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引導下,清軍大舉進入山海關,擊潰李自成的部隊之後,攻佔了京師,而到了1683年,隨著延平王鄭克塽投降清朝,此時大大小小的農民軍、明朝殘餘勢力和割據政權也都悉數平定,清朝至此統一了全國。
然而這並不代表著滿清統治者就能因此而高枕無憂,而在初期的數十年裡,同樣也有有一位大清最神秘的敵人,折磨了康熙60年,這正是無處不在的“朱三太子”。
早在1644年春,崇禎帝的三個皇子已經被李自成殺害,清軍入關之後,藏匿在民間的太子朱慈烺,找到了投靠清軍的外祖父周奎,以尋求庇護,沒想到周奎卻乾脆將其獻給清廷,最終朱慈烺被以“假冒太子”之罪斬首。除此之外,清廷還將證明太子並非假冒的15人也都悉數處死,而在朱慈烺去世後,明廷繼承人的位置,也變得動盪不安。
然而這卻並不影響反清復明的武裝為自己尋找一個合適的代言人,“朱三太子”也就因此誕生了。
《清史稿》記載,康熙時期的第一起“朱三太子案”,發生在1673年,康熙執政的第12個年頭,此時正值吳三桂江南反抗期間,讓清軍吃了一驚的是,京城內部,竟然也有一個自稱是朱三太子的男子,“裂布裹首以白,披身以赤”,積累了不少信徒,打算趁機舉事。不過“朱三太子”等人在聚會的中途,受到了百姓舉報,事情隨後洩露,清軍捕殺數十人,為首的“朱三太子”卻消失不見。
經過審訊清廷才發現,這名“朱三太子”叫做楊起隆,有的部下對朱三太子身份依然深信不疑,而清軍也展開了大肆搜捕,最終在1680年,於陝西鳳翔將楊起隆抓獲,“檻送京師,誅之。”
不過楊起隆還沒有抓住,等到康熙十六年,另外一名“太子”又來了,福建漳州的蔡寅,和在臺灣的鄭經聯合,自稱朱三太子,在當地招募兵勇,皆頭裹白布,稱“白頭軍”,一時間數萬人響應,清廷急忙派兵征討,最終蔡寅被海澄公黃芳世擊敗。
到了康熙十八年,湖南的新化縣,安親王嶽樂捉拿了一名叫做朱慈燦的人,他依然自稱為明朝太子,隨後被安親王嶽樂押送到京師,儘管朱慈燦沒有要造反的舉動,然而拿不定注意的康熙卻認為:“朕思歷年已久,至今始出,自然近偽。”於是將其問斬。
此時的康熙,對於朱家人已經有了一些心理陰影,因此等到南巡歸來,康熙特意頒佈旨意:“訪察明代後裔,授以職銜,俾其世守祀事。”意思是查訪明朝宗室,善待後人,別到時候又有一個什麼太子跳出來作亂。
然而清朝大臣找了5個月,卻回覆道:“明亡已久,子孫湮沒無聞,今雖查訪,亦難得實。”康熙也只好放棄了對朱三太子的搜尋。
結果到了康熙四十二年,江蘇太倉州和浙江四明山在同一時間發生暴動,起事的首領,依然還是那個朱三太子,暴動很快被平息,然而這讓康熙徹底憤怒,他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問罪,而是派心腹蘇州織造李煦仔細查訪,看看究竟是那一夥人在裝神弄鬼。
真相很快查明,“朱三太子”的確為明朝後裔,名朱慈煥,是崇禎四子,曾落入李自成軍中,之後來到南方,東躲西藏,說起這位叫做朱慈煥的人,也多少有點冤枉,他本意不願謀反,誰曾想硬是被同村鄉民扯出來當大旗,就連康熙回覆刑部的批語也提到:“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應擬大辟,以息亂階”,就這樣,他最終以“莫須有”罪名,被凌遲處死,朱慈煥全家隨後被問斬,而這也是清廷在所有“朱三太子案”中抓到的唯一一個“真太子”。
一直到康熙執政的最後一年,1721年臺灣朱一貴發動起義,打的依舊是“朱三太子”名諱,而這樣的一個稱號,也折磨了康熙60年,一直到順治時期,才逐漸銷聲匿跡。
不難看出,朱三太子儼然成為反清復明的標杆和符號,而讓滿清統治者害怕的,並非“朱三太子”血統的真假,而是每次以他為首的起義,總是能呼啦掀起一大批人,然而截止到如今,“朱三太子”的真實身份,依然佈滿了疑雲,他究竟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或者只是一個符號?還要等到後來的史學家去慢慢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