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說起淮海戰役中最慘烈的戰鬥,一般人都會想起華野7縱和黃維18軍“老虎團”爭奪大王莊的戰鬥。其實,在淮海大地上,同樣以鮮血澆灌出勝利之花的又何止大王莊一地。筆者手中就有一張當年的照片,上方的題字表明,這是中野11縱33旅15團2營於1949年2月4日在山東單縣王莊為紀念淮海戰役勝利結束的合影。細看之下就會發現,雖然標明了是“全體人員”,但照片上只有120多人,而當時野戰軍的一個步兵營滿員應該有400人。之所以人數相差這麼大,並不是戰役期間連續作戰沒有補充,而只是因為一次名不見經傳的後劉園之戰。為攻克一個在地圖上都不容易找到的小村子,2營付出了重大犧牲。時任2營教導員、解放後長期從事航空科研工作的譚克煜同志,在60多年後都還記得這個讓他終身難忘的小村莊。

1949年2月4日,15團2營全體人員在單縣王莊的合影

1948年11月30日,淮海戰役進入最關鍵的階段。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率三個兵團,放棄徐州,沿徐州至永城公路向西南撤退。但這一切完全在我軍的掌控之中,華野、中野所部馬上開展平行追擊。從徐州逃出的第二天,國民黨30萬人馬就被我軍切斷了去路,被包集在陳官莊、青龍集和李石林之間的狹小地區。原本部署在徐州以南、擔負阻擊徐州之敵南逃任務的15團,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參戰的。

15團先是趕到包圍圈西北,然後又接令向南運動,繞到位於包圍圈東北方向的後劉園和荒莊兩個村,監視和防止敵人突圍。其中,1營駐守後劉園,2營駐守荒莊。但就在1營進駐當晚,逃跑心切的敵人就向他們發起了進攻。後劉園村的位置恰好是我軍陣地突出的一個犄角,三個方向都面對敵人,加上我軍當天下午遠道趕來,還沒來得及構築工事。1營雖然積極組織抵抗,但最後還是丟掉了陣地。我軍立足未穩,加之地形不利,面對的又是李彌裝備精良的新八軍,難以輕鬆奪回。因此,我軍退到後劉園村外,沿著村子外圍開始修戰壕、做掩體,戰壕頂上用門板堆土作為頂蓋,就這樣構築起好幾層新的陣地,一直延伸到敵人據守的村子旁邊,把敵人圍得嚴嚴實實。

經典的淮海戰役舊照,前景中的美式榴彈炮和背景中的美式卡車,表明這已經是一場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戰爭。

我軍嚴陣以待、圍而不打,一圍就是一個多月。敵人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見突圍無望,軍心日漸不穩。一直到1949年1月6日,上級才下達了對杜聿明指揮下的邱、李、孫三個兵團進行最後總攻擊的命令,由15團2營擔任主攻後劉園的任務。在此前一週,2營已經趁夜暗條件,在野地裡開挖進攻時使用的交通壕,一直挖到離敵陣地前沿僅200多米的地方。時值隆冬,地凍得鐵硬,戰士們開動腦筋,先設法挖出一個深坑,深達凍土層以下,再在凍土下面往橫向挖,挖出一段土洞後,最後把頂蓋的凍土層用十字鎬打碎,才顯出壕溝的模樣。但當時誰也沒想到,這些本來是方便進攻開始後迅速接敵的準備工作,卻在戰時起了更大的作用。

考慮到敵人陣地工事縱橫、火力配備較強的情況,上級還特地派來華東野戰軍特縱炮兵3團3連,支援2營步兵攻打後劉園的戰鬥。戰鬥開始前,華野炮兵觀察員多次到2營陣地前沿觀察敵情,炮兵們還把大炮推進到距守敵前沿500米左右處,準備戰鬥開始後進行抵近射擊,以徹底摧毀守敵工事。2營的戰士們看到這些情景,戰鬥情緒更加高漲,大家都懷著必勝的信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因此滋生了驕傲輕敵的思想。

當時針指向6日下午4時整,我軍總攻開始。數十門各種口徑的榴彈炮、野炮、迫擊炮一齊向敵人陣地射擊。後劉園村也頓時火光閃閃,先後爆開幾十條煙柱。炮擊開始不久,村裡就濃煙滾滾,房舍吐出了火舌。而敵人陣地卻像啞巴一樣,一點動靜也沒有。2營的戰士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都非常興奮,恨不得立即投入戰鬥。這時,後劉園西南方向的兄弟部隊已經發起衝鋒。聽見衝鋒號響,4連的指戰員再也按捺不住,率先躍出交通壕,向著敵人陣地衝過去。5連、6連見4連已經行動,也爭先恐後開始出擊。

