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匈奴、柔然、鮮卑、薛延陀、突厥、瓦剌、蒙古,聽到這些名字,大家往往腦海中會想起他們是一句歌詞“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他們都是馬背上的遊牧民族,但若有人讓排一排他們的順序,則那麼大多數人的心中十有八九會萬馬奔騰。

究其原因,無外乎是北方草原民族的演化實在太複雜,很多都是雜亂無循。即便是一個資深的歷史愛好者,哪怕他擁有較多的民族方面的歷史知識,也往往只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然的層度。

有鑑於此,筆者擬開一個專題,以求簡要介紹中國北疆(今內外蒙古地區的)等區域少數民族的演變發展情況,系列第一篇文章主要介紹北方草原諸遊牧民族的特點和匈奴人的情況,為便於理解,中間會附有大量的地圖。

一,北方草原草原的自然分佈和民族的生活習性

中國夏商周三代,中原之民對於四方的部族就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稱呼,到秦王朝一統六國、混一宇內之後,有些如東夷、南蠻等名稱便不復有具體所指,取而代之的是匈奴、東胡、百越等對於具體部族(群組)稱謂。其中匈奴人就是居於中國正北方的少數民族,匈奴及其支裔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程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匈奴人生活在今天的內外蒙古地區,現在的中國與外蒙古之間國境線上存在著一條自東北往西南的漫長沙漠地帶,古代稱之為流沙,現在通稱為戈壁或大漠。大漠的南北方都有豐美的草場,是遊牧的好去處,於是也就產生了漠北和漠南之稱呼。

古代,中原王朝強大之時,便會佔據河套,乃至漠南之地,在當地築城屯墾以贍養駐軍;中原王朝衰落之時,遊牧民族便趁機南侵,摧毀城池,荒廢田畝,把漠南之地重新恢復為草場,直到另一個新的中原王朝興起後,他們便又重新退回漠北。

由於大漠的存在,使得中原王朝在對漠北用兵之時,很難維持有效的補給,更遑論大量駐軍了,於是中原王朝便往往不能在漠北構建起穩固的統治,古代中原耕稼之民族便與北方遊牧之部族便陷入到無休無止的、此消彼長的迴圈中。

草原民族與中原的農耕民族在生產、生活、習俗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對此,兩千多年前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曾在其著作《史記》中寫道:

(匈奴人)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毌弓,盡為甲騎。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禮義。自君王以下,鹹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貴壯健,賤老弱。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諱,而無姓字。

根據司馬遷的記述,可把匈奴人的特點概括為以下三點:一,遊牧民族,無固定居所,衣食均來自遊牧和打獵;二,從小便學習騎射,男人們都是可以作戰的士兵,崇尚強權,鄙視老弱;三,好爭好鬥,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四,沒有文字,文化更是無從談起;五,實行收繼婚,家庭倫理淡薄,女人肚皮不閒著,如果食物充足,很容易繁衍出眾多人口。

司馬遷所記載的這一狀況,不僅是匈奴人生產、生活情形的真實反映,更是以後兩千多年北方各遊牧部族生產、生活的普遍情況,直到民國時期才有較多改變。

二、匈奴部族的由來與匈奴的興起

據考古學的研究,距今約一萬年前,地球的冰河世紀結束,開始變得溫暖溼潤,爆發“農業革命”,使人類進入到定居的農業生產模式。中國北方的粟作人口北遷至今天長城沿線(即長城地帶)以北地帶耕作,這一時期存在著草原邊緣地帶與內地農耕部族之間,南北方向的,陶器與石器頻繁的交流。

距今約5000年前,地球氣候一度轉寒,促使畜牧型農業社會的出現。此時,原來溫暖溼潤的長城以北地區變得寒冷乾燥,不再適合耕作,於是當地的部族被迫開始馴服牲畜,過上游牧的生活。北方部族雖本源於南方,但久居北土,從事遊牧,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內在的特殊文化群組,即草原遊牧文化組。

此期,區域之間的關係也隨之發生變化,考古發現,內蒙古中南部和遼河西部之間東西方向的交流,也就是說此時南北方向的交流變成了東西方向,他們又同葉尼塞語系、阿爾泰語系的部族相交流,這樣貫通草原東西草原的、互相聯絡的遊牧部族群組便出現了。

