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就是陝甘總督升允。在晚清黑暗的官場裡,升允是一股清流的存在。中法戰爭前夕,升允建議清廷限制洋人的活動,對一些惡貫滿盈的洋人痛下殺手,並且寫了一份奏摺。部下看了奏摺後,立即阻止道升允:“汝知洋人尚有國否?汝殺其人,能殺其國否?”
升允如此快速升遷,核心在於他的政績,經略陝甘期間,“歲獲盈餘至十萬,允取足供用,餘皆蠲之公家。拉後(慈禧太后)重其廉,累擢遂至陝西巡撫。”除了良好的政績外,升允對官場的奢靡之風也大為反感。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升允再次被起用,出任陝西巡撫。按理,升允可以順應歷史的潮流,迎接革命黨的帶來,可他依然選擇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升允也確實有能力,他以“勤王”的名義很短時間裡就攻下十多座城。
升允的目標是攻西安,以此作為根據地,迎奉溥儀建立偏安西域的小朝廷。對於升允的這一舉動,溥儀非常感動,他把升允視為晚清對清廷最忠誠的大臣之一,位列“四個申包胥”。
眼看恢復大清已無可能,升允舉家逃到了青島,住在德國總督府附近。此後多年,升允一直圖謀復辟,直到1931年7月病死於天津。
參考資料:《晚清的封疆大吏們》、《晚清重臣之多羅特·升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