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東漢末年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些名耀千古英雄人物都站在了同一個時代的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在青史上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毫無疑問,在東漢末年這個大舞臺上真正的主角是曹操、劉備和孫權,其他的人物都不過是配角,都是這三位創業明星的陪襯。
公元221年三國
這三位人物,曹操開創了曹魏集團,劉備開創了蜀漢集團,而孫權在繼承了哥哥孫策的遺產後,將孫吳集團發揚光大,與曹魏集團和蜀漢集團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現在就來說說,曹魏集團的開創者曹操的艱苦創業之路。
不畏強權,剛正不阿曹操出身官宦世家,是西漢丞相曹參的後裔,就是那個蕭規曹隨的曹參,曹操的父親曹嵩則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曹操是五短身材,但是自小聰明機智,長大後,曹操憑藉著家裡的一番操作“舉孝廉”,京都洛陽為郎官,不就升任又洛陽北部尉。
曹操劇照
洛陽是天子腳下,更是達官顯貴、皇親國戚聚集之地,治理起來很不容易,但是曹操並沒有嚇到,因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名利,特別是在為官之道上,名往往比利更重要,而什麼樣的名聲對一個初入仕途的曹操最重要呢?
此時的東漢,已是風雨飄搖,外有豪族世家兼併土地,內有外戚與宦官干政奪權。在位的漢靈帝雖然是一個暴君,但不是昏君,他很懂的帝王之術,試圖利用宦官來削弱大將軍何進的勢力,而漢靈帝看中的棋子就是蹇碩。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蹇碩得到了重用,他家裡的親戚也跟著飄了起來。而曹操是豪族出身,天然的與宦官處於對立面,於是身為洛陽北部尉的曹操,抓住了一個機會將蹇碩的叔叔蹇圖以違禁夜行的理由用五色棒處死。
曹操因此而一鳴驚人,雖然得罪了宦官,但是卻得到了士人們的稱讚。當然,曹操也付出了代價,被明升暗降,調任頓丘縣令。
此後的曹操,在仕途上並沒有太大的波折,大多是賦閒在家。
名動天下,其勢已成曹操不畏強權、剛正不阿的名聲與品德,在一個明君當世的朝代,曹操必定可以獲得皇帝的青睞,在官場上平步青雲。可惜漢靈帝是一個暴君,在豪族和外戚的夾縫下不得不憑藉宦官來平衡的暴君。
皇甫嵩卡通形象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由議郎拜為騎都尉,跟隨漢末名將皇甫嵩平定潁川的黃巾軍,大勝,曹操因軍功而升任濟南相,但不久又因辭官歸隱。
黃巾軍雖然平定,但是軍閥崛起,東漢王朝大權旁落。為了維護東漢王朝的統治,漢靈帝欲立劉協為太子,設定西園八校尉來削弱大將軍何進的兵權,讓蹇碩統領西園八校尉輔佐劉協,而曹操此時因為家世的關係被任命為典軍校尉。
董卓劇照
漢靈帝死後,劉辯繼位,蹇碩殺大將軍何進,最後蹇碩又被袁紹率兵殺死。此後董卓率領西涼大軍進京,毒殺劉辯,立劉協為帝,把持朝政。曹操深知董卓禍亂朝政,不可長久,於是偷偷地溜出洛陽,在陳留“散家財,合義兵”。
何為“散家財,合義兵”?
其實就是用自家所有的積蓄招兵買馬,組建私人武裝,然後打著“義兵”的旗號吸引不明真相的百姓的加入,並且首先倡導天下諸侯進京討伐董卓,曹操是在以一人之力攪動天下大勢。
袁紹劇照
其結果我們都知道了,以袁紹為盟主的諸侯聯軍並沒有皇帝沒有救出來,反倒逼得董卓遷都長安致使生靈塗炭、百姓遭殃,但是討董之後,曹操與袁紹卻成為真正的贏家,名利雙收,而這兩人也憑藉著討董的威望快速發展壯大,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最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統一北方。
結語在亂世中,豪族往往都是最容易起步並快速發展壯大的,因為他們掌握著大量的錢財和糧食,同時又擁有廣大的人脈關係,曹操就是如此,見董卓不可共事,就號召天下群雄起義兵討伐董卓,自己也憑藉著家裡的錢財組建軍隊,在討董之後快速發展壯大,最終同意北方,奠定曹魏基業。
曹操號召天下群雄討董的時候,是真的要拯救漢天子嗎?
那個時候的曹操對大漢還有忠心嗎?
也許是忠心於大漢的吧!
參考文獻:《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