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她是錢學森的同班同學,周總理的愛人鄧穎超曾是她的老師。

作為中國流體力學奠基人的她,一生的傳奇無法用文字去概括,志存高遠,心懷祖國,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用一生踐行了入黨時候的承諾,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陸士嘉,一個真正的傳奇女子!

陸士嘉

生於危難之中!

陸士嘉出生的時候恰逢亂世,在她還是個嬰兒的時候,自己的祖父、父親就被大軍閥閻錫山殺害。

閻錫山

當時武昌起義爆發,陸士嘉的祖父陸鍾琦和父親陸光熙當時都在山西任職,革命黨人起義當晚,陸鍾琦父子做好了以身殉“清”的準備,他們沒有和其他清朝的官員一樣慌忙逃命,而是靜靜的等待革命黨軍的到來。

那一夜,陸府經歷了黑暗的一晚,家中老少基本上被革命黨人殺害,萬幸的是,陸光熙的妻子施桐君帶著自己的女兒僥倖逃脫,這個還在哭鬧的孩子就是今天的主人公,陸士嘉!

投奔舅舅,卻遭母親“拋棄”。

僥倖活下來的陸士嘉還沒有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幾年後竟被母親送給了親戚撫養。

原來,母親帶著陸士嘉成功逃脫之後,相依為命的母女為了生存下去,只能找到自己的親戚投靠,施桐君的弟弟當時是北京的著名醫生,條件不錯,於是母女二人便千里投奔弟弟施今墨。

陸士嘉舅舅施今墨

施今墨當時已經小有名氣,見到姐姐和外甥女的慘狀,心中非常難受,便在自己家附近給姐姐購置了一座小院讓二人生活。

本來日子總算是穩定下來了,誰曾想母親因為父親的死意志逐漸消沉,整日渾渾噩噩,一次,遇見了一個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讓母親遠離小人,被迷信思想矇蔽的母親非認為女兒陸士嘉就是那個小人,左思右想之後,便把她送到親戚家寄養,這件事確實讓幼年時候的陸士嘉非常傷心,以至於長大後也不願再提及此事。

小學時光,快樂且夢幻。

在陸士嘉七歲那年,她考上了北京當時最好的小學之一,北京高等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在這裡陸士嘉遇見了錢學森,也遇見了自己相伴一生的愛人張維。

錢學森是大家族子弟,小的時候在北京住的是獨居四合院,天天汽車接送,不過錢學森卻沒有因此覺得高人一等,對待條件不如自己的同學,錢學森總是非常樂意幫助他們,這或許和他母親從小樂善好施有關,當時錢學森家經常會有街上的貧苦百姓前去要飯,自己的母親總會分出一些吃的去幫助他們。

幼年時候的錢學森

張維從小家境優越,喜歡京劇和照相機,兩個人真正確定關係是在長大以後,後來他成了陸士嘉一生的伴侶,從同學成為一生伴侶,這個劇情簡直和《阿甘正傳》一模一樣。

五歲時候的張維

在陸士嘉上小學的時候,班裡來了一位老師,這位老師陸士嘉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的愛人,鄧穎超。

右上角人物,鄧穎超

大學四年,成為班花,也收穫了愛情。

1929年,陸士嘉18歲,這一年她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之所以說她是班花,因為她是班級裡唯一的一名女生。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在當時的環境下,一個女孩子卻選報了只有男生才喜歡的物理,其實,原因只有陸士嘉自己知道。

在她上中學的時候,一位朋友給她了一本書《居里夫人傳》,這本書對她的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此之前,她對於未來也是非常迷茫的,不知道自己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

居里夫人

這本書就像指路明燈一樣,為她照亮了前進的方向,那就是從事科學研究,報效自己的祖國!

在大學的時候,陸士嘉一直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因為理科女生少的原因,加上她本人非常優秀,自然成為了學校裡非常受歡迎的女孩子,對於追求者,陸士嘉都婉言謝絕了,偶然的一次機會,遠在河北上學的張維知道了這件事,非常緊張,因為自己喜歡陸士嘉,怕別人捷足先登,於是,利用放假的機會,張維回到北京向陸士嘉第一次表白。

雖然張維的表白很尷尬,也沒有送給陸士嘉特別貴重的禮物,不過兩個人的緣分不就是如此,嗎,互有好感的兩個人心意相通,不用說太多,便能夠知曉彼此的心意,愛情就這樣來了!

