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清朝,曾經是一個民主制的國家。

這和很多人的印象相悖,但這就是事實。

清太祖努爾哈赤,以13副鎧甲建立大清的基業後,為防止一人集權可能帶來的弊端,決定開創一個獨特的制度,來確保清朝的長盛不衰。

用努爾哈赤的原話就是:

“深戒一家集權,力主八家分權”

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八旗並不單純的只是一個軍事單位,而是一個政治經濟軍事的複合體。

最開始的時候,八旗旗主要負責自己旗下的一切事物,擁有絕對統治權,軍政一把抓,甚至連旗和旗之間的規矩(法律)都可以不一樣,等於一個小的國家。

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清朝一開始的時候可以說是一個聯旗制國家,只不過美國有51個州,清朝只有8個旗而已。

這八個旗,把清朝的權利分成了八份。

美國是三權分立,清朝就厲害了,是八權分立。

建立八旗之後,努爾哈赤又建立了八王議政制度。

天命七年(1622年),努爾哈赤正式頒佈了汗諭,不立嗣子,確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簡稱八王議政。

八位和碩貝勒,是由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這些成年皇子組成的四大貝勒,及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等四個年幼皇子組成的四小貝勒。

努爾哈赤把所有的人口、土地、財物等一分為八,並規定以後的戰利品也按八份進行均分。

所有的國政大事,需要透過八王的議政才可以。

這種執政體制,更接近於西方的議會制度。

“八旗同議,必然無失”

四位成年大貝勒,按月輪值政事,等於每人每個月當一次最高執政官。

如果執政貝勒的意見和大家不合,那麼應該“商議易之”。

這是一個典型的民主制度,雖然是皇族版的民主制度,那也是民主制度。

就連未來的繼承人,努爾哈赤也決定用民主推選的辦法產生。

汗位,有德者居之。

“爾八人同心謀國,或一人所言有益於國,七人共贊成之,庶幾無失。當擇一有才德能受諫者,嗣朕登大位”。

如果繼承者不合格,那麼其餘七王可以將其彈劾,更換新主。

“繼我為君者,勿令強勢之人為之,此等人一為國君,恐倚強恃勢,獲罪於天也”“八固山王爾等中有才德能受諫者,可繼我之位,若不納諫,不尊道,可更擇有德者立之。”(《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四)

努爾哈赤定下的民主制度,是一個看起來非常完美的制度。

議會成了清朝政權的最高決策機構,汗王由八旗旗主推舉而來,是平等關係,所有軍政大事均由汗王和八旗旗主共同商議,採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投票原則,決不允許汗王乾綱獨斷,一言九鼎。

如果八旗旗主認為汗王德不配位,那麼可以廢黜之,另擇賢者為王。

同時,如有殘暴或無能的和碩貝勒,那麼經議會共同投票後,也可以更換和懲治,確保議會的八王始終由德才兼備之人擔任。

《汗諭》中還規定,繼任的汗王必須先向眾叔兄叩首,然後登上汗座,並請諸貝勒並肩齊坐,同受八旗官兵朝拜。

雖然這是努爾哈赤自家內部的民主和平等,但的確是民主議會制。

天命十一年,也就是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

根據四年前努爾哈赤創立的制度,八和碩貝勒需推舉一名新汗王。

誰該稱王?八大貝勒都覺得自己有能力稱王。

按正常劇本,這馬上就是一場大火拼,剩者為王。

八個人,只能活一個。

但那個時候,清朝還不是大清,只是後金,明朝還是一個龐然大物,分分鐘可以碾碎這些努爾哈赤的子孫們。

如果合力,還有一線生機,如果火拼,那一個都活不成。

在巨大的生死壓力下,八貝勒都選擇了遵守努爾哈赤的遺命,勠力同心。

經過一番政治角鬥,妥協及利益交換,皇太極成為了新的汗王,和四大貝勒一起“南面共坐,同受朝賀,共理朝政”。

四大貝勒共治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弊端,議而不決、決而不定、定而不行、行而不力。

