氏最初以美色入選後宮,但始終沒有機會得到皇帝的寵幸,宋文帝也有駕羊車巡幸後宮的習慣,潘氏便先將褰帷裝飾一番,並在宮門外的地上灑上鹹水。宋文帝每次經過潘氏這裡,羊都會停下舔地而不前進。宋文帝說:“羊都會為你而徘徊不前,更何況人呢。"從此對潘氏寵愛非常。
羊車因為這樣的緣故,便被打上了宮怨的標籤,常常出現在後人的詩詞中,例如“又是羊車過也,月明花落黃昏”,“紫簫低遠,翠翹明滅,隱隱羊車度”,“春風鸞鏡愁中影,明月羊車夢裡聲”,“遊絲不繫羊車住,倩何人傳語青禽”等等。那麼,羊車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車呢?我們想當然地認為是羊拉的車。
事實上羊車是古代一種裝飾精美的車子。《隋書·禮儀志五》記載羊車:
“其制如軺車,金寶飾,紫錦幰,朱絲網。馭童二十人,皆兩鬟髻,服青衣,取年十四五者為,謂之羊車小史。駕以果下馬,其大如羊。"
“羊車,一名輦,其上如軺。小兒衣青布袴褶,五辮髻,數人引之,時名羊車小史。 漢氏或以人牽,或駕果下馬。梁貴賤通得乘之,名曰牽子。”
原來羊車並非羊拉車,而是一種身材矮小的馬,被稱為果下馬,意思是這種馬可以在果樹下通行。果下馬是罕見的馬匹,而且它很勤勞,不惜力、健行且善走滑坡, 據《羅定志》記載,"果下馬,出德慶之瀧水者","乘之可於果樹下行";"有種馬中偶然產之,不可多得,故其價甚貴"。由此,我們似乎理解了皇帝所乘的羊車應該是果下馬拉的車,這樣才和皇帝尊貴且奢侈的身份相吻合。《釋名·釋車》:“羊車。羊,祥也;祥,善也。善飾之車。"古代羊有吉祥之意,果下馬大小和羊相似,因此這種車被稱為“羊車”。
衛玠是魏晉時期的美男子,從小看著就風神秀異,他的舅舅驃騎將軍王濟也是俊爽有風姿的男兒,可是每次見到衛玠,都會感慨:"珠玉在側,覺我形穢。"《晉書.衛玠傳》記載,“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可見,羊車是當時很時髦的交通工具,或者用果下馬駕車,或者用十四五歲的兒童,也就是羊車小史步挽。
《紅樓夢》裡也提到了步挽車。中秋夜宴後,尤氏從榮國府回到寧國府,"尤氏大車上也不用牲口,只用七八個小廝挽環拽輪,輕輕地便推拽過這邊階磯上來。"
總之,羊車並非羊拉的車,之所以稱作“羊車”,是因為羊通祥,取吉祥之意。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