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08年,12月2日,冬日裡的這一天非常寒冷。

北京,紫禁城,清晨,沒有陽光,陰氣籠罩著整個太和殿。不久前,清朝的光緒皇帝突然病亡,死因詭異。但沒有人去追究和探查,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聚集在一個只有3歲的孩子身上。

孩子的父親名叫載灃,瘦削、蒼白,他抱著自己3歲的兒子溥儀,將他放在雕著盤龍的金色御座上面。

這個3歲的孩子,此刻的身份是清王朝入關後的第10位皇帝,此刻,正是他登基的典禮。

御座下方,大臣們魚貫而入,不斷地跪倒爬起,呼喊著各種“吉祥”的祝賀語,冗長的繁文縟節和寒冷的天氣,令寶座上3歲的孩子很快就失去了耐性,他開始大聲地哭鬧,並且扭動身體打算從寶座上爬下來。

溥儀之父攝政王載灃

大臣們不斷地進入和退下,溥儀的煩躁情緒也越來越嚴重,整個皇家典禮在哭鬧聲中尷尬地進行著,攝政王載灃急得滿頭大汗,他不得不走近寶座,安撫著自己的兒子,3歲的小皇帝,“別哭,快、快完了!”

攝政王的話令所有的大臣感到恐懼,這句話太不吉利,大清,在小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就被人說“要完了”,每個人心中都不免感到茫然。

茫然,但並不震驚。因為早在1894年,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中國黃海水域幾乎全殲大清王朝的北洋水師,那時,該震驚的已經震驚過了。

年輕的光緒皇帝震驚了,他決心效仿列強,推行新政,變法維新,但他僅僅是名義上的王朝權杖的持有人,當他的“新政”觸犯到慈禧太后的利益時,皇帝成為了囚犯,並且很快就在被囚禁的地方孤獨地死去。1908年11月13日,就在皇帝離奇的前一天,行將就木的慈禧太后下懿旨,以醇親王載灃長子溥儀“承繼穆宗毅皇帝為嗣併兼承大行皇帝之祧”,繼位登基。

載灃是光緒皇帝的弟弟,是大清朝最為引人注目的權貴之一,但也的確是一個老實或者說較為平庸的男人,對於慈禧太后的旨意,他沒有力量反抗,也不敢反抗。而他的母親,溥儀的祖母在聽到這個訊息後,立刻昏厥。每個人都知道,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做皇帝,是一件有著性命之憂的事,沒有人希望步光緒皇帝的後塵。

儘管溥儀只有3歲,他也同樣對離開家庭,去到那個陰沉的宮殿裡感到莫名的恐懼。在溥儀後來的回憶錄中,他這樣寫道,“在我面前有一個陰森森的幃帳,裡面露出一張醜得要命的瘦臉,這就是慈禧”。

在溥儀進宮的次日,37歲的光緒皇帝被人發現死在瀛臺,74歲的慈禧太后也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懦弱的攝政王發現,一個分崩離析的王朝,重重地壓在自己3歲的兒子身上。

光緒皇帝的遺孀隆裕太后精心為溥儀選定了《大清開國方略》《聖諭廣訓》和《御批通鑑輯覽》等書籍,希望年幼的皇帝能夠學習做一箇中興的皇帝,但在溥儀的心目中,這些遠不如一隻竹編的蛐蛐更加有趣。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清王朝新軍第8鎮工程營打響起義的第一槍,革命黨人紛紛響應。革 命之火在蔓延,18個省群起響應,皇室權貴們心驚膽戰,調遣北洋新軍前去鎮壓,但已經沒有滿族的將領能夠統領新軍,無奈之下,載灃只得啟用了已被罷官的袁世凱。

但袁世凱已經不想再做這艘漏水之船的縫補匠了。1911年11月28日,袁世凱在紫禁城養心殿的東暖閣裡,向隆裕太后提出了請皇帝退位的要求。

溥儀在後來的回憶錄裡難掩恨意地寫道,“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絹擦眼,面前地上的紅氈子墊上跪著一個粗胖的老頭子,胖老頭很響地一邊抽縮著鼻子一邊說話,說的什麼我全不懂。後來我才知道,這個胖老頭就是袁世凱。”

1912年2月12日,知道大勢已去的隆裕皇太后帶著年幼的溥儀,在乾清宮舉行了清王朝的最後一次御前會議,皇帝退位的詔書很快就由光緒朝狀元張謇擬好了,隆裕皇太后在詔書上蓋過鈐寶後,禁不住痛哭失聲,這位一生並沒得到過多少幸福的女人,親手合上了統治了中國268年的大清帝國的歷史卷冊。

而從攝政王在小皇帝登基時說“別哭,快,快完了”到小皇帝退位,清王朝從此成為一個句號,僅僅過去了3年。

1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五四運動興起的背景是什麼?詳細過程又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