但皇太極是一個天縱奇才,在四大貝勒的制約下,利用多番手段,滅了其餘三大貝勒。

阿敏被圈禁至死,莽古爾泰被關押後第二年暴斃身亡,被人舉報謀反後滿門誅殺,代善被嚇得主動退位,告老回家,不問政事。

最終,皇太極大權獨攬,正式稱帝,並改國號為“大清”,定年號為“崇德”。

這一年是1636年,努爾哈赤死後的第十年。

在清除掉三王后,清朝貴族惶恐不安,視皇太極為自身的威脅。

崇德二年,為安撫內部,皇太極將八王議政制度改為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

名義上,議政王大臣會議可決定大清的一切政事,且權利高於皇帝,這符合努爾哈赤定下的民主傳統。

而且皇太極宣稱,為了更民主,不止八王可以議政,很多貝勒的子孫也可以議政,大幅擴大了議會的成員人數。

增加議會人數,大幅稀釋了八王的權利,但大權在握的三大貝勒剛被幹掉,四個小貝勒還沒有什麼威望和實力。

於是這項新政得到了大清內部的一致擁護,不屬於八王的人都強烈支援這個提議,順利透過,穩定了皇太極的統治。

至此,皇太極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威望。

大權獨攬後,皇太極像開了外掛一樣,硬生生地降服了蒙古,征服了朝鮮,打的明朝處處龜縮,並幾度殺到北京城下,帶領大清走向了輝煌。

1642年,崇德七年,皇太極在松錦大戰中生俘洪承疇,殲滅了明朝在關外的所有精銳,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明朝只能龜縮在山海關附近,無力反擊。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那麼一統全國的一定是皇太極。

但很可惜,在明朝滅亡前夕,皇太極猝死。

也很幸運,皇太極猝死在明朝滅亡前夕。

1643年,建德八年,皇太極在瀋陽宮中突然猝死。

皇太極雖然在實際上廢除了八王議政,集權於一身,但並沒有在名義上廢掉這個“祖制”。

而且皇太極本身也是從八王中優中選優而來,比努爾哈赤直接指定繼承者效果要好得多。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努爾哈赤的這個制度確實幫大清選出了最優秀的帝王,皇太極的天賦和能力大大加速了清朝的崛起,清理掉三王並沒有給清朝帶來多大的動盪和損害。

所以皇太極也沒有指定繼承者。

也許是想效仿自己的父親努爾哈赤,也許是其他想法,但確實沒有指定繼承者。

皇太極死後,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有資格當皇帝。

按正常劇本,這裡應該再來一次大火拼,剩者為王。

在17天的皇位爭奪戰中,兩黃旗和兩白旗也確實差點就動刀子了。

但此時的明朝,已經處於滅亡的邊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清朝隨時都有可能逐鹿天下。

