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似乎算得上是一個奇蹟。
高適出身於南北朝時期頗有名望的渤海高氏,但年輕的時候不務正業,還討過飯,年紀很大了才開始認真寫詩,“(高)適年過五十,始留意詩什”。
在中唐詩人元稹當上宰相之前,高適是有唐以來詩人中官位最高的。比起同時期的李白、杜甫甚至王維啊,一開始名不見經傳的高適居然一出手就做到了位高權重的淮南節度使。
史書曾評價“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唯(高)適而已。”
由此,有些人把高適吹得神乎其神的,說比起政治上不成熟的李白,高適輕輕鬆鬆就當上了節度使,牛逼的不要不要的。
阿倍仲麻呂(晁衡)
不過,如果看看高適同時期的那些所謂節度使,就會發現,很多阿貓阿狗都當上了節度使。比如同是李白的好友日本人阿倍仲麻呂,也當上了安南節度使;原來安祿山、史思明手下的很多跟屁蟲,也透過紛紛倒戈,當上了各種節度使。
所以,高適這個節度使其實一點都不稀奇。
因為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很多厲害人物不是被殺就是逃亡,皇帝拿手指掰掰,挖出棺材的李林甫的人肯定不能用,被碎屍萬段的楊國忠的人就更不能用啦。這幾十年來在兩個奸相的輔佐下,委實人才凋零,加上天下大亂,還有幾個能用的?
唉,想用個人都難,看看身邊,還有個高適。
高適
高適為什麼“恰好”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唐肅宗身邊呢?
原來,高適以監察御史的身份陪著哥舒翰防守潼關,哥舒翰兵敗被俘,很多人要麼投降了安祿山,要麼怕皇帝怪罪直接逃亡了。
唯有高適,獨闢蹊徑,腳底抹油跑得快,一路上還累死了好幾匹馬,終於追趕上了同樣腳底抹油、放棄長安的李隆基。
冒著敗軍之將的死罪,高適追趕李隆基是去找死的嗎?
當然不是。
你想啊,李隆基逃出長安的時候,百官都沒通知(後來都做了安祿山的俘虜),高適這個時候追隨皇帝左右,豈不是特別忠誠?
另外,他早已想好了對策。
安史之亂
李隆基問高適:哥舒翰這傢伙咋回事,這麼掉鏈子?
高適解釋說:哥舒翰患了重病,平時把軍務交給監軍李大宜了,而李大宜每天跟身邊人飲酒作樂,不管部下死活,二十萬蕃漢將士們平時衣糧不給,怨氣沖天,哪還有戰鬥力?
李隆基又問:既然是這樣,你作為監察御史,為啥不及時報告?
高適繼續解釋說:“臣與楊國忠爭,終不見納。”
高適說自己一個正八品下的監察御史跟一代權相楊國忠有過好幾個回合的爭論,最終楊國忠沒有聽他的話,所以招致慘敗。
反正都是楊國忠的錯。而此時楊國忠早已人頭落地,說不了話了。
年老昏聵的李隆基聽得一愣一愣的,這個高適,不僅忠誠,而且有膽識,能用!
玄宗馬上提拔高適為侍御史,這可是皇帝身邊的監察官,位高權重。
玄宗下令讓諸皇子們分道平叛,高適這個時候出來勸阻說這樣做不合適,但沒有被採用。
果然,很快永王李遴在江東搞起了叛亂。
頭腦簡單、一心報國的詩人李白也被忽悠進了永王的班底。
永王李遴
這個時候呢,高適已經不失時機地投到了唐肅宗李亨的門下。本來,高適追隨的是玄宗,照例肅宗是不會用他的,應該懷疑他。
但高適來的時機好啊!而且他還有當初勸阻玄宗的政治資本。
李亨聽說高適身在老爹身邊,心卻向著自己,不禁對他刮目相看,問他有何奇策?
高適口才很好,拿出了當年跟李白吹牛侃大山的本事,口若懸河,侃侃而論,分析說永王必敗。
李亨也被唬住,當即拍板:既然如此,那就讓你當淮南節度使,主持平叛!
