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在中國戰場上遭受到了巨大的阻力,最終因為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美軍的介入、兩發原子彈的轟炸,導致了日本的最終戰敗投降。因此,在當時日軍眼中,日本是敗於美國蘇聯之手,而不是失敗在中國的手中。這種傲慢自大的認知,即使在戰後中國的日軍戰俘營中也十分普遍,日本國內也充斥著這類思想。
但是一切在新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之後發生了轉變,戰前和戰後日本人對於中國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態度,前後轉變非常鮮明。
日本歷史上對於中國的態度
日本不同歷史時期對於中國的態度有著很大的變化,有著非常清晰的界限。
日本本土有人生活存在的歷史很早,但是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家,國土狹小,農業資源貧乏,甚至到了中國隋唐時期,仍然是普遍原始的刀耕火種時期。到了這個時期,日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了各方面的先進文化,極大地促進了日本的本土文化。因此,從日本現存的古代建築和文化傳統,都能找到古代唐朝的影子。
在此時日本對於唐朝這個"天朝上國"是充滿了敬畏和憧憬的,透過學習中國的文化讓自身走出了矇昧,一舉從原始的奴隸甚至原始社會躍到了封建社會。而從元代開始,一直到清末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對於原先中華上國的態度轉變成為了一種平視的態度,不再像他們的祖先那般充滿了敬畏和崇敬。
特別是元朝時的蒙古大軍縱橫亞歐大陸,一直深入到歐洲內陸,無數的人在這"上帝之鞭"下瑟瑟發抖,唯有日本是個例外,在當時忽必烈派遣艦隊東渡準備侵略日本的時候,遇上了日本所謂的"神風",其實就是颱風而全軍覆沒,因此日本得以儲存,而日本卻以此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打敗了當時的來自中國的強大力量。
後來在明朝的時候,出現了倭寇之患和豐臣秀吉侵朝的事件,靠著明朝軍隊的打擊才收斂了日本的野心和傲氣。即使到了清朝時候,國家衰退腐敗,但是清朝時的中國仍然是世界上經濟體量最強的國家。
從元朝到清末,日本對於中國的態度以一種"平視"的態度對待,但是一切到了清末的"甲午海戰"。在甲午海戰中,日本人將清軍打得一敗塗地,將洋務運動的成果不留情面地摧毀。這一場戰爭,不僅使得日本人從此開始蔑視中國,也使得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重新審視起了這個被小小日本打敗的古老國度。
從那個時候起,中國的地位在國際上一落千丈,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新中國軟弱可欺一直被外界認為是軟弱可欺的。甲午海戰之後,日本人對於中國開始以一種俯視的心態對待,當時日本上流社會的觀點是,這一場戰爭是"文明與野蠻之戰",認為對"落伍的民族"就應該毫不留情地征服和改造他們,而旅順大屠殺就是在這種心態下催生出來的。
甲午海戰之後,日本國內開始極度貶低中國人,即使在日本留學的中國人,也被日本小孩子追著在身後放肆地拉扯辮子,稱當時的清人為"豬尾巴""豚尾奴"。路邊身著黑制服的警察看到,不僅不加制止,還往往放聲大笑。
"豚"就是小豬的意思,本該是天真無邪的孩子都被日本國內這種氛圍影響,用最難聽的話來侮辱中國人,這足以看出甲午海戰日本勝利後對於對於中國的蔑視和驕傲自大的心態。
時間到辛亥革命之後,清王朝被推翻了,中國不能被稱為"清國"了,人們也都開始剪掉辮子,日本人沒有了一根可以用來嘲笑的辮子,就改成中國人為"支那人",這是一個帶有極端侮辱性質的稱呼,日本小孩子們吵架甚至都會說:"你怎麼這樣笨,你父母肯定是支那人!"
七七盧溝橋事變之後,日軍發動全面侵華,一些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在這個時候甚至不滿足用"支那"這個詞來侮辱中國人,他們還變本加厲稱中國人為"強克玀",這個詞就是豬玀的意思,這樣的稱呼當時在日本的華人經常可以聽到。
這種源於民族優越感的極端侮辱和歧視,一直伴隨著近代百年中國的歷史,日本以一個彈丸小國的心態卻高高俯視著它曾經的"宗主國"和"天朝上國",這種讓我們不得不再次銘記,落後就要捱打,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獨立和自尊都是來自於自身的強大,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日本對於新中國蔑視態度的轉變
二戰結束,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接受了日本的投降,這在當時仍然對中國持俯視心態的日本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他們不接受自己的戰敗是中國的原因,即使戰爭結束,當時戰場上日本強中國弱的情況也沒有改變。日本人普遍認為他們是被美國打敗的,是美國這個大國的介入導致了他們功敗垂成。
但是,日本人再有不甘也無計可施。經過中國派駐日本的軍事代表團的強烈要求,美國佔領當局命令日本政府不得再使用"支那"這個帶有侮辱性的詞語。於是,"支那"這個令中國人帶有極端屈辱感的名詞才從日本的公開出版刊物中消失,而這竟然還需要美國當局的命令才能達成,這不得不說是另一種形式的屈辱。
"支那"這個詞,本來只是"China"的音譯,並沒有任何褒貶之分,但是日語很奇怪,有一點與其他語言不同,就是他有很重要的等級文化功能。
再次一等是"中國",這個詞在日語裡沒有褒貶,就是客觀的國家稱呼,沒有等級高低之分。
最次等的便是"支那"這個詞了,這個詞被人為地賦予了低劣的意義,因而達到了對於中國侮辱的目的,日本人對這種透過稱呼來取得地位優勢的方式非常看重。
