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國時期的大政治家,諸葛亮為了蜀漢的生存與發展真可謂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即使在臨終前依然牽掛著國家的安危。諸葛亮臨終前,曾叮囑姜維一段很重要的話,若後者能聽從可保蜀漢百年國運,可惜姜維卻並沒有當回事,結果導致國家滅亡。那麼,姜維是何人?諸葛亮的臨終遺言是什麼?姜維為何不聽從?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人,在魏朝官至天水郡參軍,以足智多謀、膽大心細著稱。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姜維因被太守馬遵懷疑有通敵之心,在求告無門的情況下,果真投降了蜀漢,時在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得到姜維後大為興奮,在寫給心腹幕僚蔣琬的信中,曾特意誇讚他是涼州上士,極有膽略(詳情見《三國志·卷四十四》),將來必成大事。
姜維歸降蜀漢後,起初擔任倉曹掾、奉義將軍,不久便奉命統領五六千虎步軍,跟隨諸葛亮奮戰在北伐前線上,因屢立戰功,逐漸升遷至中監軍、徵西將軍,被諸葛亮視為左膀右臂和北伐事業的“接班人”。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臨終前將後事託付於姜維,命他次於魏延斷後,率主力回返四川。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諸葛亮除了將北伐事務託付給姜維外,還特別提到加強防守陰平古道的重要性,並叮囑他道:“蜀中諸道,皆不必多憂;惟陰平之地,切須仔細。此地雖險峻,久必有失。”(見《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四回》)。言下之意,若姜維聽從自己的安排,至少可以保住蜀漢百年國運。從此後的事態發展來看,諸葛亮的擔憂的確極有道理。
陰平之地即陰平古道,是涼州通往蜀地的一條捷徑,起自今天甘肅省文縣的鴣衣壩,途經陰平橋,然後翻越摩天嶺,再經唐家河、落衣溝、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清道口等地,最終到達到江油關(今四川省平武縣南壩鄉)為止,按照古時三步二米的習俗推算,全長700餘里。
陰平古道雖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但由於道路狹窄、地勢險要,很多地方都是懸崖峭壁,並且數百里無人煙,因此常被視作“鬼門關”,鮮有人能在這裡通行。正因如此,姜維在駐守漢中、沓中期間,並沒有派軍扼守陰平古道,原因無他,不相信魏軍真的敢從這裡穿過去攻打蜀漢。但讓姜維萬萬沒想到的是,正是因為他的盲目自信,給蜀漢招致滅頂之災。
諸葛亮病逝後,姜維主持北伐大局,在延熙元年(238年)至景耀五年(262年)的24年間,先後11次北伐曹魏,因戰功升遷至大將軍,並在宰相費禕遇害後獨掌兵權。然而姜維的11次北伐無一獲得成功,並導致蜀漢國力耗損過度,將士疲憊不堪,百姓怨聲載道,由此給曹魏伐蜀提供良機。
景元四年(263年)秋,曹魏權臣司馬昭命大將鍾會、鄧艾率軍分路伐蜀。結果當鍾會與姜維對峙於劍閣,勞而無功並準備撤軍之際,鄧艾卻率兵偷渡陰平古道,越過700餘里無人煙的險域,出其不意的進逼江油,迫使守將馬邈投降。江油淪陷後,蜀漢衛將軍諸葛瞻聞訊趕來迎擊鄧艾,結果到達涪縣後卻盤桓不進,又拒絕聽從部將黃崇搶佔險要之地的建議,遂失去破敵良機。
不久,鄧艾率軍進攻綿竹關,並陣斬諸葛瞻父子,訊息傳至成都後,劉禪君臣無不肝膽俱裂。此時,成都城內雖然尚有數萬軍馬,但大多是老弱病殘、從戰場上潰敗而回的殘軍,以及從市井中臨時招募而來的士兵,不僅毫無戰鬥力,而且畏敵怯戰,用這樣的士兵守城,形勢可想而知。再者,以譙周為首的蜀地士人集團又在城內大肆散佈投降論調,更使得堅守禦敵成為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劉禪聽從譙周的建議,最終決定放棄抵抗、選擇投降。景元四年(263年)十一月,劉禪率太子、諸王及群臣60餘人出城投降,同時又派人曉諭姜維,命他向魏將鍾會投降。至此,立國42年的蜀漢正式滅亡。就這樣,正因為姜維棄守陰平古道,致使鄧艾通過此道偷渡入川,從而奇襲滅蜀。如此說來,姜維實在是有負諸葛亮臨終託付,堪稱國家罪人。
正因為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所以姜維雖然奉命投降鍾會,但內心深處一直籌劃著復興漢室的計劃。為此,姜維假意攀附鍾會,在贏得後者的信任後,便不斷地唆他排陷鄧艾、割據蜀地造反。鍾會早有謀反之心,果然按照姜維的授意誣陷並逮捕鄧艾,隨即宣佈舉兵討伐司馬昭。然而鍾會、姜維的叛亂行為得不到魏軍將士的支援,最終被監軍衛瓘等人所殺,重奪蜀地、復興漢室的計劃自然成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