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社會矛盾激化,各地農民起義不斷,但元朝勢力依然控制著東北地區。其中,納哈出是元末明初盤踞在東北地區的故元力量,成為明朝統一東北地區的主要障礙。❶
納哈出(?—1388年)是元朝的蒙古族將領,成吉思汗四傑之一木華黎的後裔。元朝滅亡後,納哈出屯兵20萬於金山(今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東部西遼河南岸),以此來阻止明軍北進。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命常遇春、李文忠進攻元上都開平,同時清除東北地區的故元勢力。朱元璋曾致書納哈出勸其歸降,但被其一再拒絕。洪武四年(1371年),遼陽平章劉益和侍郎房暠、右丞相張良佐在得利贏城投降明軍,劉益嚮明朝獻出遼東州郡地圖和記錄兵馬錢糧的文冊。朱元璋決定設立遼東衛,這是明王朝在東北地區設立的第一個衛所。遼東衛的建立,鞏固了明朝對遼南地區的統治。同年七月,朱元璋又將遼東衛改為定遼都衛指揮使司,派馬雲、葉旺為都指揮使。二人進駐後,擊敗了不願歸降的元將高家奴,隨後佔領遼陽。
明軍進攻納哈出示意圖
元末明初,東北故元納哈出勢力對明統一全國威脅較大,明軍運用攻撫並行的方式最終平定了納哈出及其部眾。圖中可見納哈出的主要據點金山在今吉林地區西南部,而其勢力範圍絕大部分都在吉林地區中西部。此外,吉林地區的東部有海西女真、南部有建州女真等民族
此時,遼陽以南主要城鎮均為明軍佔領。在明軍進軍過程中,納哈出曾南下主動進攻明軍。洪武七年(1374年),納哈出進攻遼陽,被明軍擊敗。洪武八年(1375年),明軍在金州、蓋州大敗南犯的納哈出部隊。同年十月,明廷下詔,改定遼都衛指揮使司為遼東都指揮使司,下設25衛、2州,作為明朝經營東北地區的基地。❷
由於進軍條件不成熟,直到平定雲南後,明王朝才集中力量準備平定納哈出集團。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朱元璋任命馮勝為徵虜大將軍。三月出兵,五月兵至遼河東❸。六月,明軍攻佔新泰州(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直至女真苦屯。九月,明朝設定大寧都指揮使司(簡稱大寧都司),下屬共29衛3所,作為明朝進攻東北故元勢力的基地。隨後又設定三萬衛,治所在斡朵裡(今吉林省琿春市附近)。納哈出見敗局已定,被迫投降,被封為海西侯。
納哈出的投降,為明朝統一東北地區掃清了主要障礙。今吉林省西部歸入明朝版圖。❹
1389年五月,明朝在吉林地區同時設定泰寧衛、朵顏衛和福餘衛。泰寧衛治所在塔爾河(今吉林省洮南縣附近);朵顏衛治所在朵顏山下(即今索嶽爾濟山一帶);福餘衛治所在今吉林省扶余市境內。永樂四年(1406年),明朝統一東北全境,在吉林地區相繼設定了兀也吾衛(在今吉林省蛟河市挖灣一帶)、亦罕河衛(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馬英山衛(在今吉林省馬煙嶺一帶)、吉河衛(在今吉林省東豐縣黨河流域)等衛。永樂五年(1407年)設定合蘭城、亦裡察河、甫門河、古魯渾山4衛,永樂六年(1408年)又設定撒叉河衛等7衛統治吉林地區。
❶王劍.納哈出盤踞遼東時明朝與高麗的關係[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4).❷李健才,劉素雲.吉林省歷史——古代部分(從遠古到1840年)[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188.❸程妮娜.東北史[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248.❹趙玉田,邵國莉.試論明初和平統一東北之戰略[J].東北史地,2006(3).