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江蘇學政衙署遺址石刻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影響最深遠、最重要的人才選拔和教育考試製度,自隋代始創,歷經唐、宋、元、明、清,有一千三百多年的發展史,明清兩朝,科舉達到鼎盛期。明清時期的江蘇學政作為江蘇省最高教育行政官員,其衙署沒有像其他省份一樣設在省會,而是設在江陰這樣的一個小邑,並且駐節時間長達近三百年,凸顯了江陰獨特適中的地理位置和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對江陰文化教育、經濟社會等產生了深遠影響。那麼這近三百年來,江蘇學政為何會駐節在江陰?又經歷了怎樣的沿革?有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擔任過江蘇學政這一職務?這些都不得不引發後人的探尋和思考。

為什麼全省最高的教育行政機構設在江陰?

明清時期,江蘇與安徽合屬江南省,江蘇俗稱下江,其範圍為今江蘇省及上海市,南北縱貫三千里,需要在下江區域內選擇一個便於管轄、位置適中,又利於南北交通的地方作為督學院常駐地,使督學使至轄區內各地順利完成三年巡迴歲、科兩次考試,又便於照顧攜帶來的家眷。江陰地處南京至上海(當時為松江府)的中間,又處江邊,是連結廣大蘇北腹地的樞紐,這是學署衙門駐節江陰的重要原因。如清光緒《江陰縣誌》所載:“江蘇學政建署江陰,地適中也。”

蘇南自隋唐以來,歷朝歷代都被稱作富庶之地,朝廷所派賦稅額度較大。明朝中後期,為促進經濟發展,將各縣生員考試名額與各縣所納田賦數量相聯絡,田賦越多,生員名額也隨之增加,蘇南田賦一向比蘇北多,尤其是蘇州府的各縣居全省之冠。學使在蘇南主持科、歲考試時任務較蘇北重,需要把重心放在江南,江陰處在蘇南各府州的輻射中心。

▲江蘇學政衙署遺址

江陰在春秋時是吳季札的封邑,後又為楚春申君黃歇采邑,素稱“延陵古邑”“春申舊封”。邑內學風濃郁,人文彬盛,是學署駐節江陰的又一個重要原因。據明嘉靖《江陰縣誌》記載,建於北宋初年的廟學,經歷次修擴建,至明中後期居江南各地文廟規模之前列。邑內書院、社學、鄉校眾多,科舉興盛,宋代被錄取進士227名,其中北宋淳化三年(992)至南宋隆興元年(1163)的171年間,江陰青陽葛氏一門考取進士33人。出現四人《宋史》立傳,六人入祀鄉賢祠的盛事。明代,江陰科舉氛圍強盛不衰。明景泰七年(1456)秋,南直隸(南京)、北直隸(北京)鄉試中,南闈解元吳啟、北闈解元徐泰都是江陰人,江陰小小縣邑取得“一秋兩解元”的佳績。弘治八年(1495)南直隸鄉試(今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市考試合格生童匯江寧考試),一科取舉人126名,其中江陰縣就中舉人15名。在較長一段時期內,江南一帶廣傳江陰“一科十五舉”佳話。

▲江陰文廟

明太祖朱元璋與張士誠爭奪天下,於至正十七年(1357)六月攻打江陰,曾以元朝兩淮運司宋文瓚對元主說的話“江陰要害,不急選知勇以圖戍守,東南財賦非國家有矣”告誡將士,視江陰為奪取勝利的要害。江陰城民奮起響應明軍,趕走張士誠派來鎮守江陰且凶殘成性的朱定。明軍攻佔江陰,朱元璋派定遠侯吳良鎮守,至正二十六年(1366),明軍在江陰境東巫子門大破張士誠兵,成為明攻克蘇州的決定性一仗。所以明朝歷代帝王都視江陰為鎮守東南的咽喉。將受皇帝欽命的提學御史駐節江陰,可以與江陰要塞守備軍相輔相成,對東南各州府的穩定起到威懾作用。

▲學政衙署之忠邦亭

江蘇學政的歷史沿革是什麼?

