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一年朱元璋帶軍兵臨衢州城下。
衢州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金(華)衢(州)盆地西端。史書記載:“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陽之肘腋,制閩越之喉吭,通宣歙之聲勢。”歷史上即為浙閩贛皖四省邊界的貿易中心和交通樞紐,是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
因此,拿下衢州,就等於是打通了邁向四方的關節。
然而,衢州也是守備禁嚴之地。朱元璋打出的第一拳,就像打在了釘子上,很是吃了一個苦頭。
頭一陣,由大將徐達領兵,眼看就要衝進去了,冷不防城牆上箭如雨下,不少將士中箭,攻城受阻。
第二陣,朱元璋親率大軍,剛到城下,那箭又像蝗蟲一般飛來,撥不開,擋不住,攻城軍隊也沒法前進。朱元璋損兵折將,敗回軍營。馬上派人請軍師劉伯溫商議。可是,軍師劉伯溫沒在軍營,誰也不知道他去哪兒了。
過了一個多時辰,劉伯溫才慢悠悠地回營。沒等已經氣急的朱元璋發火,劉伯溫先開口了,說:“要破衢州城,還差一員驍將哩!”
朱元璋一聽,莫名其妙地問:“我們手下兵馬十萬,良將千員,你怎麼還說缺大將呢?”
“一行服一行,打鐵服泥湯。因見攻城失利,我就去附近村莊轉了轉。還真是大有收穫。看來要破衢州城,需得找到一個叫遇春的人。”見朱元璋沒有打斷他,劉伯溫又接著說下去……
原來,劉伯溫訪得此地有句民謠:寒梅雪中開,遇春花落來。說是這衢州城又名梅花城。相傳有梅花神護衛著。梅花開在冬季,遇到春,它就凋謝了。正巧,劉伯溫又打聽到淳安山中有個獵人叫常遇春。據說此人有拔山扛鼎之力,驍勇無比。
劉伯溫將這個事一彙報,朱元璋當然高興,滿口答應劉伯溫親自去尋訪高人的請求。
劉伯溫想這常遇春,必定不是一般的市井之人,山野應該是他的樂園,要想找到他,需得進入到淳安山中。於是,劉伯溫便翻山越嶺,逢人就打聽常遇春的下落。
這一天,劉伯溫沿著江邊往上游找去,但見大江變成了小溪,快要到源頭了,再向前,山高路陡,更加不好走了。此時,他也有些累了,於是,就坐在路旁歇一歇,哪知道身子一歪,就打起磕睡了。
夢中,劉伯溫覺得手癢癢的,好像有什麼毛茸茸的東西在撥弄他,推也推不開,一著急,他就醒了。睜開眼一看,我的媽呀!一隻斑斕大虎正趴在他身邊呢,一隻大爪子正蓋在他的手上。劉伯溫驚慌地跳起來,逃到一棵大樹後,全然不顧儒雅的風範。
這時,忽聽得有人哈哈大笑道:“莫怕,莫怕,只是一隻死山貓罷了。”說話的是一位拿著鋼叉的壯漢,身高七尺有餘。
兩人一報姓名,劉伯溫才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此壯漢就是他要找的常遇春。只聽常遇春甕聲甕氣地說:“老孃被衢州城裡的官兵給抓去了。叫我到衢州衙門當差,才能放了娘。我打了一隻山貓,明天給娘送去。”
劉伯溫一聽,知道這常遇春果然名不虛傳,官府也在打他的主意了。於是,劉伯溫對常遇春說道:“官府如此殘忍,他們的話你能信嗎?說不定你明天趕到衢州城,老孃早已被害,還能吃到山貓嗎?”
常遇春是個大孝子,聽說老孃受難,急了。劉伯溫因勢利導,為朱元璋收了一員猛將。
新一輪的攻城準備就緒了。常遇春操起在曬穀場取來的石臼當頭盔,率先攻城。箭如雨下時,常遇春就如被淳安山中的蚊子圍攻一樣,毫不懼怕,一口氣衝到城門口,再掀開石臼砸在城門上,城門頓時砸開了。於是,全體將士一陣猛衝,一舉拿下衢州城。
朱元璋樂了,封常遇春為驍勇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