多才多藝的張維

為幫祖國造出自己的飛機,陸士嘉自費出國

中日戰爭已經不可避免,許多年輕學子都選擇出國,或許當時想的都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吧。

出國遊輪上的陸士嘉和張維

陸士嘉和張維當時都從事的是老師的工作,生活都非常穩定,但是為了能夠報效祖國,兩個人都選擇了出國求學。

張維當時考中了第5屆“中英庚款”,獲得留英指標,而陸士嘉卻沒有獲得公費的資格,但是她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在和家人商量之後,她毅然決然作出了自費出國的決定,因為她的專業是物理學,加上中國當時沒有自己造出的飛機,所以她留學的目標物件堅定的選擇了近代流體力學奠基人路德維希·普朗特教授。

出國前,兩個人簡單地舉行了訂婚儀式,陸士嘉送給張維一根鋼筆,上面寫著:勿忘祖國!

艱難留學路

普朗特是當時最頂級的科學家,20世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馮卡門就是他的學生,當時的普朗特教授非常嚴格,要想拜入他的門下,對於一個來自貧弱國家的陸士嘉來說無疑於天方夜譚。

起初,陸士嘉前去拜見普朗特,告訴對方自己想要跟著他學習,不過當時的普朗特並不怎麼喜歡這個來自東方的女學生,在他的眼裡,女孩子是不適合學習流體動力學的,雖然陸士嘉一次次請求,不過普朗特始終沒有同意收這樣一位學生。

後來,在陸士嘉的多次請求下,普朗特終於同意給她一次機會,他給了陸士嘉很多專業書籍,告訴他,你回去學習,兩個月之後你來參加我的考試,後來,這件事連普朗特自己都忘記了。

兩個月之後,陸士嘉真的來了,普朗特非常吃驚,當場考了她基礎知識和數學功底,沒想到陸士嘉全部透過,這讓普朗特非常欣喜,當即決定可以做陸士嘉的老師,他被這個柔弱女孩子的倔強和自信感動了。

當然,能夠成為普朗特的關門弟子,陸士嘉也是非常幸運的,畢竟這樣的機會不是誰都可以獲得的,這也是陸士嘉自己努力的結果,本身在大學裡,陸士嘉的成績就非常好,畢業的時候,陸士嘉就是年紀第一!

學成歸來,報效祖國!

在祖國需要的時候,陸士嘉毫不猶豫地回來了,建國伊始,百廢待興,作為著名航天專家普朗特的學生,陸士嘉被國家委以重任。

北航建設現場

1952年,陸士嘉以創始人的身份建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當時的北航只有1系和3系,於是她親自擔任空氣動力學專業教研室主任,在她的主導下,學院建立了好幾個超風速風動配套裝置,這也為之後“北京一號”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1955年,當時的中國航天專業一直沿用的是蘇聯教育課程設定,陸士嘉在和錢學森商議後,決定突破蘇聯航空教育體系,創辦中國最早的空氣動力學本科專業,4年後,陸士嘉又努力申請國家15萬元用以研究輕型客機專案。

陸士嘉以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高深的學術造詣,關心並支援對一些新興流體力學分支學科的研究。在60年代初,她積極從事粘性流體力學和電磁流體力學的研究,寫出了《電磁流體力學》講義,並親自開創了粘性空氣動力學課程。

1981年中科院增補院士時,考慮到陸士嘉對中國航天事業的貢獻,把她被列為候選人,陸士嘉知道後,主動和領導聯絡,拒絕了院士頭銜,用她的話說:希望讓更多的年輕科學家能夠進步,自己年紀大了,為國家也出不了多少力了,機會還是留給年輕人吧。

這種高風亮節的精神真的值得我們學習,一個科學家拒絕院士頭銜在中國整個科學史上也是唯一的特例。

晚年陸士嘉

評價。

在陸士嘉最後的歲月裡,錢學森和蔣英去協和醫院探望她,儘管她疾病痛苦,但談的都是國家和世界大事,言談中充滿了對建設我們國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信心。

滾滾紅塵,一個時代已經遠去,紅塵滾滾,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陸士嘉的一生充滿傳奇,生前榮譽等身,逝後不帶走一片雲彩,國之驕傲實至名歸!

1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小皇帝寶座上哭,攝政王說:別哭,快完了!3年後他的王朝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