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馬島戰爭是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馬爾維納斯群島是阿根廷方面對該群島的稱呼,英國方面則稱其為福克蘭群島。這是一個位於南大西洋的群島。主島地處南美洲巴塔哥尼亞南部海岸以東約500公里,南緯52°左右海域。整個群島包括東福克蘭島、西福克蘭島和776個小島,總面積12200平方公里。關於馬島的歸屬問題英國方面宣稱:1592年渴望號上的英國Nautilus戴維斯是第一個發現該群島的人,然而此說在國際上並無任何佐證,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有明確文字記錄的第一位發現馬島的人是1600年的荷蘭人威爾德。1764年法國Nautilus布干維爾率先在東福克蘭島建立居民點,次年英國人也開始在島上定居,1770年佔據南美大陸的西班牙殖民者驅逐了島上的英國人並於1767年左右買下法國居民點的全部產權。1771年英國以發動戰爭作為威脅恢復其西福克蘭島的前哨基地,需要注意的是這時的英國只控制著西福克蘭島,而東福克蘭島仍一直處於西班牙統治下。1774年英國因為經濟原因撤出西福克蘭島,但並未公開聲稱放棄對西福克蘭島的主權要求。1816年7月9日西班牙殖民地阿根廷宣佈獨立,1820年阿根廷宣稱繼承了西班牙對福克蘭群島的主權。1833年初英國未將島上的阿根廷官員驅逐出島。1841年英國委派一位文職副總督前往該島,到1885年島上一個約有1800人的英國社群已實現自給。1892年福克蘭島成為英國正式殖民地。而阿根廷方面則一貫反對英國佔領該群島。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由於日趨保守的英國資產階級為維持壟斷地位而對新技術的排斥使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被後起的美、德兩國相繼趕上並超過,到19世紀80年代英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第一名的位置被美國取代,20世紀初英國又被德國反超而屈居第三。儘管英國是一戰戰勝國,但到1918年一戰結束時英國已損失了1/3的國民財富和300萬青壯年勞動力,與此同時還欠下美國大量債務。為償還這些債務英國開始徵收苛捐雜稅和濫發紙幣。這一時期各英屬殖民地都掀起了獨立運動的高潮: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白人自治領要求英國政府給予更多的自治許可權,印度則在聖雄甘地領導下展開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21年12月6日英國政府被迫簽訂英國——愛爾蘭條約:愛爾蘭南部26郡脫離英國的直接統治,成立愛爾蘭自由邦,成為和加拿大、澳洲一樣享有高度自治權的自治領。與此同時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白人自治領要求分離成為獨立國家的傾向日益強烈,以致於英國政府為避免大英帝國的解體而在1931年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賦予自治領獨立解決對外對內政策、交換外交使節和簽訂國防協定等權利,自治領由此成為與英國同為平等成員的英聯邦國家。

如果說一戰已大幅重創削弱了英國的世界霸權,那麼二戰則使英國的世界霸權徹底崩潰:除了戰爭直接導致的人口傷亡和經濟損失外,英國經濟在戰時管理制度下產生了超過200萬失業人口。隨著1944年7月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誕生英國在世界金融中的霸主地位為美國所取代。大英帝國治下的各白人自治領紛紛成為獨立國家,而被譽為“大英帝國CROWN上的寶石”的印度也在二戰時期“趁火打劫”要求英國給予更大的自治權才對德、日作戰。1947年8月15日原英屬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獨立國家,印度周邊的緬甸、錫蘭(今斯里蘭卡)也相繼獨立,至此英國實際已淪為二流國家。1951年埃及政府宣佈廢除此前同英國締結的條約,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從此英國失去了對這一國際貿易航線關鍵節點的控制。1957年3月6日英屬殖民地黃金海岸宣佈獨立並改國名為迦納,這是黑非洲第一個擺脫殖民統治的國家,由此開啟的示範效應迅速在整個非洲廣泛傳播並引發了英國殖民體系的全面崩塌。