江蘇學政是專管江蘇地方教育的官吏。在隋唐以前,中國沒有設立專管地方教育的官吏,地方教育由地方官吏兼管。宋代開始設定提舉學事司,掌管地方學務。明初,朱元璋釋出“設文武二科取士”令,全國府、州、縣皆設儒學,規定八股取士法和三年大比制度。初由巡按御史、布政使、按察使和府、州、縣行政官主持地方考試。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特置提學官,專使提督學政,規定其職責為“專督學校,不理刑名”。當時南直隸(南京)和北直隸(北京)的提學官由都察院的監察御史出任,稱為提督學院,地位高於一般省份學政。其餘各省的提學官由按察使司副使或僉事出任,稱為提學道。

▲學政衙署之賜閒堂

南直隸當時包括上江和下江兩地區,上江為今安徽省,下江包括今江蘇省和上海市。設一名提學官並由皇帝欽命,故稱提學御史,常年輪流到各所屬府州開考,三年為一任,雖在應天府設駐所,但任內要巡迴所屬各府州兩次,仍如居無定所。一開始學子都要赴應天考試,後為了減輕應天府擁擠及方便學子考試,在應天府西面的太平(今安徽當塗)和東面的句容(江蘇)設兩個考點,分別按試上江安徽地區和下江江蘇地區。句容考點因不斷擴建,規模遠比太平考點巨集大,提學御史便常駐句容,有時讓安徽考生也到句容考試。

▲南直隸(1582年)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朝廷在南直隸設兩名提督御史,為督學使者攜帶家眷居住方便,在南直隸的上下江設立兩個固定的常駐地,上江安徽常駐地為句容縣,下江江蘇常駐地為江陰縣,這是江蘇學政駐節江陰的開始。上江學政俗稱應安學政,專門按試應天和安徽的八府三州,下江學政俗稱蘇鬆學政,專門按試蘇州、松江等六府一州。

▲江蘇學政衙署圖

清初,仍沿襲明代舊制,南北直隸(北京)學政仍由御史出任,仍稱提督學院,其餘各省學政也大多由按察使司僉事出任,仍稱提學道。在江南地區,因地域廣大,在清初至順治八年(1651),曾任二名學使分管上江和下江。順治八年末,上下江合併,設一名學使。順治十年(1653),又設二名學使分差上下江。是年,直隸、江南上下江學政從翰林院修撰、編修、檢討、侍講、侍讀和詹事府中允、贊善等中進行選取,為提督學院,其他各省學政從六部部屬、監司、道府中進行選取,為提學道。

▲學政衙署之荷花廳

順治十一年(1654)後,江南學政降為提學道,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升為提督學院。康熙元年(1662),上下江又合併,只設一名學使。由於地域遼闊,學使三年內到所屬各地主持歲、科兩考,疲於奔命,任務之重,一人難以承受。雍正三年(1725),朝廷在江蘇、安徽兩地分設學院,長官稱提督學政,至此,江蘇學政專駐江陰。歷任學政仍由皇帝欽命,朝廷特膺,三年一任,負責選拔錄取江蘇全省江寧、淮安、揚州、徐州、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八府和通州、海州、太倉三州的文武賢才。

▲學政衙署之放榜處雕塑

江蘇學政均帶原職出任,三年任滿後回京覆命。其地位較高,與江蘇督、撫平行,不受督撫節制。學政的奏摺不需轉呈,直送皇帝批閱。光緒三十一年(1905),廢除科舉制,各地興辦新式學堂,清朝改學政為提學使,督理省內學務,但規格要比學政低。江蘇提學使不再駐節江陰,而是改駐蘇州。從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江蘇學政駐節江陰,至光緒三十一年( 1905)廢除科舉制,次年撤除江蘇學政止,歷292年,共計有學政124任。其中明代13任,有13位提學御史來過江陰;清代111任,有一人連任3任,一人連任2任,八人隔年來做過2任學政,按人頭計算正好100位學政來過江陰。

▲學政衙署之二侯祠書場

哪些著名歷史人物擔任過江蘇學政?

明清兩朝在江陰就任的江蘇學政的113位人物裡,按出身有狀元6人、榜眼6人、探花1人、進士84人、鴻博學士1人、舉人2人。明代學政任前大多擔任御史職務,清代學政職務範圍擴充套件,任前有內閣學士、翰林院學士(含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御史、六部侍郎、寺卿、詹事府詹事、國子監祭酒等,其中以六部侍郎居多,有47人;翰林院學士其次,有16人。有不少人後來成為當時朝廷重臣、封疆大吏,僅大學士(相當於宰相)就有劉墉、張鵬翮、樑國治、劉權之、祁寯藻5人,許多江蘇學政都是大學者、大書畫家、大詩人,才華橫溢,學問名滿天下。

