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泉州進士何喬遠,在萬曆年間撰寫的《閩書》上寫道:“漳浦舊有金名焉,諺謂之金漳浦,銀同安。”對此美稱,漳浦人欣然引以自豪,而且還喜歡說梁山九十九峰,鹿溪九十九曲。其實“九十九”只譬喻其多也。然而漳浦確實美麗富饒,不僅歷史悠久,山川形勝,而且物產豐富,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是值得自豪的。
漳浦地域最早建立的縣治.是在東晉義熙年間置綏安縣。王捷南《閩中沿革表》記載:“綏安縣本漢南海郡揭陽縣地,咸和中分南海立東官郡,義熙九年分東官立義安郡,縣與郡俱立。”義安郡治設於海陽,即今潮安縣東北,轄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等五縣。現在看來,當年義安郡所轄五縣中,只有綏安縣地現在屬於福建,其餘四縣都在廣東省境內,屬於潮汕及大埔地區。
當年的綏安縣治究竟設於何處呢?康熙年間的《漳浦縣誌》卷十九《雜誌》說:“都有綏安溪,即縣故址也。”八都在今盤陀至梅林一帶。同志卷一《方域上》又記載:“綏安溪在八都,源出縣界,東流合李澳川入海。”據此,綏安溪就是發源於梁山,流經盤陀,至梅林匯人李澳川(漳浦南溪,即鹿溪)的那條水了,綏安縣治就在梁山北麓盤陀一帶。現在盤陀嶺北麓和坑浣地方的連片水田有“縣前洋”地名(閩南方言稱大面積水田為“田洋”),按舊時習慣把縣衙門面的地方叫“縣前”,既使以後那裡已無縣衙,地名仍沿用,大概綏安縣衙昔日就設在這裡。
到了隋開皇年間,撤銷了綏安、芝水兩縣的建制併入龍溪縣。直到唐垂拱二年(686年),陳元光繼其父未竟事業,平定了“綏安之亂”後,上表請建州縣,經朝廷批准就屯所設立漳州,領漳浦、懷恩二縣,漳浦為附廓縣。當年州、縣治設在漳江北岸,梁山南麓;而懷恩縣置在漳江南岸,以漳江為兩縣之界河,漳浦即取漳江之畔的意義為縣名。
唐開元四年(716年),因梁山地多瘴癘,不宜聚生,州民餘恭訥等請徒州、縣於李澳川(今漳浦縣城)。其時陳元光將軍已戰歿,其子陳珦領州事,奏請獲准。開元二十九年,又因懷恩縣戶口流亡太多,朝廷撤銷懷恩縣建制,地域併入漳浦縣。同時,將原屬於泉州(州治在今福州)的龍溪縣劃歸漳州管轄。至貞元二年(786年),由於漳州刺史柳少安和繼任刺史陳謨,先後請求,漳州的州治再移設龍溪。漳州州治與漳浦縣治合設於梁山下計30年,合設於李澳川共70年,兩處合計l00年,然後始分開。故漳浦建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