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是為了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為了應試,“十年人詠好詩章,今日成名出舉場”;有的人為了抒發情感,“我以我手寫我心”;有的人為了踐行使命,於是“文章合為時而著”。
對於這個問題,今天的主人公張養浩又會作出怎樣的回答呢?
張養浩,元代名臣,也是一代文宗。他為官30餘年,歷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明宗諸朝,一度身居高位。他寫作頗多,自言平生“用盡我為國為民心”,在他的筆下,大多都是對百姓和家國天下的關切,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來自張養浩的千古一嘆!
為功名?張養浩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據說其祖父是個大善人,一生樂善好施。父親在戰亂中艱難起家,苦心經營下張家頗有家資,這也讓張養浩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條件。作為一個富二代,張養浩身上似乎看不到任何家境優渥帶來的問題。他從小勤奮好學,10歲的時候,因為一天到晚不停地讀書,父母擔心他過於用功影響健康,於是刻意限制他的讀書時間。為了讓父母放心,晚上張養浩等長輩都睡了,躲進房間繼續讀書。而且張養浩讀書涉獵十分廣泛,從儒家經典到唐詩宋詞無所不讀,詩書滋養下的張養浩詩文俱佳,尤其擅長寫作散曲。
除了學習優秀,張養浩還很有仁者胸懷。一次外出的時候,他在路上撿到別人遺失的錢財,堅持追上去將錢財奉還。
到了十七八歲,張養浩已經才名遠揚。19歲時,他在登臨濟南城中的白雲樓後,寫下一篇《白雲樓賦》。文章既成,人們交相傳抄。山東按察使看到這篇文章,非常欣賞,於是推薦他做了東平縣學正(官學中的老師)。
1292年,22歲的張養浩來到京師遊學,憑藉一手妙筆文章廣結文友。宰相不忽木看到他的文章大加稱讚,之後推薦他進入御史臺。一次,張養浩生病,不忽木親自前去家中探望。他看到張養浩家中四壁空空,十分感慨:“張養浩這種人才是真正的監察御史的好材料啊!”
為朝堂!進入仕途後,張養浩時刻不忘為官當“以天下為己任”,無論是擔任基層官員還是朝廷要職,他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
1305年,張養浩被選授為堂邑縣尹。去上任的時候,他聽當地的人們傳說縣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進去的人都多災多難。張養浩絲毫不為傳言所動,堅持住了進去。之後他又帶頭搗毀了濫設的神祠三十多所,破除當地的迷信風氣。當地還有一項規定:有強盜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要到官府接受審訊檢查。張養浩到任後,廢除了這一規定,他解釋說:“這些盜賊都是善良的百姓,去做強盜都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而為之。他們已經受到了懲罰,現在仍舊把他們看成強盜,這是斷絕他們悔過自新的道路啊!”這些有前科的盜匪們聽到這個訊息十分感動,相互勸誡說:“不要對不起張公。”張養浩調離堂邑十年後,百姓仍然為他立碑,歌頌他的恩德。
1308年,張養浩升任監察御史。在朝廷上,他因為直言敢諫屢遭風險。武宗朝,張養浩反對設定尚書省,寫下萬言書指陳時弊。元武宗聞之大怒,罷免了他的官職,還下令對他不再複用。之後,張養浩又被朝廷徵召出仕。元英宗時,為了慶祝元宵節,英宗想在皇宮中搭建巨大的彩燈。張養浩聽說後立即上書,並請求丞相勸諫皇帝要節儉。英宗心中不喜。但看到這封奏書後,他又轉怒為喜,說:“也就只有張希孟(張養浩字希孟)敢這樣說了。”
從基層到中央,張養浩已經為官三十多年。長期的官宦生涯和實踐讓他思考頗多,他根據自己的居官所得,把自己在不同的為官階段所思所想總結成文,寫成《三事忠告》,其中包括《牧民忠告》《風憲忠告》《廟堂忠告》,分別針對地方、監察和中央官員提出真誠勸告。文章篇幅不長,內容卻涵蓋自律修身、勤政愛民、舉賢薦才、待僚御下等方面,被奉為為官指南。
後人評價此書:“其言皆切實近理,而不涉於迂闊。蓋養浩留心實政,舉所閱歷者著之。”明代的張綸評價說:“張文忠公《三事忠告》,誠有位者之良規。觀其在守令則有守令之式,居臺憲則有臺憲之箴,為宰相則有宰相之謨。醇深明粹,真有德者之言也。考其為人,能竭忠徇國,正大光明,無一行不踐其言。”
為自娛?出仕和退隱,很多文人總是在兩者之間舉棋不定。張養浩對此事卻頗為豁達,他認為選擇入仕就踏踏實實地去實現志向,選擇退隱就灑脫一點去享受生活樂趣,這樣才能進、退皆有所為。1321年,張養浩以贍養家父為名,辭官歸隱故鄉。
他回到老家濟南,在城北建了一座名為“遂閒堂”的別墅,自號“雲莊”。在隱居的日子裡,他寄情山水,登山,遊湖,覽龍洞,賞泉水……他且走且詠,縱情詩酒,逍遙自得。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大量的詩文散曲,集結成《雲莊休居自適小樂府》一書,寫盡了林泉之趣。
經歷過朝堂上的波譎雲詭,他對現在的寧靜生活越發珍惜。投身在故鄉山水之中,他的心態也更加超然快樂:“流水當門,青山圍坐,每日家叫三十聲閒快活。”在他的筆下,秀美的山水更加靈動有趣“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倚仗立雲沙,回首見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雲霞,我愛山無價。看時,行踏,雲山也愛咱。”
在家鄉的山水之間,張養浩歸隱了8年。這期間,朝廷先後7次請他出山,都被他拒絕了,他還因此獲得了“七聘堂主”的雅號。
為百姓!然而,當朝廷的第八次任命下來時,張養浩改主意了!