▲第一任江蘇學政王以寧

劉墉(1719—1805),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于山東諸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三十三歲的劉墉迫於父親的壓力,並因父親關係以恩蔭舉人身份參加當年的會試和殿試,獲進士,旋改翰林院庶吉士。因其背有些駝,人都嬉稱他“羅鍋兒”。乾隆二十四年(1759),劉墉以翰林院編修身份出任江蘇學政。四十二年(1777),劉墉再次被任命為江蘇學政。嘉慶二年(1797)四月,劉墉被授為體仁閣大學士。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晚(嘉慶九年對應公曆1804年,但十二月二十五日時公曆已經進入1805年),劉墉於北京驢市衚衕家中逝世,享年八十六歲。劉墉死後被贈予太子太保銜,祀賢良祠,賜諡號“文清”,可謂功德圓滿。

▲劉塘畫像,選自《清代學者像傳合集》

張鵬翮(1649-1725),字運青,號寬宇、信陽子,四川遂寧黑柏溝(今遂寧市蓬溪縣黑柏溝)人。清康熙八年(1669),張鵬翮中舉。九年(1670),時年二十二歲的張鵬翮進京趕考,考中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進士,進入翰林院當庶吉士,為同僚中年最小者。康熙三十三年(1694)十月,升任兵部右侍郎。十一月,江南學政邵嗣堯突然因勞瘁去世,康熙皇帝特授張鵬翮督江南學政。雍正元年(1723)正月,張鵬翮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三年(1725)二月十九日逝世,終年七十六歲。張鵬翮逝世後,雍正皇帝悲悼減膳,兩次御製祭文(特加祭一次)悼念,並追加少保,諡文端。八年(1730),雍正皇帝在京師設賢良祠,詔張鵬翮入祀。

▲張鵬翮廉政文化展覽館(重慶潼南)

樑國治(1723—1787),字階平,號瑤峰,又號梅塘、禮齋,浙江會稽豐山樑巷村(今屬上虞)人。清乾隆六年(1741),樑國治參加順天鄉試中舉。七年(1742),考取內閣中書,改歸會稽原籍。十三年(1748),考取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三十年(1765)春,樑國治以吏部左侍郎官職調任江蘇學政。四十七年(1782),樑國治加太子少傅銜。四十八年(1783),授協辦大學士,乾隆皇帝賜御書“職思敬慎”匾額給他。五十年(1785),被授為東閣大學士。五十一年十二月(1787),樑國治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贈太子太保,諡文定。

▲樑國治所書《千字文》

劉權之(1739—1818),字德輿,號雲房,湖南長沙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劉權之中舉人,次年又中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升任司經局洗馬。六十年(1795),主持江南鄉試,以禮部侍郎官職提督江蘇學政。嘉慶十年(1805),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因為推薦袁煦與英和生齟齬,嘉慶皇帝不悅,將兩人一同革職,劉權之被降為編修。不久,又升侍讀,遷光祿寺卿,歷遷兵部尚書。十五年(1810),再次協辦大學士,主持順天鄉試。次年拜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工部,復加太子少保。二十三年(1818),劉權之在長沙去世,享年七十九歲,諡文恪。

▲劉權之的《設色百英呈瑞圖》

祁寯藻(1793—1866),字叔穎,號淳甫,因避同治皇帝載淳之諱改號為實甫,晚號觀齋、息翁、間叟,山西壽陽平舒村人。清嘉慶十九年(1814),祁寯藻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七年(1837),祁寯藻調任戶部右侍郎並出任江蘇學政,九月抵達江陰。二十九年(1849)二月,祁寯藻任上書房總師傅。七月,擔任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管戶部三庫事務。三十年(1850),咸豐皇帝即位。是年六月,祁寯藻被授於體仁閣大學士,仍管戶部。同治元年(1862),已經致仕的祁雋藻從壽陽老家返回京城,奉慈安、慈禧兩宮皇太后的旨意,在弘德殿教授年僅七歲的同治皇帝讀書。五年(1866),祁寯藻逝世,終年七十四歲。

曾經擔任過江蘇學政的著名歷史人物還有很多,比如曾三次任江蘇學政的張廷璐,改建暨陽書院的李因培,建立南菁書院的黃體芳,解救江陰災民於危難的景福,第一個在“墨華榭”留下詩文的駱駸曾,書法大家鄧鍾嶽等等,不再一一敘述。

參考資料:《江陰市志》《文鼎江陰三百年——明清江蘇學政傳略》。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慈禧太后一生只作了一首詩,最後一句流傳至今,人們經常念在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