高適意氣風發趕到淮南,有沒有立功呢?
有的文章說高適平定了李亨叛亂,有的還說高適還抓了李白,真是佩服他們的想象力。
實際的情況是高適“師將渡而永王敗”。也就是說,高適的部隊還沒有渡江,永王就兵敗了,高適寸功未立。至於是因為他無所作為,還是動作緩慢,不得而知。
至於李白有沒有成為高適的俘虜?當時李白被抓到了江西九江,而高適還在淮南的揚州待著呢,八竿子打不著。
李白
肅宗一看高適沒起到作用,再加上身邊的李輔國也看不慣高適,讓高適坐鎮最重要的財賦之地淮南,顯得很不適合。於是皇帝把高適降職為太子少詹事,不久,又把高適任命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委以西部邊陲重任,希望他在西川發揮作用,抵禦吐蕃的進攻。
高適到了西川是不是有所作為呢?
很遺憾,不僅沒有取得任何功勳,反而丟失了大片的國土。
大唐由於發生安史之亂,戍守西部的精銳大批調往內地平叛,吐蕃趁火打劫蠶食大唐國土。西川不僅要為國家輸送大量財富,同時還要參與戍守西川和吐蕃邊界的城堡。
高適認為,與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戍守邊界,“運糧於束馬之路,坐甲於無人之鄉”,不如主動放棄這些窮鄉僻壤,“奈何以險阻彈丸之地,而困於全蜀太平之人哉?”他還舉出了漢朝公孫弘勸漢武帝放棄西南夷的例子,賈捐建議放棄海南島的例子(“棄珠崖以寧中土”)。
這封奏疏自然讓皇帝看得目瞪口呆:讓你去鎮守西川,你卻建議主動放棄領土?
肅宗再糊塗,也不可能同意呀。
不久,“吐蕃陷松、維、保三州及雲山新築二城,西川節度使高適不能救,於是劍南西山諸州亦入於吐蕃矣。”
由於高適的消極防守,被吐蕃輕鬆接管了進入西川的關鍵要害部位,三州二城拱手讓人,從此大唐的西川變得無險可守。
此時新登基的唐代宗實在看不下去了,立即派嚴武代替高適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
這嚴武也曾隨玄宗入蜀,雖然比高適年輕20多歲,但風格幹練,很快訓練出一支精銳部隊,“破吐蕃七萬”,拿下了當狗城、鹽川城。後來又多次擊破吐蕃,拓地數百里,功封鄭國公。
嚴武還順帶悉心照顧了一下流落蜀地、落魄潦倒的大詩人杜甫。
嚴武
唐代宗對退居二線的高適還算不錯,封他為渤海縣侯,象徵性地給了幾百個封戶,讓他養老了。
高適看到代替自己的嚴武這麼能幹,自己頗有雄心壯志,卻屢屢無功而返,辜負了當年跟李白、杜甫同遊時的一番豪言壯語,感到又羞又愧,抑鬱成疾,回到長安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高適在微時,曾感嘆“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希望有朝一日發達了,跟往日的玩伴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暢談平生快事。
他也曾嘲笑“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表示不屑與文士為伍,要在廣闊的政治舞臺上實現自己宏大的抱負。
等到皇帝把他放在舞臺的聚光燈下,他卻或因時運不濟,或因能力不足,屢屢錯失力挽狂瀾的機遇,豈不令人扼腕!
史書總結說,高適“喜言王霸大略,務功名,尚節義”,平時是比較能吹的,政治敏銳性也是很強的。但是,他“言過其術,為大臣所輕”,意思是他說了很多大話,卻沒幹成什麼事情,就如當年劉備對馬謖的評價“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顯然,“會說不會做”是高適最大的短板,慷慨陳詞是容易的,可一旦遇到真正的考驗,他卻掉鏈子了,沒有達成建功立業的理想,真實的高適其人生還是留有遺憾的,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功成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