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旗頂山炮臺 攝影\\鄒本東 甲午風雲已經逝去百年,然而劉公島上殘存的甲午遺蹟和大清海軍遺址,卻如歷史的警鐘,時時警醒著國人:勿忘國殤,發憤圖強。座落在劉公島上最高峰的旗頂山炮臺,就是這樣一口發人深省的“警鐘”。該炮臺在北洋海軍時期稱之為“大頂子炮臺”,英租時期名為“百夫長炮臺”,現稱“旗頂山炮臺”。透過諸多名稱的演變,炮臺的發展歷程和滄桑歲月逐漸清晰,雖消逝百多年,卻依然歷歷在目。 北洋海軍:尚未竣工的臨時堡壘 1884年的中法馬江海戰,福建水師全軍覆沒的慘敗,強烈刺激了清廷最高當局。痛定思痛後,掀起了第二輪海防大討論熱潮,並確定了“先從北洋精練水師一支以為之倡”的海軍發展戰略,北洋海軍也由此獲得了優先快速發展的優勢地位。儘管北洋大臣李鴻章未雨綢繆,提出設防“以購炮築臺為先務,亟須預訂巨炮以壯威勢。”但囿於財力,威海衛基地設防於1887年才正式拉開序幕。而此時的劉公島炮臺建設尚未展開。 自1887年始,副將張文宣率北洋護軍2營駐防劉公島與日島,至甲午戰爭爆發前,共修築了公所後炮臺、黃島炮臺、東泓炮臺三座永久性炮臺。 就在北洋護軍緊鑼密鼓地修築劉公島海防工程之際,1894年7月,甲午戰爭爆發。隨著戰火向威海衛蔓延,北洋海軍根本重地的劉公島首當其衝,其戰備無疑需要進一步增強。而此時的李鴻章也只能臨時抱佛腳,下令張文宣抓緊構築臨時炮臺。他在8月30日的電報中要求張文宣“大頂安炮六尊,運土拉炮,準添長夫三百名。炮設齊,即報明裁撤。” 也就是說,大頂子炮臺是從8月30日才開工建設。

航拍旗頂山炮臺

攝影\\鄒本東

然而,戰事緊急,留給張文宣構築炮臺的時間不多了,兩個月後的11月5日,張文宣向李鴻章上報大頂子炮臺正趕鑿臺基,尚未安裝火炮。

1895年威海衛保衛戰爆發後,大頂子炮臺又有著怎樣的作為呢?國內史料未有提及,只能從日本的史料中了解到當時的情況。

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後,日軍於1895年2月17日進佔劉公島。2月19日上午,日本國民新聞戰地特派員古谷久綱氏登上大頂子,進行了仔細觀察,他還作了詳盡描述,全島最高頂高出海面300尺,僅一條道通達山頂,其險莫可名狀。此處的炮臺正在建設中,四個炮位已開掘完成,鐵板、石塊也已搬運到那裡,二十八珊榴彈炮(實指口徑為280毫米的臼炮)二門橫陳山頂。以該炮的威力,五千米射程俯射,可擊破軍艦鐵甲板而貫穿船腹。古谷久綱氏還感嘆道也只有中國這等大國,才能憑人多將此二炮搬上山頂。

航拍旗頂山炮臺

攝影\\鄒本東

大頂子炮臺按李鴻章要求原本安裝六門炮,在古谷久綱氏的描述中僅提到2門,剩餘的4門炮在哪裡呢?日本《日清戰爭紀實》一書中給出了答案。書中稱,海岸堆場有廿四珊(240毫米)榴彈炮四門,及其炮架、彈藥等附屬品,半曝露於風雪之中。也就是說,到戰爭結束時,大頂子炮臺原計劃設定的6門臼炮,僅僅是開建了6座臺基中的4座,且未完工,也只有2門運至山頂,還沒有安裝,餘下的4門還在山下海邊尚未搬運。1895年5月,未在戰爭中發揮威力的6門臼炮,就這樣屈辱地淪為戰利品……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是對大頂子炮臺戰略位置最貼切的寫照。其火力除覆蓋到劉公島周圍海面,還可支援島上其它炮臺,又可與南北兩岸炮臺配合封鎖南北海口,為劉公島乃至威海灣築成一道天然屏障。然而,對於如此重要的戰略制高點,北洋護軍統領的張文宣不會視若罔聞,最為可能的原因是,在戰爭日漸逼近的危急關頭,張文宣已經無暇顧及大頂子炮臺,只能對炮臺的建設草草收場,而將防禦的重點集中在島上東南側海濱,集中兵力在島上東端南側海濱挖伏兵溝,以及修築了多處臨時炮壘,以防日軍由此搶灘登陸。