1329年,陝西遭遇旱災,一時間餓殍滿地,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朝廷特拜張養浩為陝西行臺中丞,負責賑災工作。接到命令,沒有一絲猶疑,張養浩立即把家裡的財產都分給村裡的窮人,之後登上車子向陝西進發。這一走,便是奮不顧身,便是不留後路。
在張養浩赴秦賑災的這段時間裡,他寫下了大量的詞作,這些詞作的主題幾乎都是“百姓”。
一路上,他“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詢”。張養浩拿出自己的錢財開設粥棚,安葬餓死的災民。聽說鄉民賈海為了讓母親填飽肚子,竟然殺子以獻其肉,張養浩又怒又痛,大哭一場,最後還是自掏腰包接濟了對方。
路過華山時,張養浩到西嶽廟求雨。他懷著沉重的心情寫下數篇祈雨文,哭拜在地上爬不起來。似乎上蒼都被他的誠心感動了,一連下了兩天雨。之後,張養浩又到土地廟裡去求雨,結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來,旱情得以解除,莊稼開始恢復生機,百姓又有了活路。張養浩的心情因之轉憂為喜,寫下數首慶喜雨的曲子詞:“永珍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風雲起壯圖。農夫,舞破蓑衣綠。和餘,歡喜的無是處!”
張養浩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災後重建時,為了保證百姓的生活,他還要和姦商汙吏鬥智鬥勇……張養浩到陝西賑災4個月有餘,每日都是忙前忙後,吃住都在官府。在這個時期,他寫下了那篇流傳千古的《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張養浩看來,無論國家興衰,受苦受難的永遠是百姓。而他能做的就是拼盡全力去改變這個現狀。因此,他不敢有一絲鬆懈。很快,60歲的他就在極度操勞中去世了。百姓得知訊息,失聲痛哭。
近代學者柯劭忞這樣評價張養浩:“孟子有言‘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稷思天下有飢者,猶己飢之。’推希孟之用心,其庶己禹、稷乎。”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因為有對百姓的悲憫,有了對諾言的踐行,張養浩的筆墨文章也因此真正得以流傳千古。
-
1 #
-
2 #
羊能怎麼樣,狼那麼多,
-
3 #
心繫百姓流芳千古張公。
-
4 #
現在農民有田也不種,紛紛擠進城裡
-
5 #
原來是濟南人,真不愧為名士!
-
6 #
毛主席就是從苦中奮鬥出來的
-
7 #
講的真實,窮人修樓富人住,
-
8 #
普通人什麼朝代也是苦的!只能一代一代爭取跳出農門
-
9 #
老百姓為自已的幸福目標奮鬥,很少人怕苦怕累。就怕不是。
-
10 #
中國從古至今的社會形態就是如此,類似螞蟻社會,每個個體都為群體的利益努力奉獻,只是一個螺絲釘。西方的社會像獅群,每個個體都有可能成為一個領袖,但是前提是經過殘酷的競爭。
-
11 #
歷朝歷代都改變不了的事實
-
12 #
所以還是好好讀書,以後當大官
-
13 #
興會出李自成亡也會李自成亡會出洪秀全興也會洪秀全
-
14 #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15 #
受苦、受累、受氣、受傷的永遠是平民百姓!
-
16 #
苦!也有長短之分!!
-
17 #
如果有記者現在採訪“你們過的幸福嗎?”大家會怎麼說?
主要是歷代王朝沒有解決每個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都討好皇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