英國國力的大幅下滑使相比英國而言在馬島問題上具有地利優勢的阿根廷試圖從英國手中收回馬島。1964年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就馬島的歸屬問題進行了辯論:阿根廷以自己對原西屬領土的繼承權、馬島鄰近南美、結束殖民地位的需要等為由宣稱對該群島擁有主權。英國則以自1833年以來對群島的“公開、持續、實際的擁有、佔領和管理”為由要求以該群島居民的意願進行自決。由於自1833年以來英國對該群島持續的經營使島上人口以英國後裔為主,在心理上普遍更傾向於英國。英國聲稱:違背福克蘭島民的意願,將身家性命交與阿根廷統治管理,絕不是結束殖民地位,而是建立一個新的殖民地。196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邀請英阿舉行會談以尋求一個和平解決紛爭的辦法。這時正值非殖民化運動在世界範圍內風起雲湧之際:這一時期英、法等老牌殖民列強的殖民體系正處於坍塌過程中。繼1957年3月6日迦納獨立後英國在西非的另外三塊殖民地——奈及利亞、獅子山、甘比亞相繼宣佈獨立。英屬殖民地的獨立浪潮並未就此停止:1960年8月16日塞普勒斯宣佈獨立;烏干達於1962年10月9日獨立;肯亞於1963年12月12日獨立;1964年9月21日馬耳他宣佈獨立;馬拉威和尚比亞相繼於1964年7月和10月實現獨立。事實上當1965年聯合國就馬島問題的決議提出時英屬殖民地的獨立浪潮仍在繼續:在此之後英屬蓋亞那於1966年獨立;同年9月波扎那獨立;賴索托和史瓦濟蘭則與稍晚些時候的1966年10月和1968年9月獨立;1976年6月29日塞昔耳獨立;1980年4月18日辛巴維(威)獨立......

實際上二戰後的英國已無力維持自己的殖民體系,同時英國人在主觀上對殖民地的關心程度也大大下降,以致於一半以上的英國人連一個英國殖民地的名字也說不出來。在戰後殖民地的獨立過程中作為宗主國的英國更多采取的是一種順勢而為的姿態:英國已放棄維持殖民體系的打算,其思考和行動的重點是如何在撤離殖民地時儘可能保留英國的影響力。在英帝國瓦解的過程中英國想方設法通過與殖民地簽訂一系列條約的方式儘管使這些殖民地在獨立後仍與自己保持較為密切的聯絡,使原英屬殖民地在獨立後仍繼續保持對英國的依附性。可以說戰後英國殖民體系的坍塌一方面是殖民地人民抗爭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英國的放任自流所致。既然英國放棄了那麼多殖民地,甚至連被譽為“大英帝國王冠上的寶石”的印度這樣龐大一塊殖民地都放棄了,那麼為什麼還要執著於小小的馬島呢?事實上英國不是沒考慮過放棄馬島,不過英國的放棄是有條件的——簡而言之就是英國在馬島問題上和在其他殖民地問題上一樣即使在撤走後仍要保持一部分既得利益。1966年到1968年期間英國在聯合國2065號決議案要求英國和阿根廷和平解決福克蘭群島問題背景下和阿根廷政府展開了祕密談判。1971年雙方就福克蘭群島和大陸的貿易達成了協議。1972年阿根廷在該貿易協議的基礎上在斯坦利建成了一座臨時機場。看起來英國和阿根廷完全可能以談判的方式就馬島的主權歸屬問題達成協議,不過和在撤出其他殖民地時一樣英國仍試圖在撤離後儘可能維持自己的權力。英國曾提議將馬島主權還給阿根廷,但是行政權暫不歸還。英國為自己的行為給出的理由是:儘管馬島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阿根廷,但島上居民主要是英裔移民,如不給予島上居民自治權就是變相在製造一個新的殖民地。說白了英國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就是在承認馬島主權屬於阿根廷的同時仍要求保證自己在馬島的石油、漁業等方面的利益,而無法接受這種條件的阿根廷於1977年停止了與英國的談判。1979年英國由於經濟不景氣需要縮減政府預算,於是英國再次祕密就移交福克蘭群島而和阿根廷進行談判。這種曠日持久的談判一直持續到1982年2月還在進行,不過阿根廷國內已越來越厭倦這種日復一日的無結果的討論。