淮海戰役之前,我軍已在各大戰場繳獲了相當數量的火炮,但在運用特別是步炮協同方面還明顯缺乏經驗。

就在大家跑出五六十米,最前面的戰士已經跑到空地中間時,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死蛇一樣的敵人工事突然復活了,輕重機槍、卡賓槍、衝鋒槍組成的三層火力網一齊開動,像颳風一樣向我軍射來。由於地形開闊、無遮無掩,衝上去的戰士們立刻被打倒了一片。倖存的人趕緊跳入交通壕,和敵人開始對射,但在敵人的密集火力下也很難抬起頭來,一時間形成了對峙狀態。

兩軍陣地之間的開闊地上,被打倒的戰士或死或傷,血淋淋地躺倒一地,重傷員時斷時續地發出呼喊。後方陣地上的人看在眼裡、聽在耳裡、急在心裡。譚克煜後來回憶說,團衛生隊長(忘卻姓名)是新來的,要衝過去救護,他和衛生員都說不行,但這位隊長不肯聽,帶著2營醫助王志敏等幾個人就衝出戰壕。但開闊地完全在敵人火力控制之下,他們還沒跑幾步,都相繼中彈倒下了。王志敏被被子彈擊中了腹部,腸子被打穿,旁邊衛生員把他拖下來,要替他包紮。王志敏說:“算了吧,我活不了啦。”不大一會他就閉上眼睛犧牲了。

孟良崮戰役中,當地老大娘為華野第2炮兵團1連連長施夫俊指點目標。

一直等到天黑下來,傷員和烈士遺體才被搶運回來。經過清點,副營長和5連、6連連長都負了傷,營部通訊員也犧牲了,率先衝鋒的4連損失最大,正、副連長和大部分班排長都犧牲在了開闊地上,全營只有重機槍排和炊事人員沒有損失。儘管全營傷亡已超過七成,但攻克後劉園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這時,譚克煜主動站出來,帶領剩下的數十名指戰員,趁著天黑悄悄向敵人陣地匍匐過去。當天夜裡天很黑,敵人以為白天戰鬥給了解放軍那麼大殺傷,晚上不會再有新的進攻。譚克煜他們一直爬到了地堡裡,敵人才發覺,但已經來不及抵抗了,只有繳槍老老實實當了俘虜。而村裡的敵人見前沿陣地丟失,趕緊向核心陣地收縮,我軍衝進村子時已空無一人。

淮海戰役中,華野特縱炮兵正在作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雖然後劉園村終於拿下來了,但2營因損失太大,無法再繼續戰鬥,只能提前撤出戰場。緊接著淮海戰役勝利結束,2營跟隨大部隊回到山東,駐紮在單縣縣城東北7裡多地的王莊進行休整。這張照片就是在當地過舊曆年時,在立春那天拍攝的合影,照片上的120多人是經過這場慘烈戰鬥後全營剩下的所有人員,其中4連只剩下10多人。

後劉園村戰鬥最大的教訓,就是2營出擊的時機選擇錯誤。正常情況下,炮火準備要15分鐘至半個小時,步兵才能發起衝鋒,可實際上當時華野炮兵才轟擊了幾分鐘,2營就開始衝鋒了,僅僅幾分鐘的炮擊,還未有效清除敵人陣地上的火力點,特別是敵人困獸猶鬥的氣勢還沒被打掉。這時步兵就輕率地衝了上去,而炮兵為避免誤傷,不得不暫停炮擊,這給了敵人火力點喘息和復活的機會,所以造成了重大傷亡。

導致打了這樣一次“窩心仗”的原因,主要是2營仍至整個中野11縱在當時是一支相對年輕的隊伍。中野11縱前身是晉冀魯豫野戰軍11縱,是1947年8月,為壯大野戰部隊、適應大反攻形勢的需要,由獨立第1、第2、第3旅改編組建的。像33旅15團的前身是冀魯豫軍區7分割槽15團,雖然組建時間不短,但主要在山區從事遊擊作戰,裝備也差,缺乏攻堅的經驗。據譚克煜回憶,他在當副連長時,甚至連槍都沒有。很多戰士都是在1948年8月濟南戰役勝利後,在吳化文起義部隊移防時,才第一次真正看到大炮,對於如何與炮兵配合作戰更是毫無經驗。另一個原因是,15團在濟南戰役中作為預備隊,沒有直接參加作戰,指戰員們都立功心切,加之在淮海戰役前期作戰中一直較為順利,幹部戰士普遍存在麻痺輕敵的思想,事先對敵人工事的堅固程度和士氣估計不足,未能按照戰前部署有序出擊。後劉園村戰鬥同樣反映出當時我軍步炮協同方面存在的技術缺陷,而這一問題直到1950年代我軍全面開始正規化建設之後才得到有效解決。

無論是步兵還是炮兵,我軍一直是在以繳獲為主、邊打邊學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的。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楊靖宇後代現在何在?兒子從不求特殊照顧,終因公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