但要是內部真打了起來,清朝就沒資格入主中原了。

在巨大的利弊得失面前,清朝內部決定和解,議政王大臣會議共同推舉六歲的福臨為帝位。

1644年,順治元年,清兵入關,多爾袞統帥大軍入主中原。

同年,遷都北京。

攝政王為多爾袞,所有軍國大事由八王民主協商決定。

當然,多爾袞平定中原之後,挾滔天之功力壓諸王,一直在竭盡全力地打壓議政王大臣會議,得罪了無數的清朝貴族。

這固然帶來了多爾袞大權獨攬的風光,但也埋下了死亡的隱患。

1650年,順治七年,能征善戰的多爾袞,莫名其妙地死於一次狩獵。

13歲的順治帝,提前親政。

因為年幼,不得不依靠議政王大臣會議,協商解決一眾國內大事,議政王大臣會議達到了自己的巔峰,真正意義上的掌握了政權。

1661年,順治十八年,年僅24歲的順治帝去世。

按照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推舉,8歲的玄燁因為出過天花被順治帝指定為繼承人。

8歲的幼帝,完完全全的符合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利益,得到了議會的一致擁護。

而且這個時候,剛剛平定全國,剛封王的吳三桂等人可不是那麼老實,八旗內部必須團結。

所以其餘貝勒無一人挑戰此推選結果,玄燁順利登基,定年號為康熙。

為遏制其餘貝勒的非分之想,順治帝給康熙安排了很多輔政大臣,把議會的實際權利交給他們,來制衡八旗貝勒們。

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輝煌並沒有持續。

康熙長大後,覺得這些議會的大臣制約了他的權利,很討厭,於是全部幹掉了。

智擒鰲拜後,康熙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利。

1677年,康熙十六年,24歲的康熙對議政王會議動手了。

康熙設立了南書房,直接起草諭旨和處理機密奏摺,限制並剝奪了“議政會議”的很多執政權。

但此時,整個大清,依然有民主治國的傳統。

從皇太極到康熙帝,每一任皇帝都是議會推舉出來的,雖然有種種巧合,而且每一任皇帝親政後都立刻反手壓制了議會,但皇帝確實是由議會選舉產生的。

康熙帝效仿漢人制度,指定了太子,但這個太子根本就不被諸位皇子和議政大臣所承認。

按大清祖制,老皇帝駕崩後,議會推舉出來的新皇,才是真正的皇帝。

太子算毛線,只是個吉祥物。

很顯然,誰能爭取到更多議會成員的支援,誰就有可能成為下一任新皇。

於是在康熙朝,九龍奪嫡,諸位皇子自相殘殺。

中國的歷代封建王朝,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那麼殘酷的兄弟相殘了,但是在康熙朝誕生了。

除了登基的四阿哥雍正外,其餘八位參與奪嫡的皇子,只有老十三下場好一點,其餘七位皇子全部下場淒涼。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還有一個鏡頭,在雍正確認登基之後,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帶著各位旗主,要求雍正恢復八王議政制度,共治天下。

這簡直是在找死。

最終,他們的下場都是被圈禁終身。

雍正登基後,將八王議政的傳統和議政大臣會議視為帝國不穩定的因素。

每一次皇權交接之所以順順利利,其實都只是因為運氣好而已。

不得已之下,雍正和自己的兄弟們自相殘殺,他不想自己的兒子也走自己這條路。

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藉口對準噶爾用兵,為防軍政機密洩露,建立了軍機處,把一切軍權收歸到了皇帝名下。

南書房剝奪了議會的政權,軍機處剝奪了議會的軍權。

至此,八旗旗主名存實亡,對皇權再無任何制約能力。

而議會推舉皇帝的制度,也被雍正改為了“秘密立儲”。

指定太子的聖旨,就藏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後面,等皇帝死了就可以拿出來看了,寫的是誰就是誰。

議會沒有推舉新皇的能力了,諸皇子也不必自相殘殺了,皇帝想選誰就選誰。

在這種制度下,乾隆順順利利的繼位。

不用鞭屍多爾袞了,也不用殺鰲拜了,更不用和自己兄弟手足相殘了。

中央集權制讓清朝的統治異常的穩固,再也沒有動盪之憂。

經歷近200年的發展後,腐朽的清朝再也撐不住了,中央集權制下的清朝,失誤連連,屢戰屢敗,已經出現了滅國的徵兆。

為挽救清朝,再加上改革派的呼籲,在專制的慈禧死後,八旗貴族重提老祖宗的制度,試圖重建議政王大臣會議,再現八王議政的歷史。

1911年5月,清政府組建責任內閣,設立了13名內閣成員,其中滿人9人,皇族7人。

7名皇族內閣成員,恰好過了半數。

這就是當年清朝貴族議會制度的翻版。

但再怎麼說,也讓了6個名額出去,比當年純粹皇族組成的議會要強太多。

不過,這個議會制度沒有能拯救清朝,相反大大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佈在南京建國。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迫使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清朝的歷史告訴我們,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主歷史,中國也有很多民主制的嘗試。

遠在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是典型的民主制,近在清朝的八王議政和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也是一種民主制。

民主制並不是一個褒義詞,相反在很多時候造成了更大的內耗。

這玩意只是一個名詞而已。

如果民主制真的更好,那其餘八旗貴族根本不可能允許皇太極廢黜其他三大貝勒。

假如真的貫徹執行八王議政,那清朝早完蛋了,連李自成都打不過。

一個制度好不好,要看實際執行的情況。

不管是中央集權還是民主制,都有適用的時候,也有不適用的時候。

是否適用其實只有一個標準,是不是讓本國人民更加的富裕,是不是讓本國更加的強大。

讓本國人民更加強大富裕的,就是好制度,無論叫什麼名字,這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15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遼國的興衰與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