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日本西南地區一批具有改革傾向的封建領主兼軍閥以“還政於天皇”的名義興兵討伐當時控制中央政權的德川幕府。 注13 天皇頒發密詔確認其行為的合法性。10月14日,德川幕府的最後一代將軍德川慶喜辭職,還政於天皇,德川幕府的統治至此結束。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頒佈王政復古詔書,正式宣佈廢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倡導倒幕、主張改革的人士掌握了中央政權,是謂明治政府。明治政府從19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改革政策與措施,開始了日本近代化的程序,構成了日本歷史發展的轉折點,史稱“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即日本近代化的主體力量具有濃郁封建色彩,其雖有近代化指向,但封建因素與日本傳統宗教神道教,在日本近代化中產生了強大影響併發揮著整合社會的作用,使得明治維新開始的同時,日本便走上了軍國主義的發展道路。 明治政府建立伊始,就提出了“富國強兵”的口號。 1868年3月14日以天皇名義發表的《宸翰》(即天皇御筆信)中,即宣稱要“繼承列祖列宗之偉業”, “安撫爾等億兆,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 注14 1872年,明治政府頒佈徵兵令,旨在建立現役與常備役(即預備役)相結合的近代軍隊。 至1890年,日本已擁有7個現役近代陸軍師團,人數達53000餘人; 近30個常備役陸軍師團,人數達256000餘人。 此外,海軍亦擁有近代艦隻25艘,總噸位達51000噸。 並建立了遍佈全國的軍事0000警察網, 至1889年,已擁有首都警視廳和692個警察署,774個分署,1400餘個派出所。
注15 1890年,日本的近代工礦交通企業已達1653家,占主導地位的為軍工企業。 1881年,明治政府頒佈教育敕令,明確規定軍國主義思想為各級各類學校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並在學校普遍開展軍事訓練。 軍國主義不僅成了日本的國策方針,而且內化並構成了日本的國家體制。 1874年頒佈的陸軍省官制中規定:“陸軍卿(即大臣)由將官中任命。 ”這種體制後推廣至海軍部,明確了大臣的武官制。 陸、海軍省作為政府的部門,必須由陸、海軍將官出任,此種體制實際上使軍方有效參預並制約了政府,並在實際上擁有了對政府的干預權和否決權。 只要軍方的意圖得不到實現,就不派人參加政府,政府便無法組成,更談不到開展工作了。 1878年,設立了參謀本部。 參謀本部以將官為首腦,直屬天皇,與政府平行,參與國策方針的制定。
參謀本部處理軍事事務,政府無權過問。 參謀本部決定的軍令事項,可以直接下令軍部執行之。 作為政府部門的軍部(陸、海軍省),在本質上也因此隸屬於參謀本部了,這就為參謀本部透過軍部干涉政府開闢了通道。 加之軍部大臣的武官制,軍方實際上完全控制了政府。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首要原因在於明治維新是一場極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 注17 明治維新的發動者、組織領導者大多為具有一定開明傾向及意識的地方封建領主兼軍閥。他們雖具有某些明確的資本主義價值取向,但更多的則是站在封建制度的立場上利用資本主義的某些因素。明治維新後,封建制度因素在各方面仍廣泛存在。政權體制基本保持了舊的模式。在新政府中當權的維新派,既發展著城市的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又維繫著舊有的封建領地。
1872年明治政府頒發土地執照,僅承認德川幕府時期的地主和自耕農享有土地所有權,絕大部分農民仍然沒有土地,靠租佃地主的土地為生,封建生產關係在農村中仍佔據著主導地位。城市中新興的工商業資產階級絕大多數淵源於與封建領主、軍閥、官僚存在廣泛聯絡的高利貸商人,他們運用各種封建手段、方法及制度經營近代工商業,使封建關係盛行於近代工商業之中。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並未實行,封建思想意識普遍存在。大量封建因素融合進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程序,封建地主階級的掠奪本性與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殘酷性相結合,構成了日本軍國主義(後發展至列寧稱之為軍事封建的帝國主義)的社會基礎。
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另一原因在於日本的政治、文化傳統。 日本封建社會產生的天皇制與封建軍閥及其軍事力量一直存在著緊密的關係。 德川幕府時期即頌揚天皇乃創造日本國家的神的子孫,是日本唯一的最高君主世家,是日本社會的最高權威。 儘管天皇的權力實際上被架空,但德川幕府藉助於天皇的名義對全國實行精神統治,並挾天皇以令天下。 明治維新又發端於西南封建領主兼軍閥以“還政於天皇”的名義討伐幕府,並以“王政復古”的形式結束了德川幕府時代。 明治政府直接與天皇制結合,中央政權一直操縱於具有實力的軍方或與軍方有廣泛聯絡的人士之手。 明治天皇利用軍方恢復與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軍方則利用天皇建立了其對於全國的實際上的控制,並利用傳統宗教神道教,強化天皇的至尊主宰地位以統馭社會,形成天皇—軍方並利用神道教的一體化社會體制。 “天皇制從誕生的時候起就具有濃厚的軍國主義傾向,參謀本部的設立則正式宣告天皇制採取軍國主義了”。