此後,各部族便有各種稱呼,如林胡,薰育、鬼方、嚴允等,但他們部族星散,缺乏組織合力,縱使一度攻略諸夏之城池,也不能長期佔據,更不會成為中原政權的心腹之患。至戰國時期,中原北方部族漸漸凝聚成為匈奴這一系統,其勢力雖有增強,但分作數十部,中原諸國對於匈奴仍處於優勢。

此時,趙國、燕國向北開拓疆域、修築長城,特別是趙國更是控制了漠南之地。後來,匈奴人乘秦滅趙之機,佔據了河套等一些地區。匈奴人的入侵不能為始皇帝所容忍,於是派軍攻打。秦始皇此舉一方面是為了消除匈奴對於首都所在關中地區的威脅,這也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秦亡於胡”讖語的恐懼。

為此,秦始皇派出了大將蒙恬統帥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之地。秦軍此次用兵攜翦滅六國之餘威,幾乎未使用複雜的戰術,對匈奴作戰完全是實力的碾壓。匈奴人戰敗之後北遁。

秦二世元年,匈奴一部的首領冒頓[mò dú]單于殺父自立,在迅速統一了匈奴諸部後,又向東擊潰東胡,向西驅趕月氏人,脅迫西域諸國稱臣,建立了草原霸權。

自二世元年七月秦王朝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起,此後數年,中國又陷入到楚漢爭霸之中,待到漢高祖劉邦勝出之時,匈奴人則更佔據了漠南包括河套等地,勢力已然做大。此後,在白登山的交戰中,漢軍險些全軍覆沒,劉邦被迫納陳平之謀,採取行賄閼氏的辦法才得以逃出圍困。

脫困之後,漢王朝被迫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即用送女人和送財貨的辦法去購買和平。漢廷之所以採用和親政策,也有如下二因:一,國力疲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二,諸侯王問題,內部掣肘過甚,無法全力對外。買來的和平自然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匈奴人仍不時侵擾內地,甚至數次進逼都城長安,已經成為漢王朝的心腹大患。

三、漢匈奴和戰與匈奴帝國的崩解

長達約半個世紀的“文景之治”,為漢武帝改弦更張,反擊匈奴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一,諸侯王威脅基本解決,景帝之時,漢中央朝廷迅速平定了“七國之亂”,使得其他諸王不敢再造反,漢武帝又推行推恩令,更使得諸王國陷入崩解,無法再威脅中央。

二,國家積累了驚人的財富。司馬遷記載說:至漢武帝即位時,“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漢朝的國力大增。

漢武帝反擊匈奴主要有三場重大戰役,分別是(一)衛青軍團進行的河套爭奪戰,此戰,漢軍奪取河套地區,解除了匈奴人對長安的威脅。(二)霍去病部主導的河西爭奪戰,此戰,漢軍奪取了河西走廊,影響有三:張帝國之掖,斷匈奴右臂,開西域通道。(三)衛青霍去病聯手進行的漠北之戰,此戰匈奴主力被擊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大體掃除了匈奴人對漢核心內地的威脅。

漢朝軍隊在對匈奴作戰之中,多次採取多線牽制,戰略迂迴等戰略戰術,這與秦朝“正面強扛”的作戰方式有很大不同。

此後,漢匈之間又多有戰爭,在漢宣帝時設西域都護,控制西域諸國之後,西漢取得了巨大優勢,基本壓制了匈奴人,大規模用兵遂漸告一段落。此時,匈奴因戰爭、天災、領土及人口的減小,處境日益困宭,內部紛爭開始激化。

當然,漢匈大戰期間,西漢的各種外交,分化行動眾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張騫出使西域和南匈奴首領呼韓邪率眾投降西漢兩件大事。呼韓邪率眾降漢之後,漢朝將其部族安置在漠南之地,並進行賜婚,這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呼韓邪死後,其部族一度佔據漠北,但又分裂為南北兩支。

南匈奴的歷代首領很多都是漢朝皇帝的女婿(漢朝皇帝會派出名義上的公主,多是宮女賜以公共名號,然後進行賜婚),接受漢朝冊封,有時也能從漢朝那裡獲得援助,實際上成為漢朝政府在北疆用於對付北匈奴人的衛戍部落,漢朝內地民眾也迎來了持久的和平。除王莽篡漢時期外,其基本格局始終沒有大的變化。

