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杭州嶽王廟中跪著的四個人的銅像,其中秦檜、万俟卨、王氏三人歷來都是投降派,是懼怕金兵如虎的人,他們陷害主戰派的岳飛還算合乎邏輯。
但是,在四個跪像中有一個人比較特殊,此人最初並不是投降派,相反,此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曾與金兵血戰,擋住了不可一世的金兀朮,算是南宋可以在江南立足的首功之臣。
而且他還是岳飛的老領導,最初對於岳飛還算比較賞識。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為什麼會有跪在岳飛墓前的銅像呢?
這個人就是張俊,今天我們就說說張俊和岳飛的故事。
張俊是宋徽宗時代的武官,原本是西軍士卒,後來作戰有功逐步升為武將。
張俊的發跡是在靖康之變後擁戴宋高宗趙構,張俊頗有政治頭腦,他看準了趙構必然要繼承皇位,所以便極力擁戴趙構為帝。
不僅如此,他還率領軍隊在江南打出幾個縣的地盤,為趙構偏安江南立下根基。
公元1129年,金兵追擊趙構到杭州寧波一線,“搜山檢海”,趙構嚇得逃亡海上。
是張俊率領“御前軍”在明州(今天寧波附近區域)擋住了金兀朮的追兵,因此明州戰役被列為南宋中興十三處軍功之首。
張俊最初也是岳飛的老上級,他當時還是比較欣賞岳飛才能的。按理說,這樣一個人不應該成為投降派,起碼不應該成為陷害岳飛的人。
但是歷史就是這樣不可思議,張俊最終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當宋高宗授意秦檜殺岳飛的時候,張俊上竄下蹦,幫助秦檜一黨為岳飛羅織罪名。
岳飛之死張俊是同謀。
所以這才有現在跪在岳飛墓前的張俊銅像。
張俊從主戰派轉變成投降派,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看到宋高宗本身就是一個鐵桿投降派。
張俊發跡就是依靠宋高宗,所以他才以趙構馬首是瞻,趙構既然要當孫子,他又怎麼可能再去抗金呢?
另外,張俊主動陷害岳飛,還有一部分妒忌心理。
張俊在南宋初年做到方面軍司令的時候,岳飛在他手下就是一個團旅長級別的中級將領。
結果短短几年,比自己小17歲的岳飛竟然和自己平起平坐。
不僅如此,岳家軍已經成為當時南宋最強大的一個集團軍,相比之下張俊的所謂“御前軍”反而遠遠不如。
時人提及抗金名將往往首推岳飛和岳家軍,這令空有“御前軍”名號的張俊頗為羞愧。
期間張俊曾打算和岳飛聯手吞併韓世忠的韓家軍,但是被正直的岳飛當面拒絕,張俊因此更加懷恨在心。
妒忌加憤怒,令張俊心中埋下了對岳飛報復的種子,恰逢最高領導宋高宗一心求和,指示秦檜殺岳飛,張俊幫助秦檜殺岳飛既符合了宋高宗的利益,又報了心中之仇恨,可謂“一舉兩得”。
這就是張俊要陷害岳飛的全部底細。
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張俊本是抗金名將,卻因為心中的妒忌和仇恨而變成了一個奸臣。
千百年下,人們記住的不是那個打破金兵不可戰勝神話的中興名將,而是一個跪在岳飛墓前的奸臣小人,真是令人感慨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