注18 日本古代社會長期為封建軍閥所主宰。鎌倉幕府(源氏幕府)統治達150年,設於京都的室町幕府(足利氏幕府)統治達236年,設於東京的江戶幕府(德川幕府)統治達264年。長期的封建軍事力量的統治培育了日本的武士階層,並使封建軍閥混戰不斷。連續的戰爭使“尚武”沿襲為日本社會的風氣,美國文化人類學者本尼迪克特稱之為“刀的傳統”。這種傳統附著於封建地主階級的兇殘性,塑造了日本封建文化的武士道精神。天長日久,它滲透進日本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日本社會文化系統中極具影響的因素之一。明治維新後,構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社會文化基礎。
後起的以軍國主義作為國策方針和國家體制的日本資本主義,更具有貪婪性和掠奪性,19世紀70年代之後,日本疾速走上了瘋狂的侵略擴張之路,其侵略擴張的矛頭首先指向中國。1874年,明治政府以報復臺灣土著居民殺害琉球漂流民為藉口,入侵中國領土臺灣,中國清政府表示強烈抗議。 日本派出參議兼內務大臣大久保利通擔任全權使節赴北京與清政府代表李鴻章進行談判,在英國駐華公使的斡旋下締結了《中日北京專約》。 日本撤兵,中國則付出50萬兩白銀作為賠款以償還日軍的侵臺費用。 日本輕而易舉地勒索成功,進一步刺激了它的侵略擴張活動。 1875年,日本海軍向朝鮮江華島炮臺挑釁,威脅朝鮮。 1876年2月與朝鮮締結了所謂友好通商條約。 第一條寫道:“朝鮮是自主國……”當時的中國清政府與朝鮮之間為宗主國與附屬國的關係,開宗名義寫上此條,目的是否認這種既定關係,為日後與中國爭奪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進而將侵略矛頭直指中國埋下伏筆。 琉球自古以來為一獨立國家,但向中國納貢。 明治政府一成立,便提出琉球為日本領土。 1872年強迫琉球王室承認自己是屬於日本的琉球藩王。 琉球人民反對日本的吞併,清政府也認為這是針對中國的挑釁。
明治政府卻在用武力鎮壓了琉球人民的反抗之後,於1879年廢琉球藩,改設沖繩縣。 侵略琉球引發了中日的尖銳對立,使兩國邁向戰爭的邊緣。 最終,日本依靠政治上與地理上的便利條件和西方列強的支援,不顧中國的抗議,吞併了琉球全島。 明治政府的上述幾次侵略行徑,除入侵臺灣外,名義上均是針對與中國存在著傳統宗屬關係的國家,但其實質是為直接侵略中國奠定基礎,掃清外圍。 明治政府制定的“耀皇威於海外”的軍國主義方針,一直將中國視作其主要潛在敵手和擴張物件。 1880年,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在派遣人員潛入中國北京、天津竊取軍事情報的基礎上,編寫了《鄰邦兵備略》一文,彙集了中國的軍情,論述了中國的軍備,並呈奏明治天皇,其中強調必須準備中日戰爭。 為了準備對中國作戰,擴充軍備乃當務之急。 立言 “財政困難不能成為反對擴充軍備之理由,因為強兵為富國之本,而不是富國為強兵之本”。 注19 1890年3月,山縣有朋在呈給明治天皇的奏摺中又強調: “國家獨立自衛之道有二:一曰捍衛主權線,不容他人侵害; 二曰防護利益線,不失自己的有利地勢。 何謂‘主權線’? 國家之疆域是也。 何謂“利益線’? 即同我主權線的安全緊密相關之鄰近區域是也。 ” 注20 山縣有朋所言的日本的“利益線”,即指朝鮮與中國。山縣有朋的“衛國”之道即為:一防衛疆域,二吞併朝鮮,三入侵中國。此“衛國”之道深得明治天皇及明治政府的賞識,被定為日本的“根本國策”。甲午中日戰爭初步印證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這一戰略方針。
1894年5月,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日本政府一面準備乘機出兵吞併朝鮮,一面又假惺惺誘使中國清政府答應朝鮮政府的請求,出兵朝鮮以鎮壓起義。日本誘使中國出兵完全是為自己出兵制造藉口並進而挑起中日戰爭。從6月初到7月初,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日本即以護送駐朝公使返任和保護僑民以及與中國享有對朝同等權益等為藉口,出兵朝鮮達一萬餘人,佔據了戰略要地,包圍了駐朝鮮牙山的清軍。7月25日,不宣而戰,突然襲擊中國派往朝鮮的陸海軍。清政府猝不及防,於8月1日倉促宣戰。甲午戰爭前後歷時8個月,由於清政府腐敗的政治、軍事制度和消極防禦、失敗主義的指導方針,終於導致中國戰敗。清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被迫與日本簽訂了自《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喪權辱國條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規定:中國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個通商口岸;日船可直駛以上各口,日本可在以上各口設立領事館、建造工廠、輸入商品和各種機器裝置;為保證中國履行條款,日軍暫時佔領威海衛。日本奪取遼東半島,與沙俄在亞洲的侵略擴張發生了直接衝突,俄國聯合在遠東與英國競爭的法、德兩國,要求日本退還遼東半島。日本雖被迫退還,但訛取了3000萬兩白銀的賠款作為代價,使中國被迫承擔的賠款總額達2.3億兩白銀。甲午戰爭的最嚴重後果正在於此——日本用勒索的賠款高速進行了資本積累,發展了近代工商業,使其迅速躋身於帝國主義國家之列。中國則利用自己的錢鑄造了自己的宿敵。
1904年至1905年發生了日俄戰爭。這場發生於中國旅順口及東北境內遼東半島的戰爭,是日俄為爭奪對中國東北控制權的帝國主義戰爭。戰爭以日本獲勝結束,沙俄將在中國遼東半島和東北南部的特權轉讓給了日本。之後,日俄又三次簽訂《日俄密約》,將中國東北北部和內蒙古東部劃為日本的勢力範圍。從此,日本將以上地區統稱之為“滿蒙”,視作其獨佔地盤和進一步全面入侵中國的前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