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許多地方,都流傳著朱元璋與紅薯的故事。

紅薯原名番薯,又名紅苕、甜薯、白薯、番芋、番葛、金薯、地羅卜、山藥……北方俗稱為山芋、地瓜。

有一則紅薯救命的故事。

話說有一年,朱元璋兵敗,退到皖、鄂交界的宿松、黃梅一帶,斷了糧草。聽從劉伯溫要仁政愛民的勸說,朱元璋命士卒不得擾民,而是到山上挖野菜、割野草充飢。

朱元璋和劉伯溫也加入其中。

這一天,朱元璋帶著劉伯溫等人來到了洪家嶺。在一處山坡上,他們找到了一種枝繁葉茂的草。葉子綠油油的,用手一掐,有白漿冒出。用口嚐嚐,甜絲絲的。順藤找到根部,朱元璋和劉伯溫合力一拉,竟然拉起了比雞蛋還要大的一串紅皮果實。

劉伯溫搶先試著嘗一口,感覺香甜可口,高興地對朱元璋說:“主公,甜的,可吃,口感比苦的野菜味道好幾倍。”

朱元璋便也擦去果實上的土,咬了一口,說:“確實不錯,想不到這紅果還真有好味道,真是天助我也!”

大家想知道此物是什麼?於是,就拉了一位百姓求問,回答這是“紅薯”。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是什麼原因長到這裡的。收成好的年頭,百姓們不吃,遇到荒年才用來充飢。也不種植,全憑它自然生長。

聞聽百姓所言,朱元璋便讓大夥繼續尋找,挖出來充飢。因為有了紅薯,暫時解了朱元璋軍隊的飢餓之困。

劉伯溫一邊吃著紅薯,一邊又動開了腦筋。想到早年間,他也曾有一個小菜園,雖然是一介書生,但對農事也不是一竅不通的。這時,他想到了一個點子,便對朱元璋說:“既然紅薯可以用來充飢,我們為什麼不帶回去大量種植呢?”

朱元璋一聽,也正有此意。兩個人又想到一塊去了。

於是,朱元璋下令士兵將山上的紅薯秧連根拔起,帶回去種植。

回去後,士兵們將秧和一些較小的紅薯,間隔著挖坑,栽的栽,埋的埋。不出幾天便紛紛發芽、長出新葉片,枝葉越來越繁茂,慢慢地整片的地裡就都被綠色覆蓋了。幾個月後,拔出根部的紅薯又大又紅。可惜,種出來的紅薯數量太少,供不上吃。怎麼辦?

當然是擴大種植了,可是秧苗卻成了問題。

負責種植的將官便向朱元璋請示辦法。朱元璋想了想,說:“你們真笨,只知道一顆種一顆,那麼長的藤枝,就剪來一節節往地裡插嘛!”

朱元璋是急不擇言,說過之後自己也沒有什麼把握。無奈,話已說出口,就硬著頭皮挺著吧!主帥令出如山,士兵們雖然半信半疑,但也照辦了。

收穫的時候到了。沒等朱元璋過問,早有將官捧著又大又好的紅薯來報喜了。

從此,栽種紅薯的方法便傳開了。朱元璋有了大量的紅薯貯備,不愁糧食了,打仗時就少了許多後顧之憂,勝仗也就頻頻出現了。

感恩於洪家嶺那片山上的野生紅薯,朱元璋稱帝后,將那片山改成得勝山,將洪家嶺邊的湖改名為龍感湖。

2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雜談:劉伯溫為何能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這要從皇帝丟馬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