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眾所周知,拿破崙·波拿巴在傳奇軍事生涯中與火炮結下了不解之緣。1793年收復土倫之役,拿破崙提出集中運用火炮火力,率先拿下小直布羅陀,為整場戰役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事後,他被破格提拔為法國炮兵准將,當時年僅24歲。1795年,巴黎保皇黨人發動葡月政變,拿破崙奉命鎮壓。在巷戰中,他調集炮兵轟擊叛亂者,成功粉碎了對手,人稱“用葡萄彈清理了街道”。從此,拿破崙成為了一顆政治明星,為他日後稱帝鋪平了道路。而在1804-1815年的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炮兵跟隨皇帝東征西討,令敵人聞風喪膽,立下了汗馬功勞。毫不誇張地說,從法國大革命戰爭至拿破崙戰爭,法國的炮兵實力及運用堪稱歐洲頂尖水準,這也是拿破崙取得一次次軍事奇蹟的重要保障。

耶拿會戰中的拿破崙一世

奧斯特利茨戰役會戰中的拿破崙

然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拿破崙本人並不負責火炮的設計生產,也並未親手製訂法國炮兵的規格標準。他是運用火炮的大師,但不能算作一名武器工匠。讓法國炮兵有了脫胎換骨的進化,為拿破崙留下一支虎狼之師的功勞,則非法國陸軍中將、火炮專家讓·巴蒂斯特·德·格里博瓦爾(Jean Baptiste de Gribeauval,1715-1789)莫屬。很多讀者恐怕從未聽說過他的名字,若單論對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炮兵的貢獻,他居功至偉,堪稱幕後英雄。

讓·巴蒂斯特·德·格里博瓦爾中將

讓·巴蒂斯特·德·格里博瓦爾出生於法國亞眠一個地方法官家庭,17歲便加入了法國炮兵。1756年“七年戰爭”爆發,法國與傳統對手奧地利結盟,對抗普魯士和英國。戰事曠日持久,並造成了上百萬人傷亡。從1757年起,格里博瓦爾以法國炮兵中校的身份被借調至奧地利軍隊服役,其直接對手為腓特烈大帝麾下的普魯士軍。腓特烈大帝繼位以來全面改良的普魯士軍隊,他尤其重視炮兵的作用,早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便然奧地利嚐到了苦頭(奧地利戰敗,被迫割讓富庶的西里西亞)。此後奧地利軍隊臥薪嚐膽,也改良了自己的炮兵部隊。奧軍總體轉為採用了更輕便的加農炮和新式的榴彈炮(包括新式榴霰彈),七年戰爭中戰果卓著。格里博瓦爾在奧國軍隊服役了整整五年,親眼目睹、操作了奧軍火炮並多次與普魯士對壘,積累了豐富第一手經驗。回國後,他便開始推行法國火炮的全面改革。

普魯士軍隊輕便靈活的3磅炮

在格里博瓦爾之前,法國陸軍火炮採用的是弗洛朗-讓-德·瓦利埃(Florent-Jean de Vallière,1667-1759)中將創立的瓦利埃體系。按照瓦利埃規格,法國陸軍野戰炮主要分為24磅、12磅、8磅、4磅四種加農炮外加3種臼炮。傳統制式主要的問題在於火炮過大過重,機動性和地形適應能力較差。例如,24磅野戰炮炮管長3.1米,重量達2.4噸。此外,瓦利埃規定不同型別火炮要對應不同種類的精美裝飾(比如24磅炮採用雞頭,12磅炮猴頭,等等),這讓火炮變成了貴族精美的“高階玩具”,徒然增加呆重、成本並且延長了工期。與此同時,法軍裝備火炮種類過多,口徑繁雜,許多零部件無法通用,也增加了後勤維護的成本。

瓦利埃體系下的24磅炮

24磅炮尾部的獅頭裝飾

針對上述弊端,再結合普魯士、奧地利軍隊的先進經驗,讓·巴蒂斯特·德·格里博瓦爾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他廢除了野戰軍中的24磅炮,將野戰加農炮統一為12磅、8磅、4磅三種口徑。利用鑄炮技術和彈藥技術的進步,在儘可能保障威力和有效射程的前提下,他大幅減輕了火炮的重量。

