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649年,因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與清軍的戰爭中屢次受挫的南明政權,已進入風雨飄搖之秋。

永曆帝面對生死存亡迫近的時局,與朝臣商議之後,希望做最後一搏,決定寫信派使節向當時的羅馬教廷求助。

永曆帝之所以能做出這個選擇,除了病急亂投醫的心態之外,和當時在宮廷中傳教的傳教士卜彌格影響是分不開的。或許出於政治角度的考量,永曆帝已經接受了基督教思想,甚至給明朝最後一位太子受洗並取教名“當定”(今譯“君士坦丁”)。

永曆帝

永曆帝希望藉此獲得西方教廷支援,使大明能如同羅馬帝國般,轉天主教為國教,復興帝國。

卜彌格被安排為此次外交活動的全權特使,同時,一位對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年輕官員陳安德與卜彌格同行。

為了抓住這最後一根稻草,挽救大明政權於危難之中,永曆帝斟酌再三,親筆向羅馬教皇寫下了語詞懇切的求助信。

肩負如此艱鉅的重任,陳安德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旅程。他也由此成為第一個赴歐洲的“中國外交官”。

在那個交通不發達的時代,路上風雨兼程,其難度可想而知。他們於1652年12月1終於來到了威尼斯。

形勢圖

沒想到剛開始就吃了一個閉門羹。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弗朗西斯科莫林拒絕接見他們,他對介入遙遠的東方的戰事絲毫沒有興趣。

卜彌格憂心如焚,他知道此時岌岌可危的南明政權是多麼熱切渴望期盼早日獲得西方救兵,望眼欲穿。

於是,他藉助人脈,請相識的當時的法國大使從中牽線斡旋,這才得以被總督接見。

然而,當時的羅馬教廷在國家的政治活動當中擁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教皇對法國人的介入產生了猜疑心態。而耶穌會總長古斯維斯尼克爾更是認為,倘若西方介入明清政治紛爭,將對西方教會在中國的傳教產生不利的影響。

卜彌格

這中間的矛盾糾葛,竟然導致這次求助幾乎陷於停擺。陳安德和卜彌格在羅馬一等就是三年。

1655年12月,對卜彌格和陳安德求助虛與委蛇,不斷敷衍的英諾森十世去世,新任教皇亞歷山大七世這才將他們的外交活動擺上案頭。

然而,除了對當時苦苦掙扎的南明政權表示同情,他也同時表示遠水解不了近渴,愛莫能助,等於是委婉的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歷盡了千辛萬苦,卻等來了這樣的結局。這無異於是一盆冷水,潑在了他們的心頭。

永曆史帝最終沒有等來好訊息,他曾抱有希望的這次出使,終成無用之功。

羅馬教皇

1662年,他被昔日食大明俸祿的舊臣吳三桂俘獲,並以殘忍的方式處死。

雖歷史不容假設,在我們還是不由得會想到另外一個可能,倘若當時羅馬統治者接受請求出兵,根據雙方當時的實力對比,有沒有可能改變中國歷史的程序呢?

倘若真出現那樣一個局面,中國現在會不會是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

1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白比他大二十歲,卻稱其為叔叔,此人太牛,竟敢和神仙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