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我國曆史上的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漢代在審美上以苗條為佳,而唐代則崇尚豐滿,所謂“燕瘦環肥”是也;再比如,在文學上,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各自有著各自的精彩。有趣的是,每個朝代的皇帝也有著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特點——西漢皇帝愛帥哥,東漢皇帝娃娃多,晉朝皇帝大多是權臣手中的木偶,唐朝皇帝有一半沉迷於服“長生不老丹”,宋朝皇帝好讀書愛書法,明朝皇帝則一代不如一代越來越昏庸。

除了昏君多之外,明朝皇帝還有一個“獨到之處”,那就是愛翻老子定的案,不過這倒不是個壞事兒。 明成祖朱棣透過靖難之役逼得建文帝不知所蹤,與世界徹底失聯後,對反對他抵制他的建文帝舊臣展開了瘋狂到超級變態的報復,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鐵炫、景清等忠於建文帝的前朝大臣都慘遭抄家滅族之禍,方孝孺更是被殘暴的朱棣滅了十族,建文帝舊臣和他們親人的鮮血染紅了南京城的天空,因為與他們有牽連而被流放邊境的罪人擠滿了南京城外的條條大路。

然而,朱棣死後,他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竟然翻了他當初定的案,一紙詔書把老爸眼裡那些罪大惡極的建文舊臣變成了忠臣義士。 明仁宗是一個仁愛寬厚的皇帝,他對他老爸的嚴刑重賦,頻繁用兵等做法頗有微詞,即位後就改弦更張,開始改革。 明仁宗的第一項整改措施就是赦免建文帝舊臣和永樂一朝遭連坐流放邊境的罪犯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籍居住,接著進一步平反冤假錯案,使得建文忠臣方孝孺的“誅十族”慘案等許多冤獄都得以昭雪,並恢復了一些受害大臣的官爵,這應該是朱棣生前無論怎麼狂想也不能想到的事情。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發生,明仁宗的孫子英宗朱祁鎮被瓦剌(蒙古的重要一支)俘虜,他的弟弟朱祁鈺被推上皇位,這就是歷史上的明代宗(又稱眀景帝)。在明代宗的支援下,兵部尚書于謙指揮明軍打敗了進犯北京的瓦剌軍,挫敗了瓦剌首領也先想用英宗迫使明朝求和的企圖。

當時,也先挾持著明英宗來到了北京城下,要求明政府拿出大量的金銀綢緞和他們講和,否則就殺死英宗皇帝,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為由嚴詞拒絕。後來,也先見英宗已經完全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把他放了回來。 公元1457年,奪門之變發生,明英宗復位,于謙被英宗信任的奸臣誣陷為謀反之罪,在凜冽寒風中被殺害於崇文門外。 明英宗的兒子憲宗朱見深知道于謙是受冤而死的忠直之臣,他登基後不久就為于謙平反,恢復了于謙的官職和名譽,並派人去于謙墓前祭祀,還在全國範圍內釋出誥文稱頌于謙生前的功勳業績。 公元1521年,昏君正德皇帝朱厚照駕崩,因為他是獨子,而且沒有留下子嗣,他的堂弟朱厚熜幸運地得以繼承大統,成了大明帝國的一把手,這就是另一個為人熟知的昏君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想讓自己已經去世的父親興獻王朱佑杬在身後獲得皇帝的諡號,但迎接他進京繼位的宰輔楊廷和等人堅決不同意,而且要求新皇帝按照皇家慣例稱伯父弘治皇帝朱祐樘為父皇,稱親身父親興獻王朱佑杬為叔父。嘉靖皇帝不肯妥協,以退位相威脅,楊廷和被迫辭官回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禮議”事件。 嘉靖皇帝逼走楊廷和後,正式下詔給他的生父興上諡號為恭穆皇帝。楊廷和的兒子楊慎召集了二百多名朝廷官員,趕到金水橋齊聲大哭,對嘉靖皇帝僭越禮儀表示強烈抗議。嘉靖皇帝龍顏大怒,下令錦衣衛廷杖這些鬧事的官員,當場打死十六人,十天後,楊慎聯合六位朝臣再次在朝堂上痛哭抗議,嘉靖皇帝御筆一揮,將楊慎流放五千裡之外的雲南邊陲。 嘉靖皇帝對楊慎恨入骨髓,他在位四十二年,曾經六次大赦天下,可每次都會加上這麼一條——楊慎除外。不幸的楊慎終其一生都沒能逃脫嘉靖皇帝的魔掌,直到被流放四十多年後死在雲南。

楊慎去世八年之後,嘉靖皇帝駕崩,他的兒子朱載垕繼位成為隆慶皇帝。隆慶皇帝一登上皇位,就翻了他老爸當年定下的楊慎流放案,不但為楊慎恢復了名譽,還追諡楊慎為“光祿寺少卿”。 明成祖、明英宗、嘉靖皇帝都曾是天下最有權力的人,都曾說一不二,一手遮天,但他們那唯我獨尊的龍眼還沒有踏踏實實地閉上,他們的兒子卻已經把老子當年欽定的案子徹底地翻轉了過來,無意中給老子臉上來了狠狠的一記耳光,這三個皇帝如果地下有知,不知當作何感想,有何反應。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世民糊塗不糊塗?看他留下了的這個汙點,連史書也不敢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