事實上在馬島戰爭前阿根廷和英國一樣正處於衰敗過程中,所不同的是:英國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阿根廷則直接由昔日的發達國家淪為了發展中國家:1908年的阿根廷是世界第七經濟大國,人均收入與德國比肩。布宜諾斯艾利斯也從“大農村”轉身成為國際化的“南美巴黎”。然而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國家的高速發展掩蓋著潛藏的問題:大地主寡頭壟斷了廣袤的土地,使阿根廷的財富集中現象比美國嚴重得多,也使其在單一出口的老路上越走越遠,偏離了工業化道路。而經濟從屬於英國的局面也在持續。在新興中產階層反對寡頭統治集團,要求政治民主的呼聲中1891年激進公民聯盟(激進黨)成立了。武裝起義的威脅促使保守派總統羅克·薩恩斯·佩尼亞於1912年制定了普通男性無記名投票法。於是激進黨領袖伊波利托·伊裡戈延得以於1916年當選總統。他推行社會經濟改革,將家庭農場主和小型企業納入援助範圍。時光來到20世紀30年代席捲全球的經濟大蕭條也波及到了阿根廷:由於世界主要大國幾乎都被捲入這場經濟危機之中,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可以用來購買阿根廷的農牧產品的資金嚴重縮水,大家都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阿根廷的農牧產品出現嚴重滯銷。1930年何塞·費利克斯·烏里武魯在軍事政變中推翻了對大蕭條束手無策的伊裡戈延,由此開啟了阿根廷軍事政變的歷史大幕,在此後的十年中阿根廷一直由軍政府執政,過去的寡頭政治與選舉舞弊死灰復燃。1946年胡安·庇隆贏得阿根廷大選,他上臺後將關鍵的工業與公共設施收歸國有,提升了工資與工作環境,還清所有外債,並幾乎實現了充分就業。他的妻子愛娃·庇隆發揮了核心的政治作用:1947年她推動國會授予女性參政權,併為弱勢群體帶去空前的社會救濟。1951年庇隆順利獲得連任,然而超支很快耗盡了二戰帶來的鉅額外匯。經濟下滑、腐敗盛行、夫人光環的褪去,加上離婚法通過造成的與天主教會之間的矛盾,使其漸失執政基礎。1955年海軍在刺殺總統的起事中轟炸了五月廣場,幾個月後在軍方自稱所謂的解放者革命中庇隆被迫下臺,流亡西班牙。庇隆下臺後阿根廷再度進入軍政府執政狀態,這時的阿根廷早已不復當年——拉美地區遠離世界格局的中心熱點地區固然使阿根廷得以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避免遭受戰火蹂躪,但也使阿根廷錯過了發展自身軍事科技的機會。當美國憑藉先進的軍事科技和龐大的經濟體量崛起成為世界霸主時阿根廷正不可逆轉地走下坡路,甚至當二戰結束後歐美國家將注意力轉移到國內經濟建設並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時阿根廷卻在不斷髮生政變和刺殺事件,國家政局極為動盪不安。1981年阿根廷通貨膨脹率高達600%以上,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達11.4%,製造業產量下降為22.9%,薪資增長卻只有19.2%;國內得到越來越多支持者的工聯決定發動長期性大罷工,軍政府受到人民的唾棄與憎惡。以加爾鐵裡為核心的阿根廷軍政府寄希望於發動一場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