雖然"支那"這個名詞從明面上的公開刊物中消失了,但是日本人在私底下在談論中國時,仍然習慣用"支那"這個詞,觀念上的轉變絕非一日之功。
而這個轉變來得很快,這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新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
新中國的抗美援朝的決斷無論對於美國還是日本來說此前都是沒有想到的。除了中國自身的經濟、軍事實力遠遠不如美國之外,還有蘇聯不願意公開援助朝鮮而冒同美國發生衝突的風險。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方面便斷定中國無理由出兵援助朝鮮,認為中國政府的警告只是一種色厲內荏之舉。
1950年10月7日,美軍越過了"三八線"。10月15日,當時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
瑟在威克島與美國總統杜魯門會晤,斷定:"中國人起而抵抗的可能性極為微小。"
而日本方面一向視美國為老大,慣於崇拜強者,這是他們民族根源中的天性。面對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中國抗美援朝的舉動在日本國內遭到一陣嘲笑,沒有任何人看好這支抗美援朝的軍隊,日本在中國的戰犯甚至公開叫囂:"日本帝國的陸海軍都被美軍打敗了,中國和北朝鮮的軍隊,怎麼能夠抵抗得住裝備現代化的美國軍隊呢?"他們幻想著美軍很快能打到中國境內,自己也將獲得自由。而日本國內則藉機在戰爭中間和美國進行了大量的"特需"交易,並且派遣勞務進入朝鮮戰爭,協助美軍作戰。
真正讓世界震驚,驚醒驕傲自大的日本人的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的"清長大捷",這是中國志願軍的巨大勝利。
在第二次戰役中,因為這次戰役圍繞著清川江和長津湖進行,所以被叫做"清長大捷"。在這次大勝利中,志願軍殲滅敵人3.6萬餘人,其中就包括了2.4萬餘美軍士兵,甚至於美軍的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沃克在敗退途中也遭遇車禍而亡。志願軍戰士摧毀和繳獲了各種炮1000餘門,汽車30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200多輛、飛機6架,收復了平壤並將戰局推進到了"三八線"兩側,一舉扭轉了此前美軍介入後朝鮮軍隊兵敗如山倒的現狀。
這場戰役震驚了世界,英國牛津大學戰略學家羅伯特在他的著作《清長之戰》中這樣子寫道:"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成為一個不能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而很明顯的是,在日本國內,一夜之間,對於中國人"支那"的稱呼消失得無影無蹤,對中國人產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
經過這樣一次大捷,經過抗美援朝這樣一場硬仗,我們才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奠定了我們國家在世界上大國的地位。我們可以說,一個民族的尊嚴都是靠自身的實力強大打出來的,任何來自外來的施捨都不牢靠,正如我們用自己的實力和犧牲打出了民族和國家的尊嚴,讓日本人不敢再輕易說出"支那"這兩個帶有侮辱性的字,這就是我們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新中國成立以後,遼寧撫順關押著此前俘虜和蘇聯轉交的上千名日本戰犯。這些戰犯們手上沾滿了鮮血,一個個桀驁不馴,態度惡劣,不服管教,拒絕改造對於中國人仍然抱著極端輕蔑的態度。
他們還擺出日本軍國主義武士道的嘴臉,叫囂著:"我們是戰俘,不是戰犯。""要求無條件釋放我們。"
而當朝鮮戰場上,中國志願軍"清長大捷"的訊息傳遞過來之後,這個令中國人驕傲的訊息讓這批日本戰犯大為震驚,低下了驕傲的腦袋,對原先帝國主義攻入中國的幻想也破滅了,因此在之後的學習和改造中,他們的牴觸情緒大大地降低了,學習精力更加地集中,開始真心實意地接受改造。
一個國家靠什麼贏得尊重?不僅僅是仁厚,最主要的是實力。
撫順戰犯管理所副所長後來充滿感慨地回憶說:"能夠使他們真正心服口服的,還是朝鮮戰局的根本好轉,中朝兩國軍隊把美軍驅逐至朝鮮'三八'線以南。如果沒有抗美援朝戰爭的巨大勝利所顯示出的中國人民震驚世界的實力,……是不會獲得改造日、偽戰犯的重大成果的。"
除了美軍之外,當時身處朝鮮戰場的"聯合國軍"們對於中國的印象也開始改觀,比如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他們以往引以為榮的功勳部隊,如皇家來復槍一營、皇家重坦克營、佩戴兩枚帽徽的格羅斯特團一營、蘇格蘭邊民團第一營……這些曾經在過去英國對外戰中取得過許多榮譽的軍隊在朝鮮戰場上,在中國志願軍戰士面前也遭遇了沉重滑鐵盧。在後來,英國更是不顧美國禁令,是第一個主動與新中國進行大規模交易往來的國家。
日本史學家和田春樹2003年編寫完成的《朝鮮戰爭全史》中就客觀地指出朝鮮戰爭完全確立了革命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另外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與美軍作戰,經受了'現代戰爭考驗',成長為一支能夠適應現代戰爭的正規軍。
這樣一種來自日本本土學界的解讀無疑能夠更好地證明朝鮮戰爭對於日本整個國內的巨大影響,完全扭轉了近代以來日本對於中國高高在上的俯視姿態。而這一切帶來自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來自我們"最可愛的人"英勇無畏的戰鬥和不懼犧牲的偉大精神,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他們,是他們讓我們能夠以驕傲的姿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