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對中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秦以前,人民對忠君報國的概念都很淡薄,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制度,但是因為秦始皇利用了法家的思想統治天下,加上修長城、建皇陵等橫徵暴斂,短短14年的時間秦就亡了,而劉邦的大漢朝完整的繼承了秦始皇這一優越的制度,尤其到了漢武帝時期,他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讓儒家的地位一下就超然了,成為統治者教化萬民的工具,雖然朝代更替,但是儒家的地位一直都沒有被削弱。
儒家思想之所以會被統治者選中,主要是儒家提倡的道德以及禮法標準符合統治者的利益,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兩千多年來官方的正統思想,隨著每一代君王的推廣,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逐漸地上升為社會主流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而兩漢時期的儒者和官僚也將先秦典籍中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完整地傳承下來,對於女性再嫁的問題進一步做了否定。
自此之後,“三從四德”成了女性自由獨立的桎梏,也成為了古人們口中婦女的美德,而這三從四德指的就是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從一而終”成了女性貞潔的代名詞,自此男尊女卑的觀念深入人心,特別是在“宋明理學”的影響下,這完全成為女性的枷鎖。
古代是冷兵器時代,戰爭非常頻繁,而戰爭的基礎就是人,每次戰爭都會徵召大量的百姓入伍,戰場每次廝殺都會死很多人,古人們叫忠君報國,所以那時候男性人口隨時會銳減,女性守寡的情形就非常常見,這也是古代為什麼能實行一夫多妻而很少出現光棍的原因,甚至出現女方家要將女兒嫁出去,必須要備足彩禮的情況。這裡就有一個讓很多人好奇的問題,如果丈夫死了,古人追去從一而終,古代婦女的守寡生活怎麼度過呢?
仔細研究會發現,其實那時候還是有好幾種選擇的,第一種就是不顧世俗眼光改嫁,比如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就只這樣,先後一共嫁給了三任丈夫,平陽侯曹壽汝陰侯夏侯頗,後經過皇后衛子夫做媒嫁給了家奴衛青,就這樣衛青還成為了大漢王朝最猛的猛將。
第二種選擇就是守寡,如果婦女能夠一直守寡下去,人們會為她立一個貞節牌坊,這是女性美德的象徵,但是人都有生理需求的,這就以為著守節的婦女要遭受精神和肉體雙重摺磨,所以一般古代婦女守寡都會在床頭放上綠豆,如果實在難搜的時候就把豆子分開,這樣分散注意力。不被人發現的情況下可以藉助一些器物解決需求,但是如果守寡期間和男人廝混,那這就難辦了,被發現了就會被認為不潔,要被浸豬籠,被萬人唾罵。
這是古代的儒家倫理對女性的摧殘,幸好民國之後我國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女性也獲得瞭解放,擁有了平等的地位,現如今這些事情已經不是什麼大事了,尤其是現在娛樂圈緋聞不斷,有人曾說娛樂圈轉一圈回來發現都互相是親戚,雖說有點調侃的意味,但是中國的有些傳統文化還是有必要傳承和發揚,這樣有利於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