南匈奴降漢、西域歸附之後,負隅頑抗的北匈奴實際上陷入到被“大包圍”的狀態,因而日漸困頓。公元89、91年,東漢外戚竇憲,聯合南匈奴、烏桓等部,乘匈奴內亂,兩次大敗北匈奴。北匈奴接連大敗,被徹底被擊潰,部族四散,其中多數西逃。至此,北匈奴人對漢朝的威脅消失,也隨之從中國的歷史記載中消失。

至此,長達一百多年的漢匈之戰結束,匈奴人在東方的事業暫時告一段落,在西方則掀起了更大的波瀾,是為,公元2-5世紀歐亞民族的大遷徙。

四、匈奴人的西遷和南遷的餘波

自北匈奴人被逐出漠北草原之後,逐漸向西遷徙,擠壓了當地遊牧民族的生存地盤,迫使那些部族也向外遷徙,在地球氣候轉寒的背景下,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的民族遷徙浪潮,不少遊民民族紛紛進入農耕文明區,滅亡了很多王朝,又建立了很多王朝,其高峰是在4-5世紀,即“五胡亂華”、西羅馬滅亡皆是此因。

這個說法,不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匈奴人遷徙,為什麼不是被當地民族所滅,而是匈奴人驅趕其他民族呢?

這是因為匈奴人擁有強悍的作戰能力。匈奴人是天生的戰士,他們戰鬥力非常高,漢朝對匈奴作戰的勝利,並不是軍隊戰鬥力的壓制,而綜合國力的勝利

漢朝之所以能取得勝利是因為漢朝擁有數千萬人口和富庶的財政,即使在損失數萬人的軍隊之後,也能在半年之內再組建起超過十萬人的部隊,而匈奴人雖然成年男人皆可為兵,但其鼎盛時期,“控弦之士”不過三十萬,一旦損失之後,往往需要十幾年之後才會有新的男丁補充上來,哪怕匈奴人一換三,一換五,到最後,他們還是換不起。

當然,漢軍與匈奴人在作戰能力上的差距,也促使漢軍在作戰中特別的重視戰略、戰術。在與漢朝長期作戰中,匈奴人的戰力更加攀升,對於中亞各族自然便形成了優勢。

南匈奴在三國時期,曾大舉向南擴張,甚至到達黃河北岸,曹操為了北方的穩定,先後將南匈奴分為五部,每部擇立貴族為帥,另選漢人為司馬對其進行監督。此舉雖暫分其勢,但禍根未除,南匈奴的劉淵(匈奴人,以其母為漢公主,故而自稱姓劉)後來便在八王之亂中趁機獨立,311年劉淵子劉聰攻佔洛陽,316年又攻佔長安,西晉滅亡,由是開始了“五胡十六國時期”。

南匈奴部族在十六國、北朝的激烈動盪中逐漸被同化。西遷的部族也相繼與中亞的民族相融合,甚至有傳說,今日歐洲的匈牙利人就是匈奴人的遺脈。

結語

司馬遷在討論匈奴人的來源時說,匈奴人的先祖夏后氏的苗裔,也是炎黃之孫的一支。據考古發現來看,距今五千年,北遷粟作民族因氣候轉變為畜牧型農業社會,並最終形成了後來的匈奴,這與司馬遷的記述大體相似,只是時間有錯位罷了。

漢朝與匈奴之間進行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戰爭,漢朝雖分裂匈奴,並取得勝利,但並不能完全消滅匈奴人,最終北匈奴西遷,帶動了內亞世界的民族大遷徙;南匈奴南進,促使了西晉王朝的覆滅。匈奴人也因自己沒有內在的文化,最後都被當地民眾所同化,其民族也消散歷史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匈奴西遷之後,鮮卑人進入漠北,囊括匈奴故地,迅速坐大,並開啟了其民族在中古時期令人矚目的表現,這將是下一篇文章的內容。

主要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11年版。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

[日]宮本一夫:《中國古代邊疆史の考古學研究》,中國書店2000年版。

[日]橫田禎昭:《中國古代の東西文化交流》,雄山閣1983年版。

[日]護雅夫:《古代遊牧帝國》,中公新書1976年版。

[日]加藤謙一:《匈奴“帝國”》,第一書房1998年。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堅編著:《內蒙古中南部漢代墓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版。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鴻章臨終前普告誡後人,中國強大必先滅此國,此國是哪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