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羅馬此時正企圖向東擴張,於是乘機以保衛希臘為由,向馬其頓宣戰。公元前200年,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爆發。執政官弗拉米尼努斯率領羅馬軍渡過亞得里亞海,到達希臘西部,極力拉攏希臘諸城邦。可無論是弗拉米尼努斯還是腓力五世,都發現很少有希臘城邦願意靠近他們,大部分人都在靜觀其變。

其中的原因,弗拉米尼努斯也許略知一二,那就是在第一次馬其頓戰爭中,羅馬軍頻繁的暴虐行為給希臘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致使希臘人不敢相信他們。至於腓力五世,他雖然生來一副帝王相,卻喜歡搶奪別人的土地,而且狂妄、自私、多疑,也沒有人敢相信他,只是他自己不知道這一點而已。

羅馬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後承諾羅馬軍會將馬其頓人趕出希臘,這才說服希臘諸城邦與他們站在同一個戰壕裡。當戰況對羅馬越來越有利時,腓力五世所剩不多的盟友紛紛與他劃清了界線。公元前197年6月,兩軍在希臘中東部的色薩利開戰。碰巧當時大霧瀰漫,馬其頓方陣難以發揮威力,被羅馬軍擊敗。

翌年,雙方締結和約,馬其頓按照和約撤出希臘,交出了大部分艦隊,還支付了一大筆賠償金給羅馬。羅馬宣稱自己解救了希臘諸城邦,儼然以這些國家的保護者自居,並且派兵駐守希臘的一些戰略要地,直到公元前194年才逐漸撤走。但從此以後,羅馬就開始大幅度地插手東地中海的事務。

隨著馬其頓喪失了地中海大國的地位,腓力五世也失去了繼續擴張的信心和精力。公元前179年,年僅42歲的腓力五世因病逝世,結束了他志大才疏的一生,他的兒子珀爾修斯繼承了王位。珀爾修斯希望馬其頓王國像以前一樣輝煌,於是迎娶了塞琉古王國公主,並與伊庇魯斯、伊利里亞以及色雷斯的一些部族結為同盟,企圖再次控制希臘。此舉引發了羅馬的不滿,也引起了希臘諸城邦的恐慌。公元前172年,帕加馬國王呼籲羅馬出兵,於是羅馬與馬其頓展開了第三次交鋒。

兩軍在伊利里亞境內的皮尼奧斯河畔遭遇,羅馬軍隊首戰受挫,損失了4000人。接著,羅馬軍又連續吃了幾次敗仗,連續3年更換主將,直到新任執政官鮑路斯出戰,羅馬軍才恢復了元氣,扭轉了敗局。

這一年是公元前168年。當時,鮑路斯率領1.6萬人馬挺進希臘,與珀爾修斯及其率領的3萬多人馬在皮德納進行了決戰。鮑路斯利用馬其頓方陣在崎嶇不平的地形上難以保持嚴整隊形的缺陷,率軍從缺口衝進了敵陣之中,並命令兩翼部隊同時發起進攻,大敗馬其頓軍隊。珀爾修斯在逃跑的路上被羅馬士兵活捉,披枷戴鎖地走進了羅馬的監獄。

這場戰爭結束之後,馬其頓王國也走到了盡頭,它被分割成了4個自治共和國。這些自治共和國都必須向羅馬交稅,也就是說,它們實際上都是羅馬的屬地。

這4個由羅馬炮製的共和國,經常發生爭鬥,製造了很大的混亂,使馬其頓人對羅馬越來越不滿。無論古今中外,正統之名都具有很大的號召力,於是,公元前152年,一直覬覦王位的自稱珀爾修斯親生子的安德里斯庫斯,募集了一批人馬,試圖重建馬其頓王國。他成功地控制了色薩利,並與迦太基站在了同一陣線上,公然反抗羅馬。羅馬人被激怒,任命梅特路斯為馬其頓軍政長官。梅特路斯很快就殲滅了馬其頓新軍。隨後,又有兩個人自稱是珀爾修斯之子,接連在馬其頓製造動亂,也被梅特路斯消滅。

公元前146年,羅馬廢除了4個自治共和國,正式吞併了馬其頓。曾經盛極一時的馬其頓王國,就這樣變成了羅馬的馬其頓行省,這是腓力五世想象不到的。如果亞歷山大大帝泉下有知,應該也會感嘆世事難料吧!

羅馬一步步蠶食馬其頓,讓曾經仰仗羅馬驅趕外敵的希臘人人自危,於是他們結成了阿卡亞同盟,把矛頭轉向了羅馬。羅馬出兵鎮壓,將科林斯等城邦裡的奇珍異寶悉數搬進了羅馬的國庫,並把中希臘和南希臘劃入了自己的版圖,稱其為“阿卡亞行省”。至此,除了西班牙之外,整個地中海地區的戰火基本上都已經熄滅。

與征服西地中海相比,羅馬對東地中海的征服要容易一些,因為無論是腓力五世還是托勒密,都不善於團結,這樣的王國,註定敵不過既善於包容又強硬的羅馬,這也是羅馬真正的過人之處。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羅馬史:從山丘小國邁向龐大帝國,維愛戰爭讓羅馬踏入強國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