炮臺內石砌建築

英國強租:遠東殖民的“永久炮臺”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加速了帝國主義侵華的程序。西方列強在加強對華經濟侵略的同時,加緊侵佔中國沿海重要港口,在華展開了搶佔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的激烈競爭。在這場瓜分豆剖的競爭中,與日本沆瀣一氣的英國強行租借威海衛。劉公島被日本佔據3年後,緊接著又開啟了被英國租借長達42年的屈辱歷史。

英租時期的旗頂山炮臺

英國之所以強租威海衛,其最初目的就是把威海衛建成其在遠東地區的永久性海軍基地,既牽制俄國、德國,又控制京津,進而增強其對華事務的發言權。1898年,英國駐華海軍司令、海軍中將西摩爾(曾任八國聯軍司令)和皇家工兵部隊上校劉易斯相繼來威進行軍事勘察,並向英國政府提交了威海衛防禦設施建設規劃。在其計劃當中,劉公島海軍基地的建設是重中之重,所有防禦設施和軍用儲備庫都建在劉公島,艦隊停泊地點也全部安排在劉公島海面,並以能夠抵擋來自海上和陸地上的任何進攻為目標進行火力和兵力配備。隨後,英軍在接收日軍在島外及劉公島各炮臺等軍事設施的基礎上,又在島上開始了大規模的炮臺、兵營、碼頭、戰壕、掩體等軍事防禦設施建設,而大頂子炮臺就在其中。

英國皇家海軍中國艦隊旗艦“百夫長”號

甲午戰時尚未完工的大頂子炮臺成為英軍新炮臺的臺址。英軍利用原有的一些營房、護牆、炮位等拆毀的石材,在1901年初完成新炮臺建設,取名為“百夫長炮臺”。炮臺之名源自當時的英國皇家海軍中國艦隊旗艦“百夫長”。

英租時期修築的訊號旗臺

英國因英布戰爭致其海陸軍受損嚴重,遂將海軍發展重點轉移到造艦上,並於1902年2月放棄了原有計劃,將威海衛確定為英國海軍訓練基地和療養基地,自此不再投入軍事設施建設。百夫長炮臺儘管建完,但在英租時期僅是一個未安裝火炮的空炮臺,由於花費不多,與清軍修築的永久性炮臺相比,無論在形制還是用料上都有較大差別。英軍還在炮臺上面設定訊號旗臺一座,旗頂山和旗頂山炮臺之名也由此旗臺而來。

刻有Centurion Battery(百夫長炮臺)英文的兵營

現在,鑿刻在炮臺兵舍外牆的Centurion Battery(百夫長炮臺)的英文仍然清晰可見,猶如一塊傷疤,永久燒錄著大頂山炮臺曾經的屈辱。

新中國成立:保家衛國的海防屏障

解放後,處於海防前沿的劉公島,回到人民的懷抱,成為保家衛國的海防屏障,終於煥發出新的生命。駐威部隊在劉公島各處修建要塞火炮陣地,旗頂山炮臺再次成為軍事要地。

駐威部隊修復了原英軍所建的兩處圓形炮位,又添建了兩處新炮位,共設定美製MK22型76.2毫米高平兩用艦炮4門。這批美製MK22型艦炮是購自蘇聯的二戰剩餘物資,是美國二戰時期援助蘇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大量武器裝備之一。

複製的240毫米口徑克虜伯大炮

九十年代,甲午戰爭博物館以廈門胡裡山炮臺280毫米克虜伯臺炮為樣本,複製了兩門240毫米克虜伯大炮,安置在炮位遺址處,並對炮臺進行了多次修繕。

整個炮臺分地下掩體和地上炮位兩部分,環繞炮臺都建有防護長牆,歷經戰火風雨侵蝕,現僅存幾段殘垣。炮臺高下分三層,內有蓄水池和良好的通風系統,炮臺南側依崖而建了兵舍、掩體及彈藥庫,並且相互貫通,所需炮彈可由彈藥庫直接提升到炮位,極大地節省了時間。炮臺使用花崗岩砌築、水泥灌漿,施工嚴謹,造型巧妙,堅固實用。就是今天看來,整個工程規模之浩大,結構之複雜,依然令人驚歎不已。

旗頂山炮臺現狀

撫今追昔,當人們登上旗頂山炮臺那一刻,便走進了探尋甲午遺恨的歷史隧道:鏽跡斑駁的大炮、儲存完好的兵舍、炮臺周圍的蒼松翠柏,甚至四面遼闊的海面,都會向你講述那場震驚中外、改變中國命運的戰爭,展現出一幅悲壯慘烈的甲午戰爭歷史畫卷,猶如一本歷史的教科書,時時警醒著每一個華夏子孫。1988年,旗頂山炮臺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麥哲倫艦隊有槍有炮,為什麼他還是被土著人“砍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