格里博瓦爾改革後的三種主要野戰加農炮。

例如,新式12磅加農炮長2.3米,重985公斤,最大射程1.8公里,射速每分鐘一發。作為對比,瓦利埃式12磅炮長3.1米,重達1.5噸。而最輕便的新式4磅炮長1.6米,重量僅為288.9 公斤(瓦利埃式4磅炮重650公斤),但最大射程仍有1.2公里,射速可達每分鐘3發。三種加農炮都可根據需要切換霰彈。第四種野戰炮為新裝備的6寸榴彈炮,炮管長0.71米,重318公斤,最大射程1200米,由於其特殊的彈道特性,可以部分取代昔日臼炮的功能。從下圖中各位讀者應該不難發現其中明顯區別。

瓦利埃舊式12磅炮

格里博瓦爾新式12磅炮

格里博瓦爾4磅炮

格里博瓦爾8磅炮

格里博瓦爾6寸榴彈炮

然而,格里博瓦爾的改革絕不僅侷限於火炮本身——火炮、炮車、彈藥箱、瞄準具乃至炮兵工具,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格里博瓦爾的改革已經隱約體現出“標準化、模組化、通用化”的先進思路。它們至今仍然是現代工業信奉的原則。例如,改革之前,法國陸軍野戰炮車可謂五花八門;在格里博瓦爾改革後,法國野戰炮車統一為兩匹馬拉(過去多為一匹馬拉),輪距相同,大部分零部件可以互換通用,重量尺寸也進行了嚴格限定,由於火炮和炮車均大幅減重,炮兵的部署和機動更為靈活。炮車能夠快速在發射模式(前置)和與行軍模式(後置)之間切換。火炮、彈藥和炮組成員可以搭載同一部炮車機動。此外,由於格里博瓦爾對“標準化、模組化、通用化”的堅持,火炮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成本降低,精度增加(改進了瞄準具和鑄造技術),並且在野戰狀態下的保養、維修也變得更加容易(意味著火炮妥善率的提高),以上因素疊加,無形中便令法國炮兵的戰鬥力有了飛躍。

1805年左右的拿破崙近衛炮兵

1792年的瓦爾密戰役被譽為挽救了法國革命政府的關鍵一戰。此役法國革命軍與普奧聯軍以炮戰為主,法國炮兵笑到了最後。注意畫面中正在實施機動的法國炮兵。

拿破崙時期法國野戰榴彈炮炮組成員(模型)。

平心而論,18世紀後期法國炮兵的巨大進步不是讓·巴蒂斯特·德·格里博瓦爾一人的功勞,其麾下諸多炮兵軍官、軍事專家和工匠也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但格里博瓦爾改革最初在軍中曾遭到保守派的強烈抵制,直到1776年他升任法國炮兵總監,改革才得到了全面推行。因此,讓·巴蒂斯特·德·格里博瓦爾功不可沒。1789年5月5日,面對危機,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召開了三級會議,掀起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4天后,格里博瓦爾中將便撒手人寰了。他無法看到自己打造的新法國炮兵,在隨後的25年間叱吒風雲,或許也是一樁幸事。這支技術先進,訓練有素的炮兵,最終在拿破崙一世麾下發揮出了全部力量,被永遠載入了史冊。而格里博瓦爾作為幕後英雄,也應該被歷史銘記。

2005年,為紀念奧斯特利茨會戰200週年,現代歷史愛好者扮演的拿破崙炮兵。

最新評論
  • 1 #

    拿破崙炮兵威震歐洲的祕密

  • 2 #

    拿總24歲都當炮兵准將了,而我還在獨自流浪

  • 3 #

    鴉片戰爭前半個世紀歐洲炮兵已如此水準!清王朝換誰也抵擋不住

  • 4 #

    這大炮沒有瞄具,如何瞄準?靠大拇指嗎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日島炮臺:不辱使命的海上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