英國在1979年因為預算收縮而祕密和阿根廷進行移交福克蘭群島的談判。1981年英國計劃從福克蘭群島撤軍。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英國在和阿根廷進行關於移交馬島的談判,但在沒達成協議之前不能視為英國已向阿根廷承諾歸還馬島,而撤軍也只是緩解國內財政壓力之舉,事實上這並不意味著放棄馬島。事實上英國方面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就是在阿根廷承認英國在馬島的石油、漁業等資源上的優先權益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同阿根廷就移交馬島一事達成協議,然而這樣的條件是阿根廷所難以接受的。由此可見雙方各自的訴求可謂是南轅北轍,根本難以達成一致。然而加爾鐵裡卻不是這麼理解的,在他看來:英國放棄了那麼多殖民地,在馬島問題上也已在開始準備撤軍,所以自己就是真把馬島給拿下也不會引起英國多大反應,充其量不過就是口頭譴責抗議一下。況且即使和英國爆發小規模衝突,那麼佔據地利優勢的阿根廷拿下馬島似乎也完全不成問題。1982年3月19日幾個阿根廷工人在島上幹活時升起了阿根廷國旗,英國方面對此進行了抗議。就是這一事件促使加爾鐵裡提前實施自己的收復馬島計劃。1982年4月2日以加爾鐵裡為核心的阿根廷軍政府對馬島實施軍事攻擊:阿根廷的特混艦隊登陸馬島。阿根廷軍隊輕而易舉攻佔了機場和港口,空投了4000多名士兵駐守該島。島上僅有的200多名英軍在象徵性抵抗且無一傷亡的情況下由總督帶領向阿根廷投降。戰事的出奇順利讓阿根廷人揚眉吐氣,也間接挽救了搖搖欲墜的軍政府。可正當阿根廷軍政府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議會的授權下抽調海軍總兵力的2/3組成遠征軍不遠萬里前來和阿根廷爭奪馬島。由於英國與阿根廷遠隔萬里,所以從其艦隊正式組建完成到其攻佔馬島東側的南喬治亞島已過去半個月時間。1982年4月30日英國海空軍完成對馬島周圍200海里範圍內的海上和空中封鎖,剩下的便是對困守在馬島上的阿軍進行“甕中捉鱉”。5月21日英軍開始在馬島登陸,雖然連遭猛烈抵抗,但還是在6月14日佔領全島。眼見大勢已去的加爾鐵裡只好電令馬島駐軍投降,至此歷時74天的馬島戰役結束。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總結馬島戰爭的起因時應該說英國並沒主動表示歸還馬島的意思。英國的確在和阿根廷就馬島的主權歸屬問題進行談判,但英國在談判中附帶有諸多條件,而阿根廷方面根本不可能接受這些條件,所以談判遲遲無法取得進展。英國的確在1981年計劃從馬島撤軍,但這其實只是緩解國內財政壓力之舉,事實上英國在自己的利益訴求得到滿足前根本就沒歸還馬島的打算。然而這時加爾鐵裡政府卻誤判了形勢——錯誤地將英國的撤軍行為理解為放棄馬島,由此推斷出自己即使對馬島採取軍事行動也不會遭遇英國方面的有效抵抗,因此從一開始就對戰爭缺乏必要的準備。同時阿根廷國內的政治形勢也使加爾鐵裡政府試圖通過發動一場戰爭來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在當時的形勢下加爾鐵裡之所以毅然決然發動戰爭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為轉移民眾視線,減輕國內民眾與軍政府對立的矛盾;二是誤判了英國的舉動,投機性地認為勢在必得。加爾鐵裡政府想當然地以為英國不會為一個小小的馬島大動干戈,畢竟這時英國放棄的殖民地夠多了。因此阿根廷軍隊根本沒進行任何戰爭準備,他們甚至天真地以為只要驅逐了英國在島上的少量守備部隊就等於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直到半個多月後英國海空軍跨越大半個地球來到家門口時阿根廷人還感覺這場戰爭猶如從天而降。這就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權,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地位。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00年前詹天佑, 花掉一成國庫修建的人